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笑嫣
眼見七月就要結(jié)束,看著要翻進下一個月的日歷,我想起在這個月的第一天,很多人都在朋友圈里發(fā)狀態(tài)說,你好七月,下半年是新的開始,要更加努力,要制定新的目標云云,一幅要展開生活新篇章的樣子。那么問題來了,一個月過去了,你是否如自己當初所愿,開拓著下半年的新氣象?去年過年時你雄心勃勃立下的志愿,現(xiàn)在又進展如何?那好吧,前年的呢?
我們都希望成就更好的自己,都對自己當下的狀態(tài)不盡滿意,都希望自己能夠雷厲風(fēng)行風(fēng)風(fēng)火火地改變這種狀態(tài),因而每當有重新開始的新的可能時,尤其是在一些看起來比較關(guān)鍵的節(jié)點時,我們都會給自己立下一個繁花似錦的美好愿景,打下一針雞血,吼下一句“生活你給我等著,老子非要給你點顏色看看”,但是然后呢?
然后你可能努力那么一陣子,再然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最后不了了之。
沒辦法,窩在沙發(fā)里看電視劇就是比健身鍛煉要舒服,沒事刷刷朋友圈就是比面對工作要不動腦子,出去吃喝玩樂就是比悶在家里學(xué)習(xí)新知識要happy,有些時候,哪怕讓你出去玩呢,你都覺得出去那么累,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哪怕就是發(fā)呆也好啊。
人都是懶的,都想自己過得舒坦一點,這不是你的錯,這是天性使然。
但關(guān)鍵是,你真能一邊懶著,一邊懶得心安理得嗎?
——不能。
因為你知道別人還都在努力。因為你知道此時你舒服了,換來的就是未來的不舒服。但是道理你都懂,你就是不想爬起來,深深地躲在“癱”這一個姿勢里,盡量蒙上自己的雙眼、捂住自己的耳朵,把擔(dān)憂和困難又推給以后,然后是以后的以后。反反復(fù)復(fù)得多了,就開始懷疑自己和自己的人生,就開始對自己失望,就會感覺迷茫、沒有方向、沒有出路。這就是為什么你“聽了那么多的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的原因”。
等到年底,你嘆氣:這一年又白過了。
等過了幾年,你哀傷,除了年齡越來越大,一切似乎都和幾年前一樣。
每次想要重新出發(fā),總是半途而廢。每次發(fā)完愿望要成就什么事,卻總被眼前的瑣事打斷。只有疲于奔命的眼前,卻沒有任何遠方。后來,在安全區(qū)里呆久了,連走到外面去更大的世界打拼的勇氣和力氣都沒有了。
這一切都歸于行動力,而關(guān)鍵在于你是否能夠堅持。
前段時間,網(wǎng)上流行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就是說起床就起床,說睡覺就睡覺,說玩就玩,說收心就收心。
但沒有人是天生就這樣的。自律節(jié)制都是后天養(yǎng)成的。
那些你羨慕的人,和你我一樣,周末也想玩,冬天也想賴床,累的時候也想做一只只會曬太陽的肥貓,疲倦的時候也上萬次地想要放棄。但這種情緒,只持續(xù)三秒鐘,然后想一想自己想要的人生和生活,就立馬重新精神抖擻地戰(zhàn)斗。
你看到那些你覺得好厲害的人發(fā)個“此時只想北京癱”,或轉(zhuǎn)發(fā)一曲“感覺身體被掏空”,然后你坦然了,懶得心安理得,說你看啊大家都是如此。但你是真懶了,而別人喊一句,不過是作為一種放松方式,然后該干嘛干嘛。
那些擅長堅持、意志堅定、行動力強悍的人,心里都深深地明白,自己選的是一條怎樣的路,為什么選擇這條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為了自己的目標,只能堅定地走下去。他們知道,人生沒有退路。
因為一旦退了,一步退、步步退,直到退無可退。
要說他們的內(nèi)心有什么和常人不一樣的的話,首先,他們都很驕傲。他們無法容忍自己拖沓下去,成為自己看不上的人,過自己看不上的一生。他們一直致力于“成為更好的人”,并要和庸庸碌碌的人生劃清界限。
其次,他們都有野心,并為此愿意付出相應(yīng)的代價,狠狠地埋頭苦干,以期接近、最終達到自己的目標。
最后,他們都有非常強烈的不安全感,深知居安思危,焦慮是焦慮者的通行證,而解決焦慮的唯一辦法就是一步步地去做。
所以,他們知道,要想成就自己的理想,就先要對自己痛下狠手。
假如你每走一步都是背水一戰(zhàn),你會怎么樣呢?
好吧,當然你會累死……
不開玩笑了,說說這件事吧。
曾經(jīng)我用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來騎行川藏線,從成都到拉薩,全程2166公里,共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2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10座,幾乎每天都要翻山,因而無論對于體力還是意志力都是不小的挑戰(zhàn)。同時要沿窄小山路與大渡河、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帕隆藏布江等洶涌湍急的江河同行,路途艱辛且多危險。
在出發(fā)之前,我根據(jù)線路沿途的情況制定了一份計劃,每天應(yīng)該騎行多遠、應(yīng)該到達哪一個村鎮(zhèn),這必須嚴格執(zhí)行,因為如果當天不能到達計劃的地點,停留在路途中的無人區(qū)中,在高原環(huán)境下,夜晚降臨,寒冷、風(fēng)雨、體力不支和沒有食物供給,后果只有死路一條。
累嗎?苦嗎?當然。想放棄過嗎?當然。但是一旦上路,就根本不能選擇放棄,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天都是背水一戰(zhàn),因為放棄就是等死。所以,所能做的,只是咬緊牙關(guān)堅持。那一路可以說我每天都在和自己較量,但仍有兩次以為自己堅持不下去,以為會就這么死掉,所以記憶深刻。這里姑且只講一個例子吧。
那次是從理塘到巴塘的路上,因為路程漫長,騎行者們多會選擇在之間的一個禾泥鄉(xiāng)住下,但我到達鄉(xiāng)里時尚是中午,于是選擇繼續(xù)前行。這段路都是原始土路與石子路,又因在修路,揚塵吃土、一路顛簸自不必說,可那天在干糧未帶足的情況下又壞了肚子,雖與朋友合吃了一袋面包,但在長途騎行中、又是壞肚子的情況下,那點面包只是聊勝于無,仍覺腹內(nèi)空空,身體虛脫無力。
在理塘與巴塘之間,還要翻越一座海拔4685米的海子山,然而我騎了很久連山在哪里都沒看到,望著茫茫長路沒有目標,只覺“此路漫漫無絕期”。
等到真正的爬山開始時,我已經(jīng)完全沒有力氣。坐下來休息了很長時間,摸出口袋里最后一顆糖,剝開,吃掉,凝望著面前的坡路許久,最終靠意念鼓起最后一口氣拼命爬坡,一路氣喘吁吁(你以為這就完了?當然不是)。
此時爬坡已是在海拔四千米以上,氣壓只有海平面的一半,氣喘加無力,幸運的是騎了一段時間后終于見到前面飄揚起了風(fēng)馬旗——這說明山頂要到了。可那段路于我而言是那么漫長,終因沒有體力而不得不下來推車,縱使知道推車更加耗費力氣——最后,實在動不了了,我還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眼見天要黑了,此時高原的夜風(fēng)吹起,寒意襲人,不禁心有恐懼。有同行的騎友指著前面的風(fēng)馬旗說,埡口不遠了,一口氣騎上去吧。那時的我已經(jīng)癱軟,雖然知道埡口不會遠了,但完全沒有體力,何況山頂又不是終點,巴塘還在更遠的地方,我根本無法騎到了。那時我特別想說“你走吧,別管我”這種話,可是知道即便我說了于人于己無益,不拖累人的方式只有一個,就是站起來繼續(xù)。
終于用手撐地將自己的身體撐起,極為緩慢地又開始蹬車,然而高原的天說變就變,就在這時天空突然烏云密布,雨水突然打落了下來,寒風(fēng)強勁一陣冷似一陣,頭盔上的雨水隨著高原上的夜風(fēng)飄落,我不禁頓時眼里充滿了淚水,知道如果不能到山頂過埡口下山,在這里饑寒交迫必死無疑,沒有選擇,能再往前一步是一步。
然而我終于還是到埡口了,終于看到了那個“海拔4685”的牌子,也是在那一瞬間,雨驟然停了。
我相信這并不是巧合,而是上天對我的考驗。
所幸后面的路都是下坡,更幸運的是在下山路上看到海子山有一間警務(wù)站,因為夜間在山路騎行太過危險,我又毫無體力,于是借宿下來,吃了警察叔叔一大盆飯,睡地鋪,撿回了一條命來。
如果當時沒有堅持下來,后果可想而知。你也永遠不會知道,當你堅持過這個山口,
前方就有一間可以遮風(fēng)避雨的小屋在等著你。
騎行川藏線的例子雖然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無涉,比較特殊,但對于堅持這件事來說,是我刻骨銘心的一份記憶,它留給我的道理和信念在日后也一直支持著我。
再加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總結(jié),我把自己的一些感悟一起梳理出來給大家。
1.階段性地設(shè)定目標
可能我們最終的目的比較遠大,遠到我們根本看不到那個明確的目標在哪,那么階段性地設(shè)定目標是非常必要的。
這就跟我騎車爬山先看到埡口(山頂)在哪一樣,有了目標,才有前進的方向和動力,你知道它就在那,便有了堅持的信念,而看不到目標就像兩眼一抹黑,很容易在漫漫長路中疲累、懷疑、沒有底氣、最終放棄。
其次,階段性的目標,不用設(shè)定得多么難,可以根據(jù)自身的狀況,設(shè)定得比較容易到達。如果你一開始就給自己設(shè)定了一個個很難達到的目標,又無法完成的時候,那么你的挫敗感會累積加強,恐怕再也堅持不下去了。
羅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不論要完成什么事,總得一塊磚一片瓦地慢慢搭起來。
你久坐不動,突然想健身,總不會第一天就給自己計劃個十公里跑。誰都知道,公里數(shù)要一天一天地加上去,那么工作計劃也是一樣。
當你完成了一項項任務(wù),哪怕它們比較小,也會開心地收獲滿足感和成就感,它們又會讓你更有動力堅持下去,這樣日積月累肯定就會有質(zhì)的轉(zhuǎn)變。這樣,一項項下來,養(yǎng)成好習(xí)慣的你慢慢會變成一個值得自己信賴的人。
2.在重要的節(jié)點,給自己設(shè)置獎勵
苦的路那么長,總得給自己嘗點甜頭吧?
取得突破性勝利,叫朋友開香檳一起慶祝一下。
減肥吃了那么多天水煮蔬菜,去買件漂亮的衣服襯托瘦下來的自己吧。
連軸轉(zhuǎn)無休拼搏那么久了,就獎勵自己一次放松的旅行吧,實在沒有時間,買個包包犒勞勞碌的自己也是心安理得啊。
有甜頭吃,才更有動力。誰也不想一直埋頭在暗無天日里。而你一直那么辛苦地堅持著、突破著,也會覺得自己值得這一切。
3.把目標和如果放棄會導(dǎo)致的后果,貼在最醒目的地方
為什么會有“不忘初心”這個詞,就是因為在日常的瑣碎消磨中,人們很容易會忘了為什么當初痛下決心要堅持做這么一件事。
那么你就把它貼出來,具象化一點,以便時時提醒自己、鞭策自己。
同時,也把如果你放棄了、不再堅持了,會導(dǎo)致的慘痛后果,也具象化地表現(xiàn)出來,貼上,以達到觸目驚心的效果。
兩條路,兩種結(jié)果,要選擇哪個,就讓堅持不下去的你看著辦吧。
4.快要放棄時,再努力一下,就一下
也許再努力一下就到了??!
上面騎車的例子,我沒有體力了,想放棄,暴風(fēng)雨了,想放棄,可再努力一下,再努力一下,原來前面就有一間遮風(fēng)避雨的小屋。
工作中也是,每當我累到要吐、昏頭昏腦不知天地為何物,真的不想干了都想掀桌子的時候,就對自己說,再堅持一下下,堅持把手頭這一段做完了,咱就真的撒手不干了。
然后,把這點咬著牙堅持過去,就像跑步跑過一定限度后就不再覺得累了一樣,于是又繼續(xù)下去。
5.實在不想干這個了,咱就干點別的唄
記得高三的時候,因為換了省份,教材不一樣,我只能自己重新學(xué)一遍,于是死了命地惡補,每天看書到三點多,第二天五六點又起床,因為每天學(xué)習(xí)的時間太長了,長期下來真的很痛苦,但又不能不看書,于是只好歷史看惡心了看地理,地理看惡心了看英語,這樣轉(zhuǎn)換一下,換換腦子,原本在一項事物里悶死的大腦又在新的領(lǐng)域里活泛起來。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別的時候。
只要不是今天必須做完、明天就要提交的任務(wù),已經(jīng)到極限的你,就暫時別跟它死磕了。你可以調(diào)節(jié)一下自己的大腦,去做點別的,完成些別的任務(wù)。放松也可以,但也別馬上就癱在一邊,否則可能越歇越累。可以選擇看書、畫畫、插花、做瑜伽、游泳這類的放松,既是放松調(diào)節(jié),也對自己有所助益,何樂而不為?
6.立個軍令狀,把牛先吹出去
如果你還要臉的話,這招非常管用,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我的騎行是在大學(xué)時期,前期準備的時候我每晚在學(xué)校操場跑個20圈,同學(xué)們問我是不是在減肥,我說我是要騎川藏線啊,于是這一石破天驚的消息傳遍了整個班。好了,話說出去了,就不能打退堂鼓了。
有些做出重大決定的時刻,我就自覺不自覺地用這招,跟別人拍著胸脯發(fā)大愿、立目標,先把自己架在那,然后怎么都得死磕下去。
別小看“好面子”的力量。我整個高中時期都是年級第一,各科的年級第一。就是因為我中考是以第一的身份考上去的“學(xué)霸”,既然已經(jīng)站在那了,所有的人都在看著,就不能再輸下來了。
帶團隊也是這樣的啊,那么多雙眼睛盯著你,你打得下去也得打,打不下去也得打,不成事怎么行啊。站在那個高臺上,只能往上走,別無選擇。
很喜歡木心的一句話:我不好斗,但好勝啊。
7.找同伴組隊,督促打卡
找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吧,揮舞起你們的小皮鞭,相互督促,相互扶持。
她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你拽著她。你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她架著你。這么一個拖著一個,跌跌撞撞也就過了終點。
傳說杜海濤當時瘦下來的原因,就是他建了個跑步的微信群,每天和朋友們都必須在跑步后打卡,沒打卡的就要發(fā)紅包。然后,就在大家的相互督促下,他一直堅持下來了。
有個氣氛很好的團隊非常重要。有個能相互鞭策的partner非常重要。
看了這么多,你想起了自己的什么目標?
有什么想了很久,但一直沒做的?
看完這篇就別想了,趕緊去做。
習(xí)慣是要養(yǎng)成的,堅持是要不懈的,哪怕每天只有那么一點點,但每個一點點最終成為你繼續(xù)前行的動力。
堅持的你,終會成為自己可以信賴的人,終會收獲“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那份踏實和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