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斌
【摘? ? 要】如今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引領學生展開深度學習是教師關注的重點。因此,文章主要討論教師應該如何幫助學生展開對物理的深度學習。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初中物理? 深度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4.081
深度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有別于傳統(tǒng)的被動學習方式,也不能簡單地等同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它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透過知識表象探究問題的本質,感悟知識的內涵,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下,引領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十分必要,這就意味著教師必須要對深度學習的概念和要求有確切的把握,對自身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刻反思,結合對新課程標準的解讀,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
一、傳統(tǒng)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老套
在過去的物理課堂上,教師一貫處于主導地位,以教師的權威壓制學生的表現(xiàn),學生的物理學習必須要緊跟教師的思路和計劃,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理論灌輸,長期處于這種陳舊落后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逐漸降低,自身的思維能力得不到發(fā)展,課堂參與度不高。與此同時,教師對學生的物理成績過分關注,忽視對學生其他品格素質的培養(yǎng),由此制約了學生整體學習質量的提高。
(二)學生缺乏興趣
物理作為一門抽象的、有難度的學科,大多數(shù)學生對物理學習缺乏明顯的興趣。一方面,教師老套的教學模式打擊了學生課堂參與和主動探究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物理本身所涉及的理論知識較為復雜,對于初中生而言,理解起來存在諸多困難,學生在初中階段是首次接觸物理這門學科,其理解能力和知識基礎有限,在學習的初期難以體會物理知識探究的樂趣和價值,會遭遇更多的困難和阻礙,導致學生缺乏成就感,學習狀態(tài)更加消極。
(三)教師素養(yǎng)較低
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策劃者和領導者,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領路人,教師自身教學素養(yǎng)的高低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質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教師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很多初中物理教師自身的素養(yǎng)還有待提升,未能緊跟教改潮流,未及時更新自身教學理念和方法,在展開授課工作時,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不足,對新教學方法的應用就是生搬硬套,缺乏自身的特色,導致教學工作流于形式,效果不高。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策略
(一)創(chuàng)設情境,以激趣為前提
對于初中生而言,具備強烈學習興趣仍然是驅使其主動展開學習的動力,那么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必然要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就是一種有效嘗試?;诔踔猩恼J知特點和學習基礎,教師要善于利用現(xiàn)代教學工具,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打造生動、立體的學習情景,吸引學生主動置身其中,展開對知識的探究,親歷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和價值,從而扭轉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為學生深度學習做好鋪墊。例如,在《光的直線傳播》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構建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先對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光是如何傳播的嗎?光的傳播需要什么條件?”然后教師就可以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有關光線傳播的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和思考,認識到物理在生活中的無處不在。在學生的討論回答中,教師再展開對學生的系統(tǒng)教學,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使學生的理解難度降低,愿意跟隨教師主動深入到教材內容的探究中。
(二)重視實驗,以實驗為驅動
自然學科的學習以實驗為基礎,初中物理是自然學科中的重點,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版塊。在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上,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比如實驗環(huán)境的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實驗條件,教師教學設計的不合理,讓實驗教學的比重不高,學生能夠參與實驗活動的機會很少,這就讓學生的實驗思維和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也并不深刻。在核心素養(yǎng)目標的引領下,初中物理教師必須要高度重視實驗教學,為學生打造健全的實驗環(huán)境,給予學生足夠的機會,以實驗驅動學生深度學習,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對學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入,對知識的應用也會更加熟練。例如,在“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這一課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動手參與實驗活動。教師先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實驗材料,然后向學生告知實驗流程、步驟和注意事項,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傾聽學生的想法,引領學生思考實驗所需要的條件,實驗中可能會遇見的問題及應對方案。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有序展開實驗探究活動,在學生操作時,教師要巡視觀察,做好對學生的指導工作,確保學生的安全操作。當學生完成了實驗活動后,教師就要引領學生對實驗過程和結果進行總結和反思,落實教師的客觀點評,這樣一來,學生可以收獲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合作探究,以合作為平臺
小組合作學習是素質教育教學實踐中被經常使用的一種學習方法,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作用。合作學習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學生的自主探究。在合作學習中,學生能夠真正發(fā)揮自身的主體作用,那么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劃分,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合理應用合作學習的模式,同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動態(tài)關注,落實教師的正確指導,從而確保學生的深度學習更有質量。比如,在“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這一節(jié)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學習小組,結合教學課件的展示和問題的指引,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中交流討論,完成對教材問題的探究和教師學習任務的落實,那么學生就可以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查詢各種資料以及實驗活動得出結果,然后教師可邀請小組代表陳述觀點、展示想法,其他小組認真傾聽、做點評和補充,那么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會更加透徹。
總之,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物理教師必須要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引領學生展開自主探究,為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有利于其展開深度學習的條件。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加大實驗教學比重,助推學生思維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再結合合作學習的模式,促進學生思維的相互碰撞,取長補短,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取得進步,由此才能夠讓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目標更好、更快地達成,為學生今后展開更高層次的物理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潘學紅.促進初中學生物理深度學習的策略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22):101-102.
[2]葉海明.促進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的幾點建議[J].新課程導學,2018(2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