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新區(qū)華陽幼兒園 羅 銀 喻曉蘭 廖 倩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可愛的小精靈,他們天真爛漫、純潔善良,對世界萬物充滿好奇,且善于用一雙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去探尋成長路上的未知之地。
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孩子們跟著老師悠閑地在幼兒園里散步。當經(jīng)過果樹園的桃樹時,闊闊停下了腳步,手指著桃樹大喊:“羅老師,你快來看呀,這是什么?”闊闊的叫聲引起了其他孩子的注意,他們紛紛跑過去想要一探究竟。順著闊闊手指的方向,孩子們看到了桃樹樹干上密密麻麻地長著看似QQ糖的東西。
在網(wǎng)絡信息發(fā)達的當今社會,大班的孩子們已經(jīng)見識到了網(wǎng)絡的強大。于是在孩子們的簇擁下,羅老師用手機幫孩子們找到了答案——原來長在桃樹樹干上的小精靈是桃膠。
↑桃膠
什么是桃膠?這個陌生的名詞無疑成為了孩子們頭腦風暴的開始。
大林:“我覺得桃膠可能是落在樹干上的小雨滴變的?!?/p>
妍妍:“可能是因為桃子被摘光了,桃樹很傷心,這些都是它凝固的淚水?!?/p>
宸宸:“我覺得可能是小蜜蜂不小心把蜂蜜灑在桃樹上了吧……”
涵涵:“也可能是小蟲子的粑粑或者口水……”
小蘇:“我猜應該是小鳥把桃膠的種子不小心掉在了桃樹上,桃膠在樹干里發(fā)芽長大了?!?/p>
每個孩子都自由發(fā)表著自己的意見……他們的想法總是天馬行空,但是正確答案是什么?于是在大家爭辯不下的時候,羅老師不慌不忙地說:“孩子們,你們真得很棒!大家的想法似乎都很有道理,那我們怎樣才能知道桃膠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來的呢?”
闊闊:“可以讓爸爸幫忙用電腦查?!?/p>
多多:“可以回家問奶奶,她一定知道?!?/p>
一張小小的調(diào)查表成為了孩子們的“法寶”,他們將用這個“法寶”去揭開桃膠的神秘面紗。
在家人的幫助下,孩子們終于揭開了桃膠的神秘面紗——原來桃膠也稱為“桃花淚”,是樹干受傷時傷口分泌出的樹脂。
茜茜:“所有的桃樹上都會長桃膠嗎?”
追問、深究是孩子們最好的學習方式,每一個孩子提出的疑問都讓老師欣慰,也值得老師重視。在征得孩子們的同意后,一場尋覓大戰(zhàn)開始了,孩子們?nèi)宄扇旱販蕚淙ふ宜麄兿胍拇鸢浮?/p>
尋找——發(fā)現(xiàn)——獲得,孩子們享受著一個自然的學習過程,而關于桃膠的故事并沒有結束。為了讓孩子們對桃膠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老師們精心策劃了一場關于桃膠的PK賽。
羅老師:“孩子們,你們認識了桃膠,也在幼兒園里找到了桃膠生長的地方,那你們知道桃膠可以用來做什么嗎?”
看著孩子們驚訝的目光,羅老師不慌不忙地說:“看來大家都很好奇桃膠能做什么,羅老師也一樣好奇,那我能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你們嗎?周末在家你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動腦動手行動起來,看看下周一你們都能帶來什么樣的驚喜,到時候我們一起來PK一下好嗎?”
豆豆:“好啊,我要用桃膠畫畫。”
一一:“我要把桃膠煮了,呵呵呵……”
為了能讓孩子們順利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羅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去幼兒園的果園里采集桃膠。
采集回來的桃膠經(jīng)過孩子們的精心整理已經(jīng)大變樣——宛然一個個淘氣的小精靈,而孩子們也早已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了。
周末在家的孩子們也沒閑著,大家用桃膠做著各種各樣的嘗試,而爸爸媽媽儼然成為了“小秘書”——認真地記錄著他們實驗的全過程。
孩子們帶著實驗的成果信心滿滿地來到幼兒園,小組的分享是第一步,每個小組都推選出了他們認為最棒的孩子作為代表參加班級大PK。
每一組推選的代表在組員們的“幫助”和“指導”下帶著全組成員的希望去進行“戰(zhàn)斗”。
在活動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問:自己什么時候應該走在孩子前面?什么時候應該退到孩子后面?在“放大孩子、縮小自己”的過程中,我們漸漸發(fā)現(xiàn)信任是一把“雙向箭”——只有相信自己、堅持自己的站位才是最適合的位置,同時才有敢于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而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能力,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能創(chuàng)造出無限可能。
做一個傳授者,做一個參與者,做一個支持者,對于這三者而言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我們更愿意相信讓孩子成為游戲活動的主人,那游戲活動就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而活動過程中的經(jīng)歷也遠比活動的結果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