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霞
摘要:初中生物是一門基礎自然學科,它和人們生活質量,人類文明的進步以及社會的發(fā)展都有息息相關。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立足于生活實際,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在夯實學生基礎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科學求實的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能力?;诖?,初中生物教師應該按照新課標標準,積極尋找新穎、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策略,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4-0039
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深入,生物教學也應將素質教育落實在實處,不只是課堂教學內(nèi),還應有效拓展在課堂外。因此初中生物教師應從自身做起,首先應打消初中生物是副科的念頭,不斷更新教育觀念,采用新穎的教學手段,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通過學習生物學科,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識,增強他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感情。筆者認為,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從以下教學策略進行教學,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能力。
一、抓住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初中學生好奇心很強,尤其是涉及到動手實驗,他們常常是躍躍欲試,想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實驗,收獲一些知識。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然后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本中相應的探究性實驗,鼓勵學生動手去做,并通過觀察和實驗,認識到生物學科的趣味性。例如在學習《觀察植物細胞》這一內(nèi)容時,教師便可以讓學生通過顯微鏡來觀察自己制作的臨時裝片,認識并闡明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當學生從日常學習生活的“作業(yè)堆”里走出來,去嘗試一下動手實驗時,他們非常興奮,并且會仔細地去調試顯微鏡,去觀察微小細胞……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在濃厚的學習興趣下,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和探索的良好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課外閱讀材料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克隆”技術在生活中的運用,使其能夠理解和掌握較為枯燥、抽象的染色體和基因方面的知識,增強學生對生物科學知識的探究欲望。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來豐富教學手段
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改進傳統(tǒng)教學中只憑課本來講解生物知識的教學方法,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通過多媒體音頻、視頻來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去觀察,去學習。例如在學習“植物的光合作用”時,其實學生對這一知識點并不陌生,在小學就接觸過,也懂得這方面的知識,知道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吸入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但是如何讓學生更加直觀的去認識到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呢?這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來展示一些花草樹木的美景,然后借助多媒體的動畫功能來播放一下花朵整個綻放過程的視頻,讓學生通過欣賞,領略到植物的美和大自然的神秘,通過觀察意識到光合作用的重要……可見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合理運用多媒體,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和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三、采用多種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日益推進,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已被“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所代替。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是課堂主人的作用,讓學生針對所學知識說出自己的認識和見解,尤其面對比較難以理解的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思考,然后可以在小組內(nèi)進行探究和質疑,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再做好引導。這樣在學生思考而不得的情況下,學生對教師的講解,印象就會特別深刻,并且學生還會對下節(jié)課的生物教學內(nèi)容充滿期待。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輔之以現(xiàn)場實驗,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思維。例如在學習“消化和吸收”的內(nèi)容時,教師為了增強學生的體驗感,可以現(xiàn)場為學生們發(fā)一小塊兒饅頭,讓他們將饅頭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體驗口腔里味道的變化……當學生們都說有甜的感覺時,教師再讓學生思考饅頭為什么會變甜?什么使饅頭在口腔中發(fā)生了變化……帶著這個問題,學生們便領悟到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它促使饅頭中的淀粉轉變成了麥芽糖……然后在此基礎上,教師提醒學生平時在吃飯時要細嚼慢咽,這樣才會發(fā)揮出唾液、牙齒、舌頭的作用,才利于我們身體的消化和吸收。教師如此巧妙地聯(lián)系實際,就會很容易地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并有效地拓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四、利用師生互動,提高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中,有效的師生互動,能很好地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同樣道理,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鑒于初中生物知識較為抽象,教師便可以很好地通過師生互動,來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有效的師生互動,是建立在師生互相了解的前提下,教師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通過和老師的互動,來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獲得新的情感體驗,使學生整堂課都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之中。例如在學習“伸肘和屈肘”一內(nèi)容時,教師便可以和學生一起來體驗這個動作,必要時教師可以走近學生,對學生進行指導,這種肢體動作式的師生互動,能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促使學生自主完成知識建構,并實現(xiàn)認知上的飛躍。當然,教師還可以當場指導學生進行體育課上俯臥撐的動作練習,讓學生現(xiàn)場進行體驗……這樣學生們會在非常興奮的過程中收獲生物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改進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并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自主思考和主動求知的能力,在注重開展實驗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學生也才會在生物學習中探索,在探索中有所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取得新的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戴國強.關于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學的探究.學周刊b版,2013.
[2]曾春亮.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學.教師,2011.
(作者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二十八中學 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