畢海紅
摘要: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總感到作文難寫,既沒有合適的素材,而且表達方式與作文布局都不知道如何進行。我們知道,作文是最能體現(xiàn)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一面。作文既需要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也必須要具備良好的書面表達能力。所以,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寫作指導,努力讓學生的筆尖靈動起來。
關鍵詞:小學作文;材料;生活;表達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社會的進步,語文作為小學生學習的三大主科之一,對學習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語文寫作作為語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備受廣大語文專家與學者的重視與關注,然而,由于傳統(tǒng)的語文寫作教學模式具有非常強的枯燥性,而且教學方法較為單一,使得小學生對寫作產生了厭煩的情緒,從而阻礙了小學生語文寫作水平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從而能夠更好的幫助小學生進行語文寫作的學習與發(fā)展。
一、豐富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語文寫作作為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起著積極的決定性因素,然而,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寫作模式通常是由語文教師將重點的寫作內容以及寫作題目直接傳授給學生,學生作為學習知識的接收者被動的接受著小學語文教師所傳授的寫作重難點知識內容,這種教學方式較為單一與枯燥使得學生很難對語文寫作產生興趣,從而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使得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逐漸的下降,然而,傳統(tǒng)的語文寫作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當代小學生對語文寫作的需求與發(fā)展,因此針對這一情況,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正確的小學生語文寫作的價值觀,提高其語文寫作知識傳授的專業(yè)技能,逐漸的豐富對小學生語文寫作的教學模式,調動小學生對語文寫作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使得小學生與教師在互相交流與互相幫助的寫作環(huán)境活動中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興趣,促進小學生寫作水平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教師在傳授小學生寫作知識技能的過程中,要打破傳統(tǒng)枯燥單一的寫作教學模式,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對寫作的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與升級,從而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實現(xiàn)學生寫作的情緒與小學語文寫作的環(huán)境,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社會的進步,多媒體技術也在不斷的應用到人們的生活中,多媒體技術的推廣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使得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交流與溝通。例如,教師在傳授小學生《在金色的海灘上》一課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關于金色的海灘真實的場景,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到海灘上的美景,并且能夠與作者產生共鳴,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師在以此為題目讓學生對海灘進行寫作練習,使得學生能夠更直觀的了解關于金色海灘的寫作知識內容。
二、分析閱讀材料,奠定寫作基礎
大多數(shù)小學生在寫作時經(jīng)常都會出現(xiàn)一種無話可寫的現(xiàn)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小學生在日常的生活或者是學習中沒有注重積累的重要性,他們在閱讀不同的文章之后沒有積累一些好詞佳句或者是實用的材料。在這種情況下就導致學生所寫的作文內容缺乏一定的可讀性。因此,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閱讀積累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圍繞自己所學的文章進行深入的分析,找出文章里面的亮點語句,學習到更多實用的語言表達方式,為學生后續(xù)的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以往學生在描述一種事物時往往都是選擇“漂亮、美麗”等形容詞搭配“啊、哇、吧”等語氣助詞,這種描述方式太過口語化,無法抓住閱卷教師的注意力,所以這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圍繞著課文里面的好詞佳句進行分析。比如在學習《荷花》這篇文章時,作者運用了不同的修辭手法來描述出一種靈動的荷花形象。如作者一開始從荷花的外形入手,說荷花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在學習了這篇課文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學習這種修辭手法,在自己寫作的過程中把靜態(tài)的景物變得動態(tài)化,保證語言表達的生動性。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挖掘現(xiàn)實素材
教學來源于現(xiàn)實,又用于現(xiàn)實,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把作文教學的內容變得寬泛化,可以把當前的教學變得更加現(xiàn)實化。比如,以往大多數(shù)小學生在寫作時都希望自己能夠運用一些經(jīng)典的文學故事或者是優(yōu)美語句來豐富作文內容,所以他們在寫作時抓耳撓腮,不停思考歷史上的經(jīng)典事件或人物事跡,但這種方式不但會讓學生耗費大量的時間去進行思考,而且一旦自己所選擇的人物事跡無法貼合主題,很容易造成偏題或文章空泛的現(xiàn)象。因此,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引導,讓學生們在寫作時可以學會運用一些現(xiàn)實素材。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快速地進行文章的構造,也能夠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學會不斷地觀察細節(jié),提煉出更多實用的寫作素材。比如在學習《慈母情深》這篇文章時,作者并沒有塑造出一種光鮮亮麗的母親形象,而是描述自己母親辛勤工作的心酸場景。讓廣大讀者在閱讀時更容易產生共鳴,讓我們想到母愛如水,雖然并不張揚,但卻能浸潤萬物,讓我們感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所以通過這一內容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們在日后的寫作過程中能夠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結束語
總的來說,由于語文寫作具有很強的抽象性與復雜性,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段特點來說,小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以對語文寫作沒有主動性的學習,也沒有建立關于語文寫作的邏輯思維,所以針對這一情況,小學語文教師作為學生寫作學習的引導者與組織者,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特點科學合理的制定小學生語文寫作的教學計劃,來幫助小學生進行寫作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自信,促進小學生寫作能力的良性循環(huán)以及良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葛莉.有“氧”作文:培養(yǎng)小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支點”[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12):26-28.
[2]張紅霞.語文課堂中寫作教學策略探討[J].文學教育(上),2020(12):94-95.
[3]任曉莉.關于小學語文習作分層設計的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2):148.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四十八中學?83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