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雪梅
摘要:近年來,新課改一直很重視對“五位一體”學生的培養(yǎng),尤其對德育十分的關注。語文學習的是中華五千年來古人的智慧結晶,這些文章表達的精神無一不令后人動容,讓學生感受到傳統(tǒng)美德的魅力。學會立德樹人,即從文章中教小學生做人的道理是小學語文教師重點教學的一部分,也是教育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事實上,把立德樹人落到實際教學工作中的小學語文教師卻很少,本文將通過不同的方面來探究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
關鍵詞:立德樹人 語文 小學
所謂立德樹人,即老師以身作則給學生建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教材所講的每一篇文章,每一篇古詩詞都會蘊含一些做人的道理和看待世界的態(tài)度。小學生可以來說是一張純白的紙,這張白紙上要第一筆畫什么色彩畫、如何畫,這就是小學語文老師要做的事情。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以不同的方法潛移默化中滲透給學生。
一、教師通過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
學生的學習任務是由老師來檢查的,那么老師的標準如何來檢查,就該由學校主持了。學校應該在選取教師的時候就有嚴格的審核考察制度,通過筆試,面試等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考察老師的道德修養(yǎng)是否優(yōu)秀。除了考察,還要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當教師有突出表現(xiàn),可以給予獎勵全校表彰;但當教師出現(xiàn)錯誤,一定要嚴肅處理,絕不姑息。就這樣才可以形成立德樹人的良好氛圍。具體表現(xiàn)在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就有很多了,例如,在課堂上注意自己的言辭規(guī)范,當有學生不聽話搗亂時,用幽默化解;如若被學生指出有錯誤時,一定要知錯就改;平時準時上課,準時下課,若有些許耽擱向學生致歉;若學生發(fā)生意外情況,盡自己所能護學生周全等等。當教師在每一件小事中嚴格要求自己、規(guī)范自己,才能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榜樣。極高的道德修養(yǎng)往往是沒有人來專門評判的,是以教師的內(nèi)心來衡量自己的,做到事事問心無愧。
二、課堂內(nèi)外不斷滲透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德
教育只是傳授知識嗎?當然不是,但有的老師固執(zhí)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及教育理念未曾改變,這是十分錯誤的。也許有的教師開始接觸立德樹人的新理念,但仍然不知道如何實施便放棄了探索。筆者認為,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都應該轉變舊的思想觀念,打造屬于自己的一套新的教學方法。
1.傳授課文時給予積極教導
小學語文教學比其他的課程更利于落實立德樹人,主要是因為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語言的學習少不了詞匯,少不了句子,少不了故事。在故事中可以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時代背景的不同特點、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這些過程都可以讓學生們學到不同的道理,不同的優(yōu)秀思想品質。所以作為小學語文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緊緊圍繞教材,在教材中傳授給學生積極的思想觀念,從而建立健全的人格。小學語文的教學題材十分廣泛,教師要對教材內(nèi)容深度的挖掘,在生活中要處處留心、處處留意觀察是否有可以為課堂所用的素材。時刻記得自己是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的身份,肩負著立德樹人的責任。
例如在講解《小英雄雨來》時,先給小學生生動地介紹當時的故事背景,那是一場氣壯山河的抗日斗爭。接著引領學生朗讀課文,朗讀后梳理好故事的脈絡發(fā)展、人物的心理活動以及性格特點,最后在講解中主人公的優(yōu)秀品質,并引發(fā)大家思考,如果你是主人公,你會如何做呢?
2.情境教學中讓學生切身體驗不同思想品質
戲如人生。情境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一個小話劇,一個小的情景再現(xiàn)。小學語文課文有很多的故事,教師可以挑出幾個故事來,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角色的體驗中深刻的體會人物心理歷程,在不同的體驗中學會成長。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情景劇中有更多自己的發(fā)揮,不完全限制于文章中主人公的做法,在學生的隨意發(fā)揮下,觀察孩子的心理發(fā)展狀況,并隨時給予正確的指導。
例如,在講解《草船借箭》這一課時,通過讓孩子們分組分別扮演周瑜、諸葛亮、魯肅等等人。借助一些道具增加趣味性,課下準備時間可以較長,有了充分的準備之后,在課堂上輪流扮演,老師,作為評委來提問學生,對各個角色的理解,給予打分和獎勵。
3.推薦好的課外書,重視課堂以外的實踐教育
有不少教師只看重學生的成績,卻不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將立德樹人的理念僅僅流于形式。要知道這是關乎于每一個小學生一生的事,所以一定要從長計議。引導孩子看課外書,讓孩子愛上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中與作者對話,從而形成自己的思考。當然,也不僅僅限于課外閱讀,這一形式也可以開展課外的德育實踐活動等等等等。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學生,遇到挫折、因事沮喪也要及時疏導溝通。
例如,在講解《魯濱遜漂流記(節(jié)選)》這課時,布置看完整本書并提交讀書筆記的作業(yè),并討論主人公在荒島得以存活的原因及主人公的優(yōu)秀品質。最后,再將其落實到實踐中,將學生從課堂上引導到生活具體實踐中。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對于自身通過轉變舊的教育理念,樹立立德樹人的新概念,并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修身齊家治一教室的學生。教師對于學生在課堂內(nèi)外不斷滲透,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德。不僅在傳授課文時,立足課文給予學生積極的教導,也在情景教學中讓學生切身體驗各種偉大的精神,并且在課堂外也推薦好的課外書,讓學生全方位沐浴在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鄭玉貞.小學語文教學通過誦讀活動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方法分析[J].考試周刊,2020(A5):59-60.
[2]溫珊.小學語文教師在立德樹人背景下的素質提高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11):175.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qū)第八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