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群弟
【摘要】在教師對學生進行小學英語知識的教育時,教師需要充分重視對學生在英語知識學習上的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師提升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yǎng)與提升,能夠使得自我的教育更加科學和有效。學生在充分提升自我的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上,可以使得自我的英語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更加有效。在當前社會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小學和初中的英語教學還是存在著很大的過渡問題的。在教師對小學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傳授中,教師不重視對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和英語學習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就會使得學生在真正面對初中的難度英語知識的學習時,無法更好地接受,也就是銜接力不夠。因此,文章基于對當前的中小學英語的聽說銜接教學進行有效的分析和探討,為教師提供相關科學的教學改善性策略,能夠使得教育更加科學合理和有效。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聽說銜接教學;策略分析
引言:當前初中與小學的學習和教學是緊密地相聯(lián)系在一起的,因此,只有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師充分重視在自我對學生進行英語專業(yè)知識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全方面的英語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與提升。才能夠使得學生在實際面對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以一個更強的學習能力和專業(yè)英語學習素養(yǎng)來面對初中的英語知識的學習。教師在充分了解和分析初中英語學習對于學生的能力要求和綜合教學知識的基礎上,對學生展開專業(yè)化的教學探究和改善,使得自我的教育能夠更好地與初中英語教學實現(xiàn)更好的銜接。當前小學英語教學還是存在著諸多的問題的,只有教師針對現(xiàn)存的問題進行不斷的調(diào)整和解決,才能夠使得教育實現(xiàn)更好的發(fā)展與進步,綜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使得自我教學能夠更好地與初中英語教學接軌。
一、當前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不夠的細節(jié)分析
(一)中小學教學中的內(nèi)容和教育標準不一
在教師對學生進行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教會學生相關的音標知識,在學生對每一個音標有充分的掌握和可以自己拼讀的基礎之上,來向?qū)W生進行后續(xù)的知識授課。然而,小學英語教師只會針對相關簡單基礎的英語知識來向?qū)W生進行講解,學生也就只能夠在教師的課堂教學指導下,學習到相對淺薄的英語專業(yè)知識,在聽力和自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上得不到更好地進步,這也就使得學生在小學時期的學習基礎沒有扎牢,綜合的英語學習能力沒有得到更好的提升。小學的英語知識教學內(nèi)容與和初中的教材教學內(nèi)容脫節(jié)嚴重,沒有良好的銜接性,使得當前中小學的英語教學出現(xiàn)許多的問題。另外,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教學中,重視學生的簡單基礎單詞的學習,要求學生學會幾句日常常用的問候表達語,能夠聽懂相關的基礎單詞。小學英語教師在這樣的教育目標指引下,就無法對學生開展更加深層次的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使得與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目標不符。
二、促進中小學英語聽說教學銜接的策略分析
(一)教師提升學生在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小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大多數(shù)都是以一種興趣的指引之下來開展相關的學習實踐活動的[1]。因此,當前小學英語教師要想充分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使得自我的教學更加有效果,就需要基于小學生在英語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所感興趣的點來施展教學。教師對自我的教學進行細致的改善和分析,基于學生的興趣敏感點來進行教學。教師可以站在學生的心理角度來思考問題,例如,當教師對學生進行相關的單詞教學時,教師教會學生中國“China”這一個單詞,教師就可以向?qū)W生深入講解這一單詞的由來。由于秦是最先統(tǒng)一中國、實現(xiàn)了大一統(tǒng),從此中國實現(xiàn)了更好地發(fā)展與進步,外國人叫中國人叫秦人,因此,音譯過來也就是“China”的讀音;然而,國際上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中國古代盛產(chǎn)陶瓷,精美的瓷器深受海內(nèi)外人們的喜愛,因此,中國又以瓷器著名。由于瓷器的英文單詞就是“china”,所以也叫中國為“China”。學生在教師的一番講解之下,就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國的歷史,也能夠知道中國這一單詞的由來,從而可以使得學生實現(xiàn)對這一單詞的更好地理解與記憶。因此,教師在對學生的就愛嘔血中,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以興趣為指引,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更好的提升,教師可以實現(xiàn)對學生的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更加科學,促進更好地銜接,從而增強自我的教學效果。
(二)教師開展小組的合作學習與探討
教師要想在對小學生進行英語知識教學中,充分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也就需要讓學生在實際的聽說實踐活動中,提升自我的能力[2]。因此,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讓學生尋找自己的合作學習伙伴,在學生的英語交流和練習中,提升學生的對英語知識的運用能力和綜合的語言表達能力。另外,教師組織小組之間進行比賽和競爭,例如,教師可以針對某一話題,讓小組間進行辯論賽的開展,學生們都會有自己的觀點、見解和看法。因此,學生可以在聽另一方辯論的論詞時,培養(yǎng)自己的聽力和理解能力,也能夠自己組織語言進行反駁,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和語言的訓練中,學生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聽說能力,對英語知識實現(xiàn)更好的掌握,從而使得學生的綜合學習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師需要不斷調(diào)整自我的教學,重視對學生的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教師在科學的教學指導下,實現(xiàn)小學英語教學與初中英語教學的良好銜接,在抓住學生學習心理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在實踐學習活動中,提升自我的能力,使得教育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 蒲豐川, 姚曉會. 信息化條件下農(nóng)村中小學英語教學內(nèi)容銜接的有效策略[J]. 名師在線, 2020, No.121(12):14-15.
[2] 劉蕊. 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策略探究[J]. 中學生英語, 2020(28).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石灘鎮(zhèn)塘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