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艷
【摘要】小學教育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要積極投入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在這一階段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能夠健康發(fā)展,從而逐漸成為社會需要的優(yōu)秀人才。因此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應當逐漸將心理健康教育滲入到班主任工作中。本文以心理健康教育為基礎,充分探索班主任在工作中滲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提出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的策略,從而幫助班主任構(gòu)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促進學生的正常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心理健康;班主任工作;教學策略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逐漸發(fā)展,學生在學習階段每天要面臨的信息也越來越多,其中高風險的信息。圍繞在學生身邊,可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不良影響。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因此班主任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保護,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心理健康意識,讓學生在面臨風險的時候有辨別是非的能力。班主任在教學時需要將心靈建設潤物細無聲的融入到教育當中,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為學生正確的思想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實施原則
(一)滲透性原則
學生在小學教育階段,受到自身年紀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影響,往往對身邊發(fā)生的事物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在這一階段,學生處于對生活的探索階段,他們會經(jīng)常模仿他人的行為習慣,從而在模仿當中逐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例如,當學生身邊都是愛學習的優(yōu)秀學生時,學生自己也會自然而然的投入到學習當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勁頭,讓學生不知不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熱情。相反如果學生身邊充滿不良學生,會錯誤的讓學生認為不良是一種很好的行為習慣,學生在模仿的過程當中會將不良行為融入到自己的潛意識中,從而對學生的發(fā)展產(chǎn)生不利影響。班主任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逐漸將心理健康教育滲入到工作中,以自身為榜樣,引領學生逐漸分清是非,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同時班主任也應該注意教學方式,避免學生心中產(chǎn)生抵觸心理。
(二)針對性原則
人與人之間不能一概而論,因此班主任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應該依據(jù)學生所處環(huán)境的不同,個人性格的不同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心理中存在的問題。每個學生存在的環(huán)境以及自身性格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產(chǎn)生個體差異,針對這樣的情況,班主任就需要全面的對學生進行了解,跟據(jù)學生的實際想法,積極與學生產(chǎn)生溝通,從而針對性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學生在成長時,也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與狀況很多,學生將其當做難以啟齒的事情,不愿意與家長和班主任進行交流,班主任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之一,應當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同時班主任也需要時時刻刻關(guān)注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在學生產(chǎn)生問題時,積極與學生溝通,避免問題越來越嚴重,導致不可挽回的地步。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策略
(一)深了解學生心理需要
想要在班主任工作中滲入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就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感受,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全面了解學生,盡可能多的與學生進行交流,根據(jù)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和近期表現(xiàn),分析學生是否存在心理問題,一旦問題產(chǎn)生,教師需要對學生積極疏導,促進班主任教育工作合理有序的發(fā)展,使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當中實現(xiàn)真正的教學價值。
例如,在與學生進行交流的時候,班主任需要以學生為主題,通過不斷的引導,讓學生能夠放下心理戒備與教師積極溝通。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對學生進行觀察,當學生情緒低沉的時候,班主任需要迅速捕捉到學生的問題并給予適當指導,從而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當中的問題,從而讓學生的心理更加健康。
(二)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班主任作為日常能夠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之一,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需要自己加心理健康教育滲入的班級管理當中,讓學生在與班主任進行接觸時,能夠感受到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從而引導學生以班主任為榜樣,向班主任學習。同時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和諧健康的教學環(huán)境,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互敬互愛,養(yǎng)成學生的良好心態(tài),從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例如,在學生與他人產(chǎn)生沖突的時候,班主任應該積極了解現(xiàn)場情況,通過正確的分析判斷,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引領學生改善自己的行為方式,提高學生之間的友愛互助。班主任在解決問題時不應該不辨是非,隨意批評學生,讓學生心理產(chǎn)生怨恨,從而影響學生的發(fā)展。
(三)開設心理教育室
每個學生在成長階段都會有屬于自己的小秘密,秘密之所以成為秘密就是因為他不能與其他人分享。因此班主任在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時,應該注重學生的隱私,不應該蠻橫的將學生的隱私揭開,以讓學生痛苦的方式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這樣的行為方式會與教學理念相背離。面對這樣的問題,班主任可以設置心理健康教育室,積極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促進學生更加健康的發(fā)展。
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網(wǎng)絡設置心理健康教育室,學生通過登錄在教育平臺上匿名發(fā)布自己的問題,班主任在平臺上積極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改善了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溝通難題在相對陌生的環(huán)境下,提高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讓學生能夠及時發(fā)泄心中的負面情緒,從而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至關(guān)重要,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管理時,要潛移默化地將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工作當中,從而積極地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zhì),讓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能夠健康成長。心理健康教育與班級管理相結(jié)合,能夠幫助班主任改善教學環(huán)境,從而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鋪下康莊大道。
參考文獻:
[1]李愛群. 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廉忠華.小學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新智慧,2020(35):63-64.
[3]韋惠敏. 小學班主任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師范大學附屬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