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強
摘要:政治在高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促使學生高效的學習政治課程,是每位教師都在研究的課題。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大多教師往往會采取灌輸式教學,這樣可以保證教學進度。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并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為了取得高效的教學效果,師生雙方應有所交互,課堂提問能夠有效地調(diào)動起師生雙方的交互,使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出了學生主體的理念,促使學生保持對政治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字:高中政治;課堂提問;適當施壓;提高趣味;強化思考能力
要想保證學生都能在今后形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那就必須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對其進行引導,這就是高中設置政治課程的最重要的目標,達到這一目標后,從而也會培養(yǎng)出符合如今社會要求的高素質(zhì)的人才。然而,現(xiàn)階段,高中政治課堂上的問題仍存在很多,教學效果不盡人意,有必要通過一些策略來進行改善。因此,筆者結(jié)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一談課堂提問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有效應用,希望對廣大教師有所幫助。
一、適當增加課堂壓力
在實際教學中,之所以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是因為高中課堂上教師更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將教師放在了課堂的主體位置,滔滔不絕地對教材上的內(nèi)容進行教授,絲毫不管學生有沒有聽進去。事實上,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有效性才能夠不斷的提升,而課堂提問就是把學生放到課堂主體地位上的展現(xiàn),課堂提問可以切實地讓學生參與進來,充分發(fā)揮出交互式教學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同時增加一些緊張感,使學生迅速進入高中生該有的學習狀態(tài)中。
例如,在教授必修一“生產(chǎn)與經(jīng)濟制度”這一節(jié)時,一些學生由于剛剛步入高中不久,還是一副懶懶散散的樣子,在課上無論做什么都慢半拍,當我已經(jīng)把題目寫在了黑板上時,有的學生才剛剛拿出書本。為了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改變他們這副懶散的模樣,我在課上就本節(jié)課需要學習的知識,提出了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比如:什么決定消費?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什么?生產(chǎn)目的是什么?滿足消費必須做什么?我把這些問題寫在了黑板上,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瀏覽教材。瀏覽完后,我便拿出這些問題來進行提問,以此判斷學生是否有認真地閱讀材料與內(nèi)容。適當?shù)氖菏勾蠖鄬W生緊張了起來,有了高中生該有的樣子。
二、提高課堂教學趣味
思想政治這門課政治性鮮明,正是由于這一點,在課上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對此失去興趣,認為其太過專業(yè)化而聽起來感覺枯燥。如果教師一直灌輸式的教學,而學生不愿意積極參與進來的話,教學效率不僅會大打折扣,同時,學生的政治教育認同度還會受到影響。因此,教師可以適當采取課堂提問的方式。課堂提問可以增加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降低政治教育的難度,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發(fā)揮,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授必修三“?文化與社會”這一節(jié)課時,這一課中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文化的內(nèi)涵,這些內(nèi)容本就很嚴肅,所以很多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雖然他們也在書上勾勾畫畫,但心思早已飄出了教室外。為了提高他們學習的趣味性,我對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我問大家:“思考一下,文化與社會的關系?文化與個人的關系?”這兩個問題引發(fā)了學生的思考,過了一會兒,有學生舉手作答,該學生通過舉了參加演講會的例子來向其他學生詮釋了文化與個人的關系,在她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幾乎全體學生都集中了注意力,她的回答引發(fā)了班上其他學生的共鳴,班里的全體學生很少再有走神的現(xiàn)象了。
三、強化學生自主思考
初中時政治的考核方式是開卷考試,而到了高中,政治的考核方式則是閉卷考試,這就要求學生需要記憶大量的政治要點,掌握非常多的答題策略,并且還要求學生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觀察近年來的高考試卷,不難發(fā)現(xiàn),試卷上的題目并非完全是教材上的內(nèi)容,只需把背過的寫上就可得分,出題人想考察的還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課上教師提了問題,學生經(jīng)過思考后作答,這一看似普通的環(huán)節(jié),實則有力地強化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這也是課堂提問在課堂上的重要意義之一。
例如,事實上,很多政治試卷上的題目都是開放性的題目,沒有一個標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面對這樣的問題,這就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邏輯縝密的回答才能打動閱卷教師。在教授必修一“企業(yè)與勞動者”這一課時,我在課上問了學生一個關于這節(jié)課知識點的問題:“關于就業(yè)是民生之本,從哪些方面來解析?”學生一聽到這個題目,很多人都愣了神,確實,這個題目雖然是大眾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但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遙遠。學生就需要嚴謹?shù)膩硭伎?,并且從不同角度來思考。題目中提到了就業(yè)是民生之本,那就要思考就業(yè)的意義與就業(yè)形勢。這樣一思考,題目就變得簡化了許多,答題時也會更加得心應手許多。另外,在提出問題后,教師不要急于向?qū)W生尋求答案,應適當給予學生一些思考的時間,在課上我經(jīng)常向?qū)W生提這樣的開放性問題,目的就是為了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
總而言之,對教學方式進行改善和優(yōu)化,可以從課程階段入手,課堂提問雖然是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環(huán)節(jié),但它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過,教師在設計教案時,一定要注意課上提問的問題,一定要有深刻的意義,不能只是為了提問而提問,也就是說,教師課前一定要進行充分的備課。
參考文獻:
[1]居文麗.高中政治問題意識與有效教學構建研究[J].才智,2017(15)
[2]劉讀芹.淺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提問技巧[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10)
湖北省襄陽市襄陽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