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劉新,田月潔,榮右明,王成崗
(1.山東省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山東 濟南 250014;2.山東省司法廳戒毒矯治處,山東 濟南 250014;3.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健康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5)
《藥品管理法》第六十一條規(guī)定:國家對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等實行特殊管理。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是醫(yī)療上必不可少的藥品,但這類藥品又具有依賴性和成癮性[1],使用不當會導致藥物濫用,危害社會。麻精藥品具有“醫(yī)療用藥品”特殊屬性,濫用具有隱蔽性,給藥品濫用監(jiān)管工作帶來嚴峻挑戰(zhàn)[2]。為了解我省司法行政強制隔離戒毒所(簡稱強戒所)收戒的吸毒成癮者吸毒特征及醫(yī)療用藥品濫用情況,為山東省藥物濫用防控對策制定提供基礎信息,預防藥物流弊,特開展本次調查。
調查對象為山東省8 個強戒所一年內收戒的吸毒成癮者。調查內容包括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毒品濫用史及麻精藥品濫用情況。
采用橫斷面調查方法,利用自行設計的醫(yī)療用藥品濫用監(jiān)測調查表,對調查對象進行一對一匿名調查。主要分析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吸毒和藥品濫用情況、毒品和藥品關聯(lián)使用及交替使用情況。
建立ACCESS 數據庫,采用雙人雙錄入方式錄入數據。采用SPSS Clementine 12.0.3 軟件Apriori 算法進行關聯(lián)分析,最低支持度設置為5.0%,最小置信度設置為10.0%[3];其余數據分析采用SPSS 25.0 軟件包,標準α=0.05。
共調查1 505 名吸毒者,有5 人無法配合調查(3 人聾啞、2 人精神異常),調查完成率99.7%。男性1 287 人(85.8%),女性213 人(14.2%);調查對象年齡主要集中在30~39 歲(753 人,50.3%);初中學歷占比最高(666 人,44.4%),小學及以下277 人(18.5%),大學及以上166 人(11.1%);農村戶口人數(837 人,55.8%)略高于城鎮(zhèn)戶口(663 人,44.2%)。調查對象來自14 個民族,除漢族(1 428 人,95.2%)外,彝族(25 人,1.7%)和回族(12 人,0.8%)所占比例相對較高。
2.2.1 初次吸毒年齡
初次吸毒年齡的中位數為26.0 歲,四分位數間距為12.0 歲,最小年齡12 歲,最大年齡62 歲。241 人初次吸毒年齡小于20 歲(16.1%),初次吸毒年齡主要集中在20~29 歲(719 人,48.1%),初次吸毒年齡在50歲及以上者有21 人(1.4%)。
不同性別初次吸毒的年齡分析顯示,女性初次吸毒年齡的中位數較男性低2.5 歲(秩和檢驗Z=-3.555,P<0.001);農村戶籍初次吸毒年齡的中位數較城鎮(zhèn)戶籍低3.0 歲(秩和檢驗Z=-4.712,P<0.001);少數民族和漢族調查對象初次吸毒年齡中位數均為26.0 歲(秩和檢驗Z=-1.395,P=0.163)。文化程度與初次吸毒年齡的Spearman 等級相關為-0.040(P=0.123),未發(fā)現(xiàn)兩者存在等級相關關系。
2.2.2 使用的毒品分析
曾使用的毒品主要為冰毒(95.7%)、麻古丸(37.2%)、氯胺酮(20.6%)、搖頭丸(19.1%)、大麻(7.5%)和海洛因(6.6%)。曾經僅使用1 種毒品的有889 人(59.3%),使用2 種毒品的有266 人(17.7%),使用3種及以上毒品的有345 人(23.0%)。
在入所前1 年,有76 人(5.1%)自述因違反社區(qū)戒毒協(xié)議被收戒,沒有使用毒品,入所前1 年使用的毒品主要為冰毒(90.1%)、麻古丸(10.8%)和海洛因(4.7%)。使用1 種毒品的有1 253 人(83.5%),使用2種毒品的有151 人(10.1%),使用3 種及以上毒品的有20 人(1.4%)。
有69 人曾濫用麻精藥品,濫用頻率為4.6%;入所前一年內有16 人濫用麻精藥品,濫用頻率為1.1%。在曾有藥品濫用行為的69 人中,認為藥品濫用對身體有傷害的占46.4%,認為無傷害的占13.0%,表示不清楚的占20.3%。
非醫(yī)療目的使用麻精藥品分析結果見表1。濫用醫(yī)療用藥品前五位依次為曲馬多、哌替啶、復方地芬諾酯、三唑侖和地西泮。其中40 人(2.7%)濫用1 種醫(yī)療用藥品,濫用3 種及以上藥品者21 人(1.4%)。嗎啡、哌替啶和精神藥品主要來自于醫(yī)院、同伴和個體診所,復方制劑和非管制處方藥主要來自于零售藥店。初次非醫(yī)療目的藥物濫用原因主要為追求欣快和刺激(33.3%)、緩解毒品戒斷癥狀(27.6%)和代替其他毒品(24.8%)。
表1 調查對象濫用的醫(yī)療用藥品種類(n=1 500)
在入所前1 年濫用醫(yī)療用藥品的16 人中,1 人濫用2 種藥品,15 人濫用1 種藥品,濫用的藥品主要是復方地芬諾酯、曲馬多、地西泮和三唑侖。藥品的主要獲得途徑為零售藥店(9/16)、醫(yī)院(4/16)和同伴(4/16)。嗎啡和曲馬多來自于同伴(3/3);地西泮、阿普唑侖、三唑侖主要來源于醫(yī)院(3/5);復方地芬諾酯主要來源于零售藥店(8/9)。
2.4.1 曾使用藥品和毒品關聯(lián)分析
在使用大麻的113 人中分別有18 人(15.9%)和13 人(11.5%)濫用曲馬多和哌替啶,大麻使用者曲馬多和哌替啶的濫用頻率分別為全部調查對象相應藥物濫用率的7.0 倍和6.9 倍。在使用海洛因的99 人中,分別有21 人(21.2%)、18 人(18.2%)、15 人(15.2%)和15 人(15.2%)濫用曲馬多、復方地芬諾酯、哌替啶和三唑侖,見表2。
表2 調查對象曾濫用的醫(yī)療用藥品及毒品關聯(lián)分析(n=1 500)
2.4.2 入所前1 年藥品和毒品關聯(lián)分析
濫用醫(yī)療用藥品的16 人中,2 人在入所前1 年未使用毒品,僅使用藥品,見表3。在使用海洛因的11 人中,多使用復方地芬諾酯(9/11)、曲馬多(2/11)等藥品。復方地芬諾酯使用原因主要為緩解毒品戒斷癥狀(7/9)、代替其他毒品(1/9)和自行戒毒(1/9),曲馬多使用原因主要為追求欣快刺激(1/2)、家人或同伴影響/教唆(1/2)。在使用冰毒的7 人中,有3 人使用了地西泮、三唑侖和阿普唑侖等鎮(zhèn)靜催眠類藥品,其濫用原因主要為代替毒品、緩解毒品戒斷癥狀和緩解毒品負面效應。
表3 入所前1 年調查對象濫用的醫(yī)療用藥品及毒品情況(n=16)
入所前1 年6 人(0.4%)交替使用毒品和藥品,均為先使用毒品后使用藥品,詳見表4。交替使用原因主要為緩解毒品負面效應和追求欣快刺激等,負面效應變異較大,1 人認為無影響。
表4 毒品和藥品交替使用情況(n=6)
調查對象年齡30~39 歲最多(50.3%),初中學歷占比較高(44.4%),男性遠多于女性,初次吸毒年齡主要集中在20~30 歲(48.4%),使用的物質以冰毒為主,這與全國吸毒人員分布總體趨勢一致[4]。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女性和農村戶籍地調查對象初次吸毒年齡小于男性和城鎮(zhèn)人群。
我國藥物濫用模式已由單一海洛因濫用轉變?yōu)槎嗨幒喜E用模式,合成毒品迅速蔓延[5]。調查對象曾使用的毒品主要為冰毒、麻古丸、氯胺酮和搖頭丸,使用2 種及以上毒品的比例為40.7%。69 人曾濫用麻精藥品(濫用頻率為4.6%)。2017 年江西省6 所強制戒毒機構調查顯示,醫(yī)療用藥品濫用率為6.96%,濫用比重較高的藥品分別為曲馬多、聯(lián)邦止咳露、地西泮和嗎啡[6],其與本研究結果相似,同時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一定比例調查對象濫用哌替啶和復方地芬諾酯。
本研究數據統(tǒng)計結果顯示大麻使用者部分同時濫用曲馬多和哌替啶,海洛因使用者部分同時濫用曲馬多、復方地芬諾酯、哌替啶和三唑侖,兩者間存在聯(lián)系的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吸毒成癮者濫用藥物品種也與藥物的可獲得性、同伴的影響等環(huán)境和經濟因素有關[7]。四川省藥物濫用情況調查顯示海洛因成癮者多藥濫用普遍,主要品種為復方地芬諾酯片和地西泮等[8]。有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吸毒人員會通過使用曲馬多、嗎啡和三唑侖等藥品減輕對海洛因等阿片類藥物的依賴[9]。麻精藥品濫用的主要原因是追求欣快和刺激、緩解毒品戒斷癥狀以及代替其他毒品等。入所前1 年,海洛因濫用者使用復方地芬諾酯的原因主要為緩解毒品戒斷癥狀(7/9)、代替其他毒品(1/9)及自行戒毒(1/9),甘肅省強戒人員調查結果與本研究相似[10];冰毒濫用者合并使用地西泮、三唑侖和阿普唑侖等苯二氮?類精神藥品,其濫用原因主要為代替毒品、緩解毒品戒斷癥狀和緩解毒品負面效應。
有6 人交替使用毒品和麻精藥品,組合方式為海洛因/冰毒+醫(yī)療用藥品。多先使用毒品,后使用藥品,組合原因主要為緩解毒品負面效應、替代其他毒品和追求欣快刺激等。多種藥物交替濫用,由于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可出現(xiàn)某種特殊精神效應[11]。在6 名調查對象中,1 人在聯(lián)合使用后無負面效應,其余5 人出現(xiàn)的負面效應以記憶力差、惡心嘔吐、食欲減退、手腳顫抖較為常見,嚴重者可出現(xiàn)思維混亂、有傷人毀物沖動、危險駕駛、違法行為等。多藥交替濫用不僅危及自身健康,也嚴重危害社會安全。
獲得醫(yī)療用藥品的主要途徑為個體診所、零售藥店、醫(yī)院及同伴。從入所前一年使用藥品獲得途徑看,嗎啡、曲馬多主要來自于同伴;地西泮、阿普唑侖、三唑侖主要來源于醫(yī)院;復方地芬諾酯主要來源于零售藥店。江西省強戒所調查結果顯示,一、二類精神藥品主要來自醫(yī)院,而非列管藥則主要購自藥店[6]。
醫(yī)療用藥品濫用對自身傷害的認知調查顯示,在曾有藥品濫用行為的69 人中,僅有46.4%的調查對象認為這種行為對身體有傷害,33.3%表示不清楚或認為無傷害??梢娢境砂a者對醫(yī)療用藥品濫用危害的認知度較低。
隨著國家加大對毒品犯罪打擊力度,毒品獲取成本增加,可能會增加吸毒者藥品濫用的風險,因此應加強對高風險品種藥品的監(jiān)測。
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大對零售藥店的整治力度,并于2019 年12 月1 日起施行《山東省藥品零售企業(y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藥品分級分類管理取得了顯著成效。建議在此基礎上關注藥品的銷售環(huán)節(jié),針對吸毒者多處購藥行為,探索利用數據信息化監(jiān)控手段,規(guī)范處方藥購銷行為。如果麻精藥品及其復方制劑能夠全鏈條納入電子監(jiān)管,實時監(jiān)控,可減少藥品轉移的風險。
一是相關部門應加強對藥品零售企業(yè)和醫(yī)療機構相關從業(yè)人員的培訓,提高對麻精藥品和具有精神活性成分的處方藥、非處方藥濫用危害性認識,熟悉常見藥物濫用的臨床表現(xiàn)及診斷,嚴格執(zhí)行特殊藥品管理有關條例規(guī)定。二是加強對特殊藥品監(jiān)管人員培訓,推動特殊藥品監(jiān)管水平不斷提高,確保特殊藥品既能保證合法需求,又能防止流入非法渠道。
缺乏安全用藥常識也是醫(yī)療用藥品濫用的原因之一。吸毒者對麻精藥品和具有精神活性的處方藥、非處方藥濫用危害認知不足,因此強制戒毒機構應對吸毒者加強精神活性藥品相關知識宣傳,普及醫(yī)療用藥品濫用相關知識,持續(xù)提高經濟落后地區(qū)群眾的健康素養(yǎng)水平[12],增強吸毒群體對麻精藥物濫用危害的認識,有效避免藥物濫用現(xiàn)象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