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容
摘要:小學班主任作為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德育教育中的領航員,其責任和義務不可小覷。因此,小學班主任應不斷提升自身文化水平和德育修養(yǎng),通過科學有效地教學手段,組織靈活生動的德育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養(yǎng)成團結友愛、自信勇敢、積極樂觀等優(yōu)良道德品質(zhì),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是筆者關于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所作出的探究和闡述,以期為廣大小學班主任提供一些啟發(fā)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激勵策略
前言:
在小學教育階段,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除了具有對整個班級集中管理和指導的職責外,還應當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承擔起重要的培養(yǎng)和啟發(fā)的義務。因此,小學班主任應當積極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全面了解學生現(xiàn)階段德育教育的漏洞與不足,通過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嘗試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德育教育培養(yǎng)和引導工作,全面提升學生的基礎道德水準,養(yǎng)成學生的良好道德風尚,為國家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棟梁之材。
一、尊重學生個體發(fā)展,時刻給予學生激勵
小學班主任作為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的領航員和陪伴者,對學生良好德育意識和德育行為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榜樣”意義。因此,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應當在日常工作中以自己端正的道德行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為學生做好榜樣,言傳身教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地影響,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
首先,班主任應當通過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和評價模式,對學生的個體發(fā)展給予最大程度的尊重,并經(jīng)常與學生進行平等地交談,以鼓勵、激勵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在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同時,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工作,令學生時刻感受到他們在班主任心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積極地引導,激勵他們向良好的道德行為和正確的思想觀念進行靠攏,并將日常工作中所觀察和聽聞的不良道德品質(zhì)和行為,以反面教材為例,為學生進行對比講解和正向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規(guī)范他們正確的道德行為,從而逐漸提升學生的道德水準。
例如,有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主動幫助其他同學進行學習的輔導,形成了共同學習,共同努力和共同進步的良好學習風氣;有的學生經(jīng)常助人為樂,將自己的鉛筆、橡皮等分享給其他同學共同使用;還有的學生在過馬路時,不僅自己遵守交通規(guī)則,還主動幫助老年人一起過馬路等。通過點點滴滴的事例講述,不僅可以讓學生時刻感受來自大家的關注和需要,還可以通過適度的激勵,從而更加端正學生的行為和思想,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進一步幫助學生明確具備講文明、懂禮貌、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等高尚道德情操。
二、通過激勵措施,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品質(zhì)
小學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應當結合小學生現(xiàn)階段已有一定的競爭意識和喜愛得到表揚的普遍現(xiàn)象,為學生開展德育思想和行為的激勵措施,引導學生進一步發(fā)揚自身良好的道德風尚,提升他們自身的道德水準,幫助學生形成遵紀守法、遵守校規(guī)班規(guī)的良好行為規(guī)范,引導學生明確自尊自重,自信自強,尊重他人,珍惜友情,樂于協(xié)作的高尚道德情操。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羅列和明確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以及道德行為的類別和具體內(nèi)容,在幫助學生詳細講解后,引導學生自主去完成各個事項,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充分體驗思想道德品質(zhì)中的各個標準及相關的事項,還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
例如,小明同學本周主動幫父母做家務,他可以在完成家務后,讓父母在勞動光榮的選項欄內(nèi)進行簽字確認和打鉤;小紅同學主動幫助其他學生講解數(shù)學習題,她可以在助人為樂欄里進行打鉤,并讓被幫助的同學進行簽字確認;小林同學經(jīng)常主動幫助別人、主動跟其他人打招呼,他就可以在助人為樂和尊重他人欄內(nèi)分別打鉤等等。這樣不僅可以通過激勵的方式,幫助學生潛移默化地提升他們的道德品質(zhì)和素養(yǎng),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德育實踐過程中,通過一項項目標的完成和不斷鞏固來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幫助他們獲取更多地滿足感和成功的喜悅之情。
另外,教師還應當在幫助學生完成每周的匯總和分享后,對學生進行積極地鼓勵和贊揚與肯定,幫助學生明確德育思想和行為,不是一周一次完成一項或某項任務就可以的,它是學生終身成長中必不可少的行為規(guī)范準則,是需要學生不斷將其進行內(nèi)化和升華,并充分運用到他們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去的。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強化他們的基礎道德教育,還要將這些德育知識從抽象、空洞的說教中抽離出來,將他們變成學生社會生活和學習生活中的具體化行為,幫助學生養(yǎng)成他們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為學生具備適應社會發(fā)展和未來參加祖國建設的能力,奠定好堅實的基礎。
總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應當時刻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養(yǎng),對學生的個體發(fā)展給予時刻關注和極大尊重,以及語言行為上的激勵。教師還應當通過豐富的激勵措施和激勵策略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具備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建設的良好道德素養(yǎng),為國家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方美.小學班主任德育中實施激勵策略[J].新課程,2020,(34):226.
[2]章芳.小學班主任德育中激勵措施應用探討[J].華夏教師,2020,(17):88-89.
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qū)棠下鎮(zhèn)實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