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微
摘要:幼兒園是幼兒由家庭步入學校、社會的起點,是幼兒良好行為的養(yǎng)成階段,在這一時期,教師對其行為、情感進行熏陶,對于幼兒以后的全面發(fā)展有重要促進作用。對此,文章主要從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營造良好氛圍、促進幼兒更好成長三個方面來對幼兒的多元化教學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幼兒園;成長;教學方式
幼兒由于年齡較小,認知還不完善,各方面都需要教師耐心的引導。在這一時期,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與想象能力是不容忽視的,幼兒園的課程安排不多,很多課程都是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特點設置的一些課外活動、手工活動等,所以,作為幼兒教師,應該重視對幼兒的引導,給幼兒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空間,根據(jù)幼兒的發(fā)展特點設置多樣化的授課方式,從而調動幼兒的參與興趣,讓幼兒不由自主的走進課堂中,感受學習的魅力。下面我將結合自己多年的育兒經驗,分享一些自己的觀點與看法。
一、聯(lián)系實際生活,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
知識從生活中提取,又被運用到生活中去。在幼兒園的日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是一個重要方面,因為幼兒剛剛步入學校,很多生活技能都需要教師的指導,但是幼兒園是一個大環(huán)境,教師很難及時顧及到每一位幼兒,所以,這就離不開教師日常的教導。只有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幼兒才會得到更好的成長,其學習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洗手、系鞋帶、講衛(wèi)生等都是幼兒園教學的一些基本活動,幼兒園是個大家庭,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更好的技能,教師要耐心對幼兒進行引導。如在指導幼兒進行洗手時,教師可以先讓幼兒觀察自己的小手是否干凈,由此引出正確的洗手方法,并給幼兒分步驟示范,示范后讓幼兒自主操作。在幼兒自己洗手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幼兒存在的錯誤,并對幼兒進行鼓勵與表揚,增強幼兒的積極性。最后可以通過編唱洗手歌的方式來讓幼兒識記步驟,并給幼兒留一個家庭作業(yè),讓幼兒回家與家長一起洗手。這樣,通過聯(lián)系實際的方式,可以讓幼兒有效掌握洗手這一生活化技能,并讓幼兒的自主能力得到了有效發(fā)揮。
二、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營造良好氛圍
在當前各個階段的教學中,信息技術作為一種重要方式被廣泛運用,由于它具有圖片、視頻和聲音一體化的特點,可以把幼兒不易理解的知識,形象生動的展現(xiàn)出來,促進幼兒獲得更好的體驗。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為了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直觀的場景,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吸收相關知識,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方式,搜集相關資料,滿足幼兒多元化的需要,從而幫助幼兒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例如:為了豐富幼兒的認知,讓幼兒知道一些重要場所的性質,如銀行、超市、醫(yī)院、市場等,教師可以在網(wǎng)上搜集相關圖片,制做成課件的方式進行授課。首先,教師可以對這些圖片進行提問,問幼兒是否知道這些地方,由此調動幼兒的參與熱情。幼兒回答后,教師進行點評,接著再對這些場所的概念進行詳細講解,讓幼兒了解相關職能,最后通過提問的方式來檢驗幼兒的學習效果。這樣,通過圖片和講述相結合的方式,可以給幼兒呈現(xiàn)一些直觀的場景,既可以調動幼兒的了解興趣,又能豐富課堂內容,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氛圍。
三、重視家長參與,促進幼兒更好成長
俗話說,家長是幼兒成長的第二位老師。對于身心發(fā)展還不完善的幼兒來說,家長扮演的角色也至關重要,幼兒時期的孩子們可塑性較強,很容易受身邊一些事物、觀念的影響,通常情況下認為家長和教師說什么就是什么,沒有自己的主觀判斷。所以,作為幼兒家長,要明確自身的職責,樹立良好的榜樣意識,及時與教師展開溝通,了解育兒良方,從而雙方形成合力,促進幼兒更好的成長與發(fā)展。
例如:當前很多家長由于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幼兒在校的日常生活,對幼兒的了解一般都是幼兒回家的簡單描述,并不了解幼兒在校的實際狀況。同時,也有一部分家長認為,既然把幼兒交給了教師,教師就應該承擔起相關責任,從而忽視了自身的參與職責。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要與家長構建起溝通的橋梁,教師可以借助微信、電話等通訊手段,及時發(fā)布相關信息,家長有問題也可以及時提問。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邀請家長定期入園,開展一些知識講座,傳授一些育兒經驗,幫助家長樹立良好的管理意識。作為家長,要明確自身的職責,發(fā)揮自己的管理作用,針對幼兒存在的問題及時與教師探討,從而兩者共同協(xié)作,促進幼兒更好的成長。
綜上所述,幼兒園是幼兒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觀念至關重要。所以,作為幼兒教師,要明確自身的職責,不斷探究多元化的授課方式,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從幼兒的發(fā)展角度出發(fā),采取切實可行的策略來幫助幼兒得到更好的成長,進而實現(xiàn)幼兒園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馬延菊. 淺談幼兒園科學課程資源的理想建構——基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思考[J]. 成都師范學院學報, 2013, 29(3):27-29.
[2]張凌云. 創(chuàng)造中華民族美好未來,全面提高幼兒素質教育——淺談幼兒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C]// 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 2005.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建華區(qū)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