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春 鄧淑娟
摘要:經(jīng)過31年班主任工作的洗禮,酸甜苦辣咸,五味雜陳。付出了無限的追求和付出、長期的癡情與守望,讓我悟出:教育就是師生彼此成全的修行,是師生蓬勃的生命回聲。
關(guān)鍵詞:班主任、教育、師生
成全,即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彼此之中共生共長,融通合作、和諧共贏。
31年,我被冠以天津市優(yōu)秀班主任、天津市津門杰出班主任等榮譽稱號,我所帶的學生桃李滿天下。如果一束鮮花表達了對我的贊美,一盒潤喉糖表達了體貼與關(guān)心,一本學生送給我的“語錄”是肯定與贊揚,那一屆屆的學生留言,就是指引了我教育生命的航向!教學相長,原來是這份模樣!由此深刻體悟:班主任的特別,就在于面對的是鮮活的生命個體,其神圣是在平凡中穿行,引領(lǐng)心靈的方向,不斷地成全學生。
學生是什么?學生作為向?qū)W的生命過程,在學校構(gòu)成了學生之為學生的“場域”,讀書則是對于學生功能的說明,學生總是有所學,有所期待,總是活在對某種更高事物的希望、欲求和期待之中。
今天看到校園里有一叢小花,我想教育不就是這叢小花嗎?不起眼,也要盛開,盛開得自自然然。泰戈爾說,教育就是向人類傳遞生命的氣息。這叢小花雖弱小,但渾身煥發(fā)出澎湃的生命活力,教育不是如此嗎?無論高貴與低賤,只要是生命,都要讓它綻放,沒有任何理由的綻放。
班級是學生成長的“家”,健康的班級應該是這樣的,學生迷戀著美好事物,教師心向著學生,師生共同浸潤在自然與人文彼此輝映的教室之中,共同造就蓬勃向上的生命氣象。
教育是要讓每一顆心靈都得到智慧的滋潤,讓每一層人生都充滿燃燒的激情。
2020年的春節(jié),我做了一個創(chuàng)意活動——孩子給家長發(fā)獎狀。
你是鬧鐘媽媽!
你是中國好爸爸!
你是最美爺爺!
你是十佳好父母……
2021年的除夕這天,當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坐在一起吃著團圓飯,看著春晚的時候,漁陽中學1917班的班集群里熱鬧勁兒不亞于春晚,這里正在召開別具一格的云上頒獎典禮。早在放寒假前,老師和孩子們就共同約定好,在除夕這天,親手制作一個獎狀,作為春節(jié)禮物,頒發(fā)給父母。獎項根據(jù)父母的“個人表現(xiàn)”來個性定制,不僅要起一個有意思的獎狀名稱,還要寫清十項獲獎理由。
2021年除夕這天一到,孩子們?yōu)楦改钢谱鞯莫劆罴娭另硜怼`?,孩子們真是腦洞大開,鬧鐘媽媽獎、中國好爸爸獎、最美爺爺獎、十佳好父母獎......,在孩子們看來,家長們就是他們心中的超級英雄,通過這一張張獎狀表達了自己對父母、對家人濃濃的愛。云上頒獎典禮反響非常好,不少家長欣慰地說:沒想到孩子們這么懂事!也感謝學校給了自己和孩子交流感情的機會。我們一直都是在給孩子們發(fā)獎品和獎狀,如今,卻是孩子們?yōu)槲覀兗议L們發(fā)獎狀。換個角度來獎勵是為了什么?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從小學會感恩,學會尊重,學會欣賞,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節(jié)課。其實我創(chuàng)意舉辦這次云上頒獎活動的初衷就是為了更好的豐富學生們的寒假生活,特別設(shè)置了一個讓孩子給家長頒發(fā)獎狀的環(huán)節(jié)。家長的付出和一舉一動,孩子們都看在眼里。通過這樣一個活動,也是希望孩子們靜下來思考父母或長輩的付出,從而減小親子代溝,融合親子關(guān)系,構(gòu)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環(huán)境。
正如我接受采訪時的記者說: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家長,莫過于看到孩子們在努力奔跑的時候,還記得家長的好。同時遇到為了孩子的成長,忘我投入,無私奉獻的老師,是孩子們一生的幸運。小小的獎狀,成了孩子與父母交流情感的橋梁,值得點贊,馬老師在做著一場教育的修行,不僅教育學生,更在儒化家庭。
教育就是師生間、家校間的一場互相成全的修行。進入新時代,班主任更應多些智慧、少些焦慮,做個能相互成全的教師。
一、要懂得調(diào)控情緒
看到身邊的班主任,覺得她們好辛苦:有一次,被學生氣得“吐血”!因為他沒抄生詞,因為他上課說話;因為他動手打了同學;因為他弄壞了別人的東西;……教室里一番咆哮之后,頭昏腦漲地下班,帶著滿滿的垃圾情緒,回家……好煩哦、好辛苦哦。而到了我這個年紀,覺得上述的眾相,不過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點小事。人不犯錯,談何成長?所以我奉勸同行,這么小的事,生個啥氣?!減少扯著嗓子的怒吼的次數(shù),學會管理情緒在先。一個家庭的穩(wěn)定,來自媽媽的情緒穩(wěn)定。一個教室的生態(tài),取決于性格穩(wěn)定的你!學生的焦慮主要來自于班主任和家庭。因此,成全學生就是要使學生成為他自己,讓學生認識,接納和肯定自我,對于自我生活未來和整個人類充滿自信,不僅要對學生的升學考試負責,更要對學生一生的幸福負責。
二、“讓”字掛心間
太喜歡親力親為,并以此為榮,終有一日,驀然化作春蠶和蠟燭。你覺得,這就是教師崗位的寫照?殊不知,這恰已不再是新時代教育崗位定位,要時刻牢記“讓”字。讓出空間,給孩子們大膽嘗試體驗,即使量化評比扣分,算個啥!對于成長,那也根本無所謂。讓出“權(quán)力”,呼喚科任老師,改變平行線穿越于同一間教室的狀態(tài)!親,慢點走,讓我們共同經(jīng)營!科任老師需要調(diào)課,咱可以讓“外交天使”去協(xié)調(diào),省心,還鍛煉了孩子的能力。科任老師課上得不開心,讓,讓學生去哄,融合了師生情。共同關(guān)注每一個孩子,多種形式參與進來,用博愛來改善孩子賴以生存的教室,把親力親為的時間用來穿針引線,整合借力,不喊口號,全靠智慧,帶好團隊!人們都用春蠶和蠟燭,來形容教師。我卻有著一個寧靜的小小的心愿——要當學生心靈的一束光,照亮學生,成全彼此;當教室這個空間的領(lǐng)隊,攜手孩子,共同經(jīng)歷,彼此滋養(yǎng)。
三、心態(tài)陽光是根本
既然選擇了當班主任,就要心態(tài)陽光。抱怨只會使自己心情不舒暢,不舒暢的心情直接拉低自己的生活、工作的幸福指數(shù)。班主任工作實際上是一件幸福工程,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充滿生命期待的個體,他們朝氣蓬勃、欣欣向榮,且班主任工作是一種師生互相成全的工程,班主任的價值正是通過面對繁雜的事物提升生命價值的。因此我們當班主任的應該善待每一個學生。班主任工作是個永遠年輕的話題。不管你是初出茅廬,還是道行深厚,自我成長都是關(guān)鍵。如果以“擔子太重,就沒有多花時間學習”作為借口,就會故步自封,止步不前。所以要把“忙死”“累死”這樣借口扔掉,把時間和精力,用到學習研究上,抽空多讀書、勤寫作、善積累。而是從心態(tài)上去調(diào)整,則要平息急功近利的好勝心,著眼于孩子們的長遠發(fā)展,看淡名譽獎勵,坦然接納現(xiàn)實,真正體驗到了為人師者的成功與幸福,教學相長彼此成全,這可能就是師生最美的境界吧。
四、學生助力是保證,班級制度是剛需。
班級是孩子們的天地,高質(zhì)量地管理班級,如果沒有孩子們的參與,單靠班主任“單打獨斗”班級就失去了生機和活力。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有“用人”意識,學生能辦到的,就放手讓學生干;學生做不了的,指導學生做。只有放手,學生才能成長,才能慢慢“入道”,才能從根本上助力你高質(zhì)量地管理班級。在制定班級規(guī)章制度時,一定要和學生平等協(xié)商,最后以投票表決的方式通過,獲得絕大多數(shù)同學的認可。同學們對自己制定的班規(guī)更有認同感,更樂于遵守。如量化評估制度,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從紀律、衛(wèi)生、學習等各方面進行量化評估,具體條款都是跟學生商量著來。班級制度的剛需,使同學們認真遵守,有章可循。
教育即是成全,成全學生本身,成全教師自己。在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教師必須要轉(zhuǎn)換角色,由傳授者變成學習的促進者,做學生成長的推手,與學生一同學習,而不以自己固有的,狹隘的經(jīng)驗去牽制學生的思維,教師只有在課堂上體驗到教學相長的樂趣,才能真正體驗到職業(yè)幸福感。
31年,歡樂與憂慮同在,感恩與感動同行!我在教育路上邊教邊學、且行且思,總以為在引領(lǐng)學生成長,現(xiàn)在才明白:學生也在磨礪我的德與行,延展我的思與識,追求生命的高度、寬度,追尋快樂的源泉,成為修行的同頻伙伴,相互成全,獲得蓬勃的生命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