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鸞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應該意識到給學生傳授知識,不如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但是,教師總是急功近利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只顧給學生傳授一些幫助他們考試的方法,是為了考試教學,忽視了給學生傳授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習慣,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方面。雖然短時間內學生的學習可以得到提高,但是長久下去,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因此,教師應該將自己的教學重心向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傾斜,秉承循序漸進的原則,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良好發(fā)展?;诖?,本文章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9-133
引言
素質教育理念提出以來要求學生不僅要通過學習掌握知識還要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讓學生在學習習慣的指引下更加深入地對學習進行探究,并且保持長期的學習熱情。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
想要讓同學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要讓同學們明確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什么?怎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實際活動來完成相關任務,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中課前預習的習慣是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內容。伴隨著素質教育教學理念的深入發(fā)展,老師在教育教學方式上要根據(jù)同學們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方案,并且要升華教學內容的知識點,提高同學們的核心素養(yǎng)。在升華了的教學內容里,同學們可能在課堂上很難去理解消化,單單只是在上課聽老師講,可能達不到課堂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同學們在課前對所需要學習的內容做好認真的預習,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會有很大幫助,同時讓同學們在課堂上及時消化知識點,當同學們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碰到了自己不懂的知識點,可以做好標記,等老師在課堂講解時認真聽講,可以有效解決學生的困惑。其實同學們的課前預習時間并不需要花太多時間。隨著教學課標的更改,大大減小了同學們的課后作業(yè)負擔,這樣就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課前預習,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對于提高同學們的自覺性有很大的幫助,發(fā)揮他們獨立思考,自主判斷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針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任務主要是識字寫字,積累相關詞匯,同學們就應當把識字寫字作為課前預習的重要內容,這樣在課堂上進行字詞講解時,不僅可以加深記憶,還可以增強理解。還有就是提前把所需學文章標好自然段,對課文進行朗讀,這些課前預習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大的幫助。
二、培養(yǎng)學生專心傾聽的品質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新階段的學生更愿意進行自我表達,學生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在課堂上也希望得到更多的關注?;谶@樣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一些學生在課堂上會做出各種各樣的舉動吸引其他人的關注。例如,一些學生在課堂上會違反教師提出的相應規(guī)則,希望獲得教師的注意。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針對學生教育的新規(guī)律進行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專注教師的聽講,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品質,培養(yǎng)自身的傾聽能力,對于學生的學習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學生在這樣的行為習慣指導下能夠學會尊重他人,也能學會更好地與其他人相處。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的話,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學習效率不能提升。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有了如饑似渴的需要,就不會去抱怨時間不夠用,不管在何時何地,腦海中首先想到的事情就是學習,不僅自己主動的去學習,遇到問題還會迎難而上,進而主動挑戰(zhàn)學習中的困難。魯迅先生曾說過一句話:“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會有的。”教師應該教授學生把零散的時間利用起來主動的去發(fā)現(xiàn)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方面,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方式。例如,在課件的設計上增加讓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以此提升學生的興趣。教師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采用小組討論,互相交流學習經(jīng)驗的方式。讓每一個小組設計自己的學習方案,討論之后評選最佳復習小組,并給予最佳復習小組一定的獎勵。這樣可以明顯提升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
四、從樹立信心培養(yǎng)
對于學生來說,對他們的肯定是對自己最大的鼓勵,勇于表現(xiàn)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和學生之間總是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差距,教師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鼓勵學生融入到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對于部分學習差的學生,因學習成績不理想,在學習方面喪失了學習的興趣,教師更要加強對他們的鼓勵。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些學生的自身特點,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進一步了解學生的需求,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幫助學生走出困境,使學生能夠更好、更積極的心態(tài)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以積極的、鼓勵的態(tài)度去面對這些學生,消除學生心中的疑惑和障礙,解決學生實實在在存在的問題,樹立起學生學習的信心,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這樣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也更能體會到教師的良苦用心,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之路上更自信、勇敢的走下去。
結束語
新課改環(huán)境下強調倡導自主學習,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須著眼于對學生潛能的喚醒開發(fā)與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教師必須著眼于學生的全面成長。對學生的認知情感態(tài)度與技能等方面著重關注。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做相應的協(xié)調。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形成有助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將來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在這一方面應作出示范并指導學生,教授他們自主學習課本中的重難點,在閱讀過程中領會獨立自主學習的方法。
參考文獻
[1]蘇會皊.淺析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1):83.
[2]馮清泉.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J].當代教研論叢,2020(09):32.
[3]陳運龍.讓良好學習習慣成就學生充分發(fā)展談[J].學習與研究,2020(14):64-65.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天峨縣八臘瑤族鄉(xiāng)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