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利煒
摘要:紅色文化資源應作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重要內容,其生動、豐富的資源內容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能有效地保證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政治方向,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本文主要分析了紅色文化在高中想政治教學中的融入,使其可以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一個創(chuàng)新亮點,發(fā)揮紅色文化資源的德育教育功能。
關鍵詞:紅色文化資源;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融入
1.紅色文化融入中學思想政治課程的必要性
1.1培育和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現(xiàn)實要求
立德樹人是思政課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思想政治這一課程關系到學生將來步入社會后,能否以正確的價值觀念看待事物。紅色文化是革命先輩用鮮血和汗水澆筑而成的,有著豐富的宣傳力和感染力,生動形象的文化解讀有利于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內容的吸收,貼近生活的資源和素材也能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情感共鳴,無論是對倡導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還是紅色文化傳承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從長遠角度來看,一旦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思想政治課程將成為一種新的載體,為當代學生逐步深化道德知識、道德情感、道德意識、道德行為以及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出巨大貢獻。
1.2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為了人民、為了國家的奮斗史,是偉大的民主精神和英雄主義的升華。這種革命精神飽含了先輩的崇高理想,是寶貴的精神財富。當前大形勢下,利用紅色文化的理論基礎,對學生進行價值觀念教育,以幫助其確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是教育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把握優(yōu)渥的教育資源,用紅色文化產生的共鳴,探索并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找尋更加契合的教學方式,傳播紅色正能量,形成良好的教育學習氛圍,是將紅色文化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念,而這也將有助于掀起新一代的紅色浪潮。
1.3堅定中學生文化自信的優(yōu)良載體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激發(fā)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奔t色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有利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下以紅色文化中突出的愛國思想、集體文化為載體,弘揚政治教育理念,以此來滿足年輕人的精神需求,其中包含的激勵功能和正能量將對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有所促進,同時二者互相融合產生的作用也將推動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彼此融入,互相促進,再難分割。新時期,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必須將紅色文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弘揚紅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更加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幫助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強國建設。
2.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建議
學校教學占據(jù)了高中生絕大部分的學習時間,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始終占據(jù)主導地位,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刻理解,因此學校必須做出相應的對策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同時,社會對此也有著不容忽視的責任與義務。對此,本文將從學校與社會兩個方面就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展開論述。
2.1學校推進紅色文化教育
2.1.1創(chuàng)造隱性功能的思想教育環(huán)境
學校是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具有隱性的教育功能,它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培養(yǎng)學生興趣、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能力。將紅色文化融入校園文化氛圍建設對提升思想道德修養(yǎng)具有一定影響。比如,學校應當在校園廣播、櫥窗展示、報紙??确矫鎸t色文化進行宣傳。也可以在校園景觀、基礎設施中融入紅色元素,如放置革命英雄人物雕塑等。
2.1.2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的紅色文化教育者
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是教育工作的執(zhí)行者。教師的個人魅力也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重要影響。學校可以培養(yǎng)一批紅色文化的熱愛者、鉆研者、傳授者。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不僅僅達到專業(yè)的紅色文化教育,更產生一種人人學習紅色文化的熱潮,使學生接受專業(yè)紅色教育的同時,產生對紅色文化的學習興趣。
2.1.3創(chuàng)建紅色文化知識學習與紅色文化活動平臺
搭建學習平臺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的基礎條件,學校對此要產生重視。一方面,學??梢愿鶕?jù)學生興趣開設專門的紅色文化教育課,使學生有處可學。另一方面,學校也可以開展紅色文化知識競爭平臺,通過獎懲制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此外,學校還應該組織紅色校園文化活動。例如,參觀革命紀念館、觀看紅色電影、唱響紅色歌曲等等。
2.2社會提供學習紅色文化的條件
2.2.1建設紅色文化教學基地
建設紅色文化教學基地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建設紅色教學基地要有正確的思路,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情況,結合社會多種力量,調動各方積極性,切實提高教育基地的吸引力、感染力。為響應教育部號召,各級政府、地方機構、學校都應該積極的參與紅色教育基地的建設,為紅色教育基地的建設提供有力的幫助與支持。在教育基地的建設中也可以融入現(xiàn)代科學技術,例如音頻與視頻講解、利用3D場景還原戰(zhàn)爭場面等。通過體驗式教學、拓展訓練等方法切實提高學生對紅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凈化靈魂、增強理想信念。
2.2.2將紅色文化融入教材
紅色教材是指各級各類學校課堂內外給學生使用的,進行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所有教科書。編寫紅色教材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地方教材,一種是校本教材。在編寫教材時,不管是校本還是地方教材都要明確學校培養(yǎng)目標,評估學校發(fā)展需求。根據(jù)教材的總目標和教材大綱,制定完整的科學的教材開發(fā)指南。在教材編訂中要做到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實用效果、體現(xiàn)教材的系統(tǒng)性、科學性、趣味性。紅色教材的開發(fā)有助于體現(xiàn)學校教學特色、促進學生系統(tǒng)學習紅色文化知識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培養(yǎng)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
結束語
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尤其是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開發(fā)和利用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們作為一名一線教育工作者,應該主動擔當責任,深入探究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的融合發(fā)展,更好地利用教育途徑將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下去,為培養(yǎng)新一代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做出良好貢獻,幫助廣大高中生在可為的年代成為有為青年。
參考文獻:
[1]丁坤,何映.紅色文化資源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研發(fā)與應用——關于活動型學科課程的實踐探究[J].教育科學論壇,2020(35):78-80.
[2]趙麗君.紅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意義、現(xiàn)狀與策略[J].教育觀察,2020,9(03):44-45.
[3]柴世昌.本土紅色文化資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J].才智,2016(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