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妮
摘 要:高中階段對于語文教學的要求要高于其他階段,此階段需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以及各項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選擇能夠凸顯出學生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茖W創(chuàng)設情境能很好地滿足高中語文的教學需求,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礎,基于此,本文將主要研究利用情境教學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情境;高中;語文教學
引言: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很適合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用以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語文知識的有效教學方式。將之應用在語文教學之中可以更好的調動學生的思考興趣,使得高中生可以更為正確的理解語文知識,是提升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高中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已經得到基本的發(fā)展,此時利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可以更好的幫助高中生掌握語文知識內涵,為此教師需要充分的發(fā)揮出情境教學法的有效性需要充分的結合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主體科學創(chuàng)設情境。
一、創(chuàng)設扮演情境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這一點在高中教學時也仍然適用,高中生雖然自控能力顯著增強但是高中階段學生學習內容非常多,要想讓學生在課堂教學時可以認真聽講,在課后學習時能夠給語文學習留有更多的時間,需要的是學生可以對語文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才會增強,語文教學才會更加有效果。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扮演情境的方式去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扮演情境其實就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還原課文情景,學生在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興趣是非常高漲的。而且高中生本身思考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都可以保證角色扮演情境可以還原的很真實[1]。此外高中語文教師若是想要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提升語文教學質量需要給予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例如,在進行《雷雨》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成表演小組,并且允許學生嘗試在原本的基礎之上增加一些動作和場景。這只是創(chuàng)設扮演情境的第一步,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為學生預留出充足的時間,這個角色扮演情境可以是在正式教學之前讓學生通過預習然后以組為單位去進行排練,此時教師需要與各小組的組長進行溝通,聽取學生排練的情況以及進度,同時也要了解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若是發(fā)現(xiàn)學生理解的過于表面,教師還需要進行一定的指導,糾正學生錯誤的觀點,這樣在正式表演時才能夠保證扮演的質量,進而提升語文教學效率。教師單獨準備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表演。在學生表演結束后教師可以可以暫時不進行評價,而是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于《雷雨》中不同人物角色的理解,也可以讓各組建互相點評,說明各自存在的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動的去分析人物形象,這樣不僅激發(fā)學生興趣,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二、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提升學生語文寫作能力
語文是高中教學的基礎學科之一,學好語文也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重點,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的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是學生進入社會以及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而要想切實的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綜合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是最難培養(yǎng)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項能力,寫作能力歸根到底是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升學生寫作能力也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提升學生情商和智商的重要能力[2]。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想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需要進行實踐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為此教師一方面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然后讓學生圍繞實踐活動的內容進行寫作,這樣可以有效解決學生不知道寫什么的問題。例如,在高中進行寫作教學時常常是以議論文為主,教師可以開展作文提綱比賽活動進行寫作教學,先不讓學生直接進行寫作,而是給學生題目讓學生進行提綱創(chuàng)作,以提綱為主進行評比,指明提綱中存在的問題,并且要求學生進行改正,讓學生將改正后的提綱與改正前的提綱進行對比,這樣學生對于以前提綱中的不足之處會有更加清晰的印象。這種實踐活動能夠減輕學生寫作的心理負擔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結構意識,有利于在短時間內提升寫作質量。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角色扮演活動與寫作教學相結合,還是以前文中的《雷雨》表演為例,當學生親自表演過這部話劇之后,對于其中每個人物的形象會有更加清晰的認識此時教師可以在進行完角色扮演的活動之后讓學生結合自己表演的角色自選立意寫一篇作文,在學生寫完作文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角色立意將作文分成幾類,然后選出比較好的幾篇文章,讓學生到臺前朗讀自己寫的作文,通過這樣的實踐情境可以讓學生有充足的自由發(fā)揮的空間,降低寫作對于學生的難度,是保證寫作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三、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情感內涵
生活情境時在情境教學法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教學情境,也是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閱讀情感內涵的最為有效的情境之一。雖然說高中生的思考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但是這并不影響學生無法正確理解閱讀內容中作者的情感,畢竟學生都是在家長和教師的保護下長大,在校園中學習和生活,社會閱歷和心智仍然不夠成熟,一些情感內涵學生無法準確理解也是非常正常的。利用生活情境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將課文中的情感遷移到自己的生活之中,使得學生懂得換位思考,這樣才能有效的幫助學生理解情感內涵。為此首先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包括學生的興趣愛好、家庭環(huán)境以及人際關系,這些都可以應用在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之中,也是為了教師更好的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提供良好的支持。其次既然是生活情境必然需要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聯(lián)系,這樣學生才會產生情感共鳴,才能夠保證最終的教學質量,提升語文教學效率。最后教師在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后需要利用生活語言以及技巧引導學生將自己帶入到情境之中,使得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生活情境與作者的聯(lián)系,為提升生活情境教學的質量提供保障[3]。例如,在進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的教學時,需要學生從理性的高度認識父愛和母愛的本質以及其對孩子的影響。父愛與母愛正是學生在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感受的,此時教師可以圍繞課文的第四段到第七段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先讓學生回憶自己與父親的關系更親密還是與目前的關系更親密,讓學生談一談原因,然后創(chuàng)設學生成績考的不好了回到家中父母的表現(xiàn),以此引導學生去認同課文中作者的觀點,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情感內涵,是提升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
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充分思考
問題情境是以教師提出問題為主要教學方式的一種情境,在問題情境之中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思考的狀態(tài),教師與學生也一直處于一種互相溝通的狀態(tài),這樣學生的思維也會變得更加靈活,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利用問題情境進行高中語文教學也能夠保證學生的注意力可以長時間集中在課堂之中,學生可以跟上教師的思路,這樣更加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進一步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奠定好堅實的教育基礎,教師需要保證問題情境的有效性,為此首先教師需要合理安排問題情境中的問題數(shù)量,即使是高中生思考的時間過長也會感覺到疲憊,這種疲憊會使得學生出現(xiàn)思維混亂以及思考厭煩的情緒,這樣反而會使得教學質量下降,為此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的需要以及學生的狀態(tài)科學的確定問題的數(shù)量,保證學生可以更為輕松的進行思考[4]。其次教師需要科學設計問題,保證問題難度的合理性,高中生思考的能力地區(qū)有所增強,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的知識盲點,且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總有部分學生無法很好地掌握語文知識,因此教師在問題情境所需要的問題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科學設計問題的難度,保證學生思考后會有所收獲,這樣才能夠保證問題教學情境的有效性。最后教師需要合理安排問題的順序,要按照學生思考的習慣安排問題,這樣才能夠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的進行思考最終保證問題教學情境的有效性。例如,在進行《裝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學時,此篇課文需要學生了解別里科夫的人物形象以及典型意義,要求學生學習抓住肖像、語言、行動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方法。理解領悟以諷刺手法來刻畫丑惡事物的表現(xiàn)手法,品味諷刺意味。此時教師可以圍繞著些教學重難點設計問題情境所需的問題像是“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去表現(xiàn)別里科夫的套子的特點?”、“為什么說別里科夫所教的古代希臘文也就是雨傘雨鞋?”、“別里科夫每天戰(zhàn)戰(zhàn)兢兢,他害怕的到底是什么?”等,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回答問題,并且進行針對性的點評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
五、創(chuàng)設語言表達情境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根據語文教學的要求,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需要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到了高中階段更是要達到更高的教育要求,因為高中生已經有了獨立意識,此時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足的展示自己的機會,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提升語文教學效率。其中說與讀方面的能力統(tǒng)稱為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學生與人溝通所必須的一項能力,若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很容易給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帶來麻煩,為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結合這一需求創(chuàng)設語言表達情境,給予學生展示自己想法的機會,也讓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中多張口表達,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還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對提升語文教學效率很有幫助[5]。例如,在進行《涉江采芙蓉》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詩歌朗誦情境,詩詞教學需要學生掌握其中的韻律美,此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學習明確詩詞的含義,然后利用多媒體技術選擇合適的音樂或者直接找到范讀音頻,通過采取跟讀、朗讀的方式常設語言表達情境,以此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利用情境教學法進行高中語文教學,教師若是想要保證教學效率可以提升,教師需要主動的轉變教學觀念,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同時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目標科學創(chuàng)設情境,首先是創(chuàng)設角色扮演情境,引導學生站在課文主人公的位置思考問題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提升語文教學效率提供動力。其次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讓學生在實踐中可以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再次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閱讀內容中的情感內涵。也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充分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最后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語言表達情境,就學生充分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上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微.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9,(03):68.
[2]王錦艷.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語文教學效率[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2):216-217.
[3]佟玉.創(chuàng)設激活情境,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02):62.
[4]楊德毅.創(chuàng)設愉悅情境,提高語文教學效率[J].生活教育,2014,(08):42-43.
[5]顧飛.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提高語文教學效率[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2013,(0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