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妮娜
摘要:在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口算是指學生不借助任何計算工具,依靠自己的思維記憶,直接得出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它屬于一種高效的學習能力,能夠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重視低年級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發(fā)展他們的口算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低年級學生;口算能力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9-005
口算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數學教學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發(fā)展。而低年級階段更是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的關鍵時期,所以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學習的主要內容并不是掌握更多的數學理論知識,而是要將其發(fā)展成一種學習能力,提高素養(yǎng),以此才能夠實現他們的有效發(fā)展。
一、聯系情境,理解含義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直接給他們講解一些算理知識,他們其實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因為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因此教師應該結合相關的情景,將數學計算教學融入到特定的情境中,促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在情境中理解算法的含義,進而找到計算的規(guī)律之處,發(fā)展自己的口算能力。
以人教版二年級數學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法(二)》時,這是學生在整十整百的計算基礎上展開的計算學習。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境。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有序地說說幾和幾合成十,幾和幾合成五等等,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他們會深刻地明白“湊十法”的含義,并且在兩位數相加的過程中,也會將個位盡可能地湊十相加,或者進十滿一,以此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計算效率;其次,教師應該在學生明白算理的基礎上展開例題講解。比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生活化的情景:我們班有35名同學,隔壁班有34名同學,請問我們兩個班加起來一共有多少人呢?通過這樣一個情景,就能夠讓學生緊扣情景,理解算法的各種含義,這樣才能夠引導學生明確100以內加法的意義,能夠明白兩位數的加法是從個位開始的,按照“滿十進一”的原則,將個位與十位對應相加。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從數的分與合角度展開思考,得出最后的結果。
通過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能夠讓學生自覺地建立起與原有知識分與合的聯系,能夠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這樣才能夠為加強學生加法口算的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操作感知,深化理解
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要想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促使他們思維的發(fā)展,那么就需要讓學生進行多多的操作和實踐,要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實現自身思維的發(fā)展,這樣才能夠深化學生對算法的理解和認知,實現他們口算能力的有效提升。
以人教版二年級數學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時,就需要讓學生在充分了解除法運算的基礎上展開學習。因為學生已經學過了“表內除法(一)”和“表內除法(二)”的知識,所以這對于他們學習有余數的除法會有比較大的幫助。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基于本節(jié)內容的重要性,結合二年級學生的思維特征,讓學生展開實踐操作活動。將抽象的除法運算變成具體的、可觀的計算實踐,以此才能夠建立起學生對除法算理的深刻認知。對此,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小棒,然后詢問他們:我們手里一共有8根小棒,但是要平均分給三個小朋友,應該怎么分呢?學生通過這個問題就會展開思考,用小棒進行實踐操作,最后就會明白:不管怎么分,最后都有余數“2”,對此,教師就可以順利地引入“余數”的概念,然后明白余數和得數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夠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認知。促使他們能夠在實踐動手的過程中,根據問題展開探究,明白算式之間的密切關系,深化他們對除法的理解和體驗,增強他們的口算能力。
三、養(yǎng)成良好習慣,提高口算效率
養(yǎng)成良好的口算能力,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和發(fā)展思維品質的基礎。因此,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教師就一定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口算習慣,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確率。一方面,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看清題目。因為低年級的學生對事物的感知能力并不是很強,他們并不會認真地審視一道習題,所以學生經常會因為粗心、不認真看題而導致計算出錯。因此,教師一定要讓學生仔細觀察,看清數字和運算符號,這樣才能口算出正確的得數;另一方面,教師一定要堅持學生的練習,形成口算習慣。教師可以在課前抽幾分鐘讓學生進行口算練習,讓他們天天活躍思維,以此才能夠有效地提升他們的口算效果,實現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讓學生的口算能力得到切實的提升。這樣一來,學生才能夠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解題方式,豐富自己的認知和體驗,進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陶曉洋.讓思維“看得見”——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9(84):75-76.
[2]周紅梅.淺談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J].考試周刊,2019(68):105.
湖北省鐘祥市郢中街辦新堤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