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恒平
閻敏,航天三江江北公司一車間數控車工,特級技師,現年55歲,1985年高中畢業(yè),1987年8月江北技工學校畢業(yè)分配調入江北公司,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自學完成《機械工業(yè)》大學??茖W業(yè),33年一直從事航天型號噴管加車工。
“中國質量工匠”閻敏的履歷,可謂一名普普通通的技能工人。論學歷,他不過是一名航天三江內部子弟學校的一名普通高中、技校畢業(yè)生;論技能,他最初不僅是一名數控操作門外漢,甚至就連英語26個單詞他都念不全;論交際、口才,他是-個沉默寡言,一說話就臉紅的地道本份人。
也正是這么一名普普通通的技能工人,他憑著他對中囯制造業(yè)的振興,尤其是對航天事業(yè)的虔誠、執(zhí)著與堅守,在三尺不到的車床旁,石破驚天地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個奇跡:長期承擔的型面復雜、價格昂貴的國之重器關鍵部件異型多位曲面配車,不僅創(chuàng)下了0.005mm的高精度,還突破了產品加工精度遠遠高出數控設備0.02mm的極限精度;他不僅熟悉復雜型面的數控編程,自行開發(fā)15種數控操作常用性功能,還以其優(yōu)異的技能及理論學識,出任了中國國防郵電工會新時代工匠學院數控加工專業(yè)委員會主任;他先后完成的數千臺批生產產品,參與研制的幾十種型號加工任務,不僅創(chuàng)造可直接計算經濟效益達2億多元,更是先后4次亮相國家盛大閱兵儀式,接受黨和國家的檢閱。
面對普普通通的技能工人閻敏能石破驚天地創(chuàng)造一個又-個奇跡,并在第十九屆全國質量獎(2020-2021年)個人獎推選中成為全國僅有的20名“中國質量工匠”佼佼者,記者帶著敬仰、疑惑,專程采訪了閻敏。
記者:你總結出的“學、思、勤、靜”四字工作法,據說得以廣泛推廣應用,在這一次全國質量獎個人獎推選工作中也成為了你脫穎而出的亮點,請你簡單地談-談“四字工作法”?
閻敏:說“工作法”,有些過,或許根本談不上說“法”。準確地說,應該是我30多年從事科研生產車加工“經驗+摸索+總結”而匯聚的工作實踐與探索。所謂的“學、思、勤、靜”四字工作法,即“學”,是指要孜孜不倦地學,多學他人之長,多關注吸收專業(yè)前沿新知識,并學以致用,博采眾人之長,厚積薄發(fā);“思”,是指要懂得習慣性思考工作,習慣性將教訓轉化經驗,以不斷探索最佳加工方法,尋求最優(yōu)工作流程;“勤”,是指做到勤檢查設備,勤計算參數,勤測量工件,全身心投入,時刻對加工方法與自己所使用的設備、工裝量具擺放的位置心中有數;“靜”,是指在工作過程中沉心靜氣,寧靜致遠,從容鎮(zhèn)定,腦海中始終有一個清晰、有序的工作流程。
同時,“工作法”還可以說是我對自己工作的督促與約束。因為我對自己每-次吃“塹”,幾乎都會定期歸零,并將歸零整改后的“智”,納入自己不斷修正的工作行為規(guī)范。如此,隨著日積月累,隨著我將“工作法”轉換并培養(yǎng)成自己良好的工作習慣,自然避免了低層次質量問題的出現與發(fā)生。
記者:據說你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堅持自學,還堅持邊學邊寫了近20本“工作日記”,擔任工匠學院數控加工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后,你又專門撰寫刀具選用、高精度復雜型面加工、非金屬材料車加工規(guī)范等多本專業(yè)規(guī)范性文件。你是怎樣看待與堅持學習的?學習對工作質量提升有多大意義?
閻敏:我確實一直堅持在學習。30余年職業(yè)生涯,我一直堅持在自學。尤其是2000年我調入新組建的數控加工中心時,面對的是我從未接觸過的法蘭克系統(tǒng)數控機床。這對我這個連26個英語單詞都念不全的人無疑是一種超乎極限的挑戰(zhàn)。但憑著白+黑地對著機床說明書、《英語詞典》及專業(yè)書籍邊學習、邊實踐、邊摸索,在不到二個月的時間內,我熟知了設備性能、加工出了合格產品;兩年內,我變成了大家褒獎的數控加工能手。
30余年的職業(yè)生涯,我也得出了一些學習心得:首先,高度重視專業(yè)理論學習,并堅持常學常思,是加工技能與工作質量快速提升的最有效方法,正所謂厚積方可薄發(fā)。也因此,專業(yè)理論書籍我習慣置入案頭,經常有空翻翻,反反復復地學,到了-定時候,理論理解了,自然能指導實踐;其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地學。專業(yè)理論學習固然重要,但單純的理論只能是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tǒng)性、預見性、創(chuàng)造性的思路與方法,要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就必須注重書本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的學習,注重平時工作中點滴積累,注重豐富、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并將工作質量的提升,視為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提高的過程。如此,無論是我們從事技術工作還是管理工作,就肯定會不斷進步,不斷向著更高的層次邁進。
記者:在如何正確對待質量與進度問題上,我們不少職工雖然都知道質量的重要性,但行動上卻不盡然。你怎么認識并對待類似問題?
閻敏: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在進度緊、任務重的關健時期,把“質量”擺在“進度”的對立面,似乎是我們一些職工的習慣性使然。究其根源,是沒有真正從思想深處認識到航天質量工作的重要性,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質量行為習慣。其實,進度我們可以憑時間搶回來,但質量,哪怕是一個很小很小的質量問題,也會讓我們產品交不出去,甚至回到原點。作為航天職工,我們務必牢牢確立高品質、高質量的意識,擺正質量與進度的位置,真正從思想深處認識到質量可貴、質量無價的重要性,真正變“要我重視質量”向“我要重視質量”轉變,對自己要求嚴格,對自己所加工的產品精益求精、一絲不茍,不得過且過,越是難加工的零件,越是要以百倍的信心去完成,如果哪個地方出了問題,就一定要找出問題所在,從而解決它。因為,越是加工難度大的零件,對自己就越是一種考驗,完美地加工出了這個零件,你的水平自然會向前提高一步。
記者:作為一名全國勞動模范、國家級技能大師、楚天名匠,你是怎么正確對待工作質量?假如你出現了質量問題,你會怎么對待?
閻敏:我想誰都不愿出現質量問題。但關鍵是,我們首先要有一個正確對待質量問題的態(tài)度。即必須明白“質量是航天的生命”,質量“嚴、慎、細、實”是我們航天人應有的本份,容不得我們有絲毫的懈怠。我一直認為,工作質量如同做人,要實在,誠實守信,“照章辦事,一次做對”。尤其是從事航天型號生產的職工,必須時時刻刻謹記周恩來總理提出的“十六字方針”,將振興中囯制造業(yè)與“富國強軍”的神圣使命銘刻在我們的思想靈魂深處;其二,要多從自身主觀上找原因。對出現的質量問題,不能處罰或過去了就結束了,而是事后要靜下心來,多從人、機、料、法、環(huán)5個方面舉一反三地分析原因,尤其是要立足從自身主觀上多找原因,找準問題的關鍵,以杜絕質量問題再度發(fā)生。其三,要有追求高質量標準的自豪感與快樂感。工作中,無論精度要求多高的產品,我都會想盡一切辦法,把零件的公差值控制在中差范圍內(零值)。一來,可為下道工序提供方便,二來,通過不斷挑戰(zhàn)極限,提高我對追求高質量產品的自豪感與快樂感。
記者:據說你是江北公司授予“質量免檢崗”榮譽的首批人員,你能給大家說說,你日常是怎樣培養(yǎng)自己的質量意識與保障產品高質量的?
閻敏:簡單來說,可歸結4個方面。其-,要吃透工藝,吃透技術,自己經手的每一個零件,都要認真、一絲不茍按工藝文件要求做好,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問明白,決不能想當然,憑經驗去干;加工過程,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加工環(huán)節(jié),找出影響本工序關鍵點,提高易出現質量問題的預見性;其二,要力求“精”益求“精”,有心、用心、細心、精心,把每一項工作都細化成閉環(huán)的精心操作工作鏈,做到勤查、勤算、勤量;其三,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堅持不懈地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善于經驗積累,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盡可能養(yǎng)成保證高質量產品的即興設計、制造工裝夾具的良好習慣。其四,也是最關鍵的,就是我們必須時刻記住我們是干航天的,質量是我們的生命、責任,來不得半點閃失。
(作者單位:湖北省孝感市112信箱江北公司黨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