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敏
【摘要】政治是高中階段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其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同時還關系到學生政治思維和意識的培養(yǎng),對于其長遠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十分關鍵的影響。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觀念影響下,部分教師在開展政治教學的時候會出現(xiàn)一些細微的、難以意識的誤區(qū),最終就會造成學生難以接受新知識,教學效率提升不上去的情況。因此,本文就高中政治有效教學的誤區(qū)與解決對策做出了相關論述,希望能給相關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參考。
【關鍵詞】教學;誤區(qū);對策;政治;高中
前言:
在新課程改革工作的要求下,教學改革也在不斷推進,高中政治教學也不甘落后。政治作為一門思想性和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其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或大或小的問題,因此,高中政治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和吸收新的教學理念,找出自身在教學工作中的誤區(qū)以及不足之處,并通過不斷地探索、實踐,實現(xiàn)政治教學的優(yōu)化與完善。在向學生傳達正確的政治理念的同時,有效豐富其文化素養(yǎng)和道德素養(yǎng),使學生在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下不斷前行。就當前高中政治教學情況來看,許多教師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誤區(qū),例如,有的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影響較深,在課堂教學中仍然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僅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也不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再如,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對書本過于依賴,沒有為學生挖掘更多有價值的學習資源,這樣也會影響學生在政治學習的效果;另外,還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僅僅重視理論知識的講授,忽視了聯(lián)系實踐的重要性,從而影響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與培養(yǎng)。在這樣的情況下,高中政治教師需要主動迎合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在工作中積極優(yōu)化調整教學方式,以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為目標,采用教與學統(tǒng)一的基本教學模式,實現(xiàn)學生政治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的有效提升,不斷走出有效教學的誤區(qū),推進政治教學的進步發(fā)展。
一、高中政治教學的誤區(qū)
1、沒有切實實行新課標的要求
由于許多教師還在采用舊有的手段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在表面采用新課標的要求,并沒有深入理解,也沒能采用其核心意義作為教學手法,這樣就直接造成了高中政治教學傳統(tǒng)模式的延續(xù),不僅無法適應新時代背景下教育理念的快速更新,同時也難以迎合當代高中生的心理發(fā)展。在政治的學習中有著大量理論性、文字性的知識需要記憶,而大部分學生都習慣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這種機械的記憶方式雖然能夠使學生在考試中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從長遠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并不利于學生政治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及科學學習方法的掌握。在當前“以生為本”和素質教育的理念不斷普及的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更有效地推動學生的進步。因此,高中政治教師還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才應該是課堂的掌控者,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的合作與互動,并非教師單方面的講授,只有帶領學生不斷汲取新的知識,以自身豐富的政治修養(yǎng)去影響學生,才能使政治課堂教學更加高質高效,學生在新穎、多樣化的教學指導下得到充分的成長。
2、部分教師教學太依賴課本
要想對學生開展完善的政治教學,使學生在思想與行動能夠達到統(tǒng)一,僅僅依靠政治課本開展教學是不夠的,而是需要引進更多優(yōu)秀的政治教學素材,并以教師自身的素養(yǎng)和魅力對學生進行熏陶,形成潛移默化地影響。就當前的高中政治教學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將政治教材作為唯一的教學資源,在課堂授課完成后,便為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yè)練習,希望學生能夠通過“題海戰(zhàn)術”找到解答政治題的規(guī)律和方法。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下,學生的政治學習時間被教材和練習冊所占據(jù),無法對政治理論、社會熱點、時事新聞進行充分的思考和分析,同時也難以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開展有效的互動交流,進而影響學生政治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同時也不利于其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高中政治教師需要盡可能減少對教材的依賴性,在以教材為基礎的同時,更加重視對學生思想和方法的灌輸,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樣才能實現(xiàn)學生政治思維的不斷強化。
3、注重理論較多忽視生活應用
政治是一門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就高中政治教學中包含的四大板塊而言,無論是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還是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因此,在高中政治的教學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鍛煉結合起來十分重要。由于許多教師受傳統(tǒng)應試觀念影響較深,為了使學生在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在教學中往往只關注理論知識的教學,一方面指導學生套用“模板”進行答題,另一方面督促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機械式記憶,這樣的方式不僅直接導致學生在理論學習與實踐運用之間的脫節(jié),同時也會給學生帶來較大的學習壓力,不利于其科學學習方式的掌握。因此,高中政治教師需要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政治教學的本質和目的,重視實踐運用環(huán)節(jié)的開展,使學生能夠在充分的實踐活動中得到成長。
二、高中政治有效教學的解決對策
1、師生多交流讓學生感受自身獨立性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逐漸得到更多的重視。在教學中更加突出學生的主人翁角色,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體驗感,使學生在充分的參與中取得更多收獲。同樣,在高中政治的教學中,教師也需要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核心,通過有效地引導和組織,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獨立性的提升。例如,在教學“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組織一場以“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嗎”為主題的辯論賽,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所支持的觀點,然后再分別論述自己的理由,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學生迅速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針對所學知識點進行交流,從而使學生的思維保持在活躍狀態(tài),學生能夠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同時,教師需要適當?shù)剌敵鲎约旱挠^點,引導學生從更加客觀、公正的角度進行思考,使學生不斷產(chǎn)生新穎獨到的看法,對于學生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不斷強化有著重要作用。
2、找尋新鮮資源讓課堂摒棄枯燥
豐富的教學資源對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倘若學生面對的是較為單一的學習資料,就會對學生的思維造成一定的局限,既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散,同時也會限制學生的眼界。因此,在教學中,不能夠一味地依賴教材,還要尋找一些新鮮的課外資源,并對這些資源進行開發(fā)和完善,為學生認知的提升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當今時代是信息化的時代,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呈現(xiàn)更加豐富的課堂學習天地。例如,在教學“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這一課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世界各國異彩紛呈的文化,利用生動形象的視頻、圖片等內容完善學生的認知,從而使學生不再受制于課本,而是能夠通過多樣化的資源開闊視野。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一體機等設備帶領學生直接瀏覽最新的新聞資訊,如近期世界各地的重大文化活動,保證學生學習內容的時效性,這樣才能使政治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同時也能夠增強政治學習的趣味性。
3、理論與生活同時融入課堂
政治作為一門與實際生活密不可分的學科,在教學中遵循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十分重要。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對理論知識開展解讀,可以讓學生看到課本之外的東西,用這些作為對課本的補充,更加全面地理解知識。同時,組織學生將理論知識帶入實際生活中,可以讓學生深刻體會政治思想和理論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巨大作用,進而不斷強化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積極踐行正確政治思想的良好習慣。例如,在教學“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這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走進當?shù)氐牟┪镳^、文化館等場所,感受我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同時讓學生對自己在此次活動中的所見所聞進行思考,這些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對我們現(xiàn)今的生活有著怎樣的影響?它們又是以怎樣的方式得到繼承與發(fā)揚?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將課堂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同時在實踐活動中感受政治理論的價值,不僅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同時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自信、文化自信也有著積極意義。
結語:
綜上所述,政治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構建有效的政治課堂也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配合、長期堅持。因此,高中政治教師需要更加重視先進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工作中的指導意義,通過不斷地學習與實踐優(yōu)化教學工作,有力推動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升,更好更快地實現(xiàn)政治教學的突破。
參考文獻:
[1]王仲淵.淺談高中政治教學改革中的問題與對策[J].新課程,2020(11):108.
[2]曹潔.淺談高中政治教學改革的問題與對策[J].魅力中國,2019(36):163-164.
[3]郭志樂.淺談高中政治新課改實施中的問題與思考[J].新課程·下旬,2018(10):126-127.
[4]甄亞.小議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魅力中國,201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