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虹
摘要:根據(jù)對社會發(fā)展趨勢的調研與分析,我們初步地了解了人類未來社會發(fā)展的方向和層次,并且積極的探討我們能夠為將來社會的發(fā)展做出的貢獻。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我們面臨著許多機遇和挑戰(zhàn),便捷、快捷的社會生活方式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思考我們可能面臨的問題,從而為這些可能的問題提供一些解決方案。我們的社會正朝著智能化發(fā)展的方向前進,信息化便是智能化發(fā)展的基礎,而我們所處的信息化社會也必將面臨巨大的變革,合理將人機交互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才能讓我們快速適應這一迅速的變革。
關鍵詞:社會;發(fā)展;人機交互
進入21世紀,人工智能技術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人類的生活,對人類文化生活、經(jīng)濟運行和社會面貌產生了巨大影響。人工智能不僅是理工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更是人文社科領域的焦點。其中,“人機交互”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議題。馬斯克試圖讓這一技術改變人生活:大腦擴容、意念操控、腦機互聯(lián)等等。這些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虛構,它們正在腦機接口技術的支持下一步步成為現(xiàn)實,人類即將迎來一個人機交互的新時代。
一、人機交互系統(tǒng)概述
人機交互主要是指計算機科學的關鍵學科之一,結合了計算機科學與認知心理學,使得人和計算機之間形成相互影響。人機交互學作為一種有關評估、設計、實施等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跨學科與多門計算機技術相結合,譬如人工智能、認知科學、多媒體系統(tǒng)、軟件工程等,與此同時也吸收了人機工程學、語言學、社會學等成果。人機界面也涉及了認知心理、人因學、人機工程和設計藝術、語言學等多個交叉藝術研究領域。人機界面成功實現(xiàn)了人機之間的信息交換傳遞,不同于傳統(tǒng)人機,實現(xiàn)人機交互更重要的是能夠在計算機技術和用戶之間實現(xiàn)“智能系統(tǒng)”通信對話。
二、人機交互:從智能交互到情感交互
人機結合的起點是人機交互,作為人工智能應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人類進步與技術發(fā)展是一個相互交織、共同促進的過程,然而,人類進化與技術進步并非完全同步。人類操作能力和智力的發(fā)展速度遠遠落后于技術,這就產生了人與技術之間的矛盾,對人機交互界面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戶需要易于操作的界面,最好的界面是使用起來更加‘自然’的界面,這樣技術才能與我們的生活、身體、心靈和頭腦溝通無礙”。當前,隨著人工智能以及交互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人類希望機器能夠提供更高層次如情感方面的服務,人機的情感交互是人機交互的高級階段。
三、人機交互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1、現(xiàn)階段人機交互在電子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隨著人類社會從機械化時代進入信息化時代,人機交互這一模式更是得到十足的發(fā)展,并且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人機交互也將體現(xiàn)得越來越明顯和便捷。信息化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三種媒介,一個是終端,一個是互聯(lián)網(wǎng),另一個是服務器。服務器是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為人類提供基本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脫離服務器后人們將不再擁有源源不斷的信息源。而人們手中的終端也越來越豐富多彩,小到手環(huán)和手機,大到計算機和電視,這些終端是人類智慧的象征,也是社會進步的標志。這些終端設備的出現(xiàn),也將人機交互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人類作為操縱者的角色也越來越明顯。我們知道,這些終端脫離了企業(yè)的服務,脫離了人類的操縱將一文不值,它們只是電子產品而已。人類是電子產品的生產者,也是這些電子產品的使用、操縱者,這些產品在任何階段都無法脫離人類而單獨存在。我們只有保持產品是為用戶服務的初心,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優(yōu)秀的產品。這些電子產品都被稱為智能設備,之所以稱之為智能設備,一方面是由于它們能更精確、高效地完成我們下達的指令,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的同時也節(jié)約了自然資源。在自然資源緊缺的條件下,能夠利用更少的資源來完成原本需要利用更多資源才能解決的問題。
另一方面,我們對電子產品的操縱也相比之前的機械更為簡單,不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如何使用這一工具,因為它具有更高效、更便捷的人機交互手段。簡言之,信息技術時代下基于電子產品的人機交互能夠更加貼合人類對外物的操控要求,精簡步驟,提高效率。以上兩點就是人們將電子產品稱為智能設備的原因,通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人類作為人機交互的最主要部分,在現(xiàn)階段社會快速發(fā)展的前提下,經(jīng)過電子產品不斷地更新?lián)Q代,將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會助力于人機互動模式的快速發(fā)展。這也是人機交互的重要表現(xiàn)。因此,今后應用于電子產品設計中的人機交互技術,需要進一步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觀念與價值,讓電子產品更好地服務于人類,更好地服務于生活。
2、人機交互在售貨機中的應用
用戶走近售貨機后,首先喚醒的是語音購物功能,流程主要包括主動開啟語音會話、語音識別中與命中結果三部分。主動開啟語音會話,當售貨機被喚醒以后,小度的形象在屏幕上展示,主動開啟對話“我是小度,請問你要買點什么?”如果用戶說“我要可樂”時,則屏幕上展示選中的可樂的信息,用戶說出“好的”或點擊屏幕上的“支付”按鈕,隨機調起人臉支付功能,這就是一個完整的語音交互流程。
那么透明屏上的小度以及語音交互的元素,在屏幕的哪里展示,可以有效地傳達信息,達到與用戶更好的交互呢?如果小度位置過高,小個子用戶就需要仰頭或踮腳操作;如果放得太低,對于高個的就需要下蹲來查看,這兩種體驗對用戶都不友好??紤]到以上的實際操作場景,用戶在進行語音交互操作時,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小度語音助手在LCD屏幕上的顯示位置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定義三個位置,即屏幕不屈膝操作區(qū)、最佳視線區(qū)與屏幕上交互元素最佳展示區(qū)。
以屏幕不屈膝操作區(qū)為例,大多數(shù)的硬件設備都會考慮人機交互尺寸,LCD透明屏售貨機的整體高度在1.8m左右,LCD屏幕是從售貨機頂部向下延伸,距離地面約500mm。大多數(shù)人都能觸摸到屏幕頂部的信息,但是對于高個子用戶,在屏幕下部有一個需要屈膝人臉透明屏售貨機交互設計研究在確定了遠—中—近場的距離后,接下來就要開始對針對LCD透明屏售貨機與用戶之間的交互操作進行深入研究。第一期的設計當中,主要解決的問題在于產品在各個場之間的行為連續(xù)性,以及購買過程中的體驗。更加個性化的功能需待基本功能完善后,進行軟件系統(tǒng)的優(yōu)化。透明屏的互動設計,主要包括喚醒前和喚醒后兩個階段。喚醒前階段用戶處于遠場和中場位置,這時主要是為了吸引用戶注意,主動向用戶發(fā)起互動請求,從而激勵用戶走向近場。在這個階段,我們主要通過屏幕上的創(chuàng)意互動設計來實現(xiàn)。喚醒后階段,用戶處在近場位置,用戶的主要行為是與屏幕之間的人機互動。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人機交互技術并不是現(xiàn)代才有的。通過人類對工具的使用和控制,我們都可以實現(xiàn)人機交互的過程。它可以充分解放人們的思想和雙手,從而從更高的層次完成對技術的升級和成果的轉化,推動技術和應用的雙向發(fā)展。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科技倫理應緊跟時代步伐,對技術進行合理約束與引導,推動技術向善的方向發(fā)展,使科技進步切實造福于人類。
參考文獻:
[1]黃丹輝.基于人機交互的電子產品設計研究[J].現(xiàn)代信息科技,2020,4(17):52-54.
[2]高一歌.基于服務設計的智能自動售貨系統(tǒng)人機交互研究[J].設計,2019,32(7):42-45.
廣西銀行學校 5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