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然
摘? ?要: 以多義詞“頭”的語義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收集南京方言中“頭”的常用口語詞匯。依據(jù)語義學(xué)理論,從“頭”的本義出發(fā),分析“頭”的本義、引申義、虛指義及典型實例,探討了“頭”在南京方言中的各種功能和用法,分類梳理“頭”的尾詞結(jié)構(gòu),進而嘗揭示方言中“頭”的構(gòu)詞能力及其語義層次關(guān)系,并綜合考察“頭”的聯(lián)想語義場。
關(guān)鍵詞: 南京方言? ?“頭”? ?本義? ?引申義? ?虛指義
南京為中國六大古都之一,歷史悠久。其地理位置處于南北交匯處,屢經(jīng)戰(zhàn)亂,南京的居民構(gòu)成多次發(fā)生大幅度變化,導(dǎo)致南京方言多變的發(fā)展歷史,形成南京方言的特殊局面,即內(nèi)部差別大,原有方言特色減退,北方話成分增多[1]。
在南京方言里,“頭”的用法較多,語義豐富,具有典型的方言特色。本文以“頭”的常用語義為例,介紹“頭”的聯(lián)想語義場在南京方言中的一些用法。
1.頭的本義
《說文解字》:“頭,首也?!鳖^的本義是腦袋?!邦^”是一個多義詞,其包含的義位如表1所示:
以下方言詞語,語素“頭”都用其本義。
1.頭滴心:指頭的頂部。
2.貓頭鷹:指鷹的頭部特征。
3.豬頭山:比喻人肥胖,臉如豬頭。
4.雞頭米:即芡實,俗稱雞頭,是一種植物。果實呈圓球形,形狀像雞頭。
5.豬頭肉:用豬頭鹵制而成,一種南京特產(chǎn)。
2.引申義
“頭”的詞義引申是綜合式的,有輻射引申和連鎖引申兩種方式。“頭”從本義可以直接引申出若干個引申義,引申義也可以繼續(xù)引申,產(chǎn)生新的詞義。
“頭”在空間位置上,可引申為身體其他部位的頂端或前端、物體的頂端或前端;從本義可引申為頭發(fā)與發(fā)式、頭腦思維及與頭形狀相似的物體;從功能相似可引申為人的地位或直接代指領(lǐng)導(dǎo)性角色;根據(jù)隱喻,“頭”由空間范疇引申到時間范疇,用來表示時間概念,如事情的起點或終點、開始或結(jié)束等。
2.1“頭”的本義引申
2.1.1指身體某個部位的頂端或前端。
頭位于人體的上部。在空間位置上,“頭”可以引申為人體其他部位的頂端或前端。如:
1.磕膝頭:指膝關(guān)節(jié)、膝蓋。
2.手指抹頭:指手指。
3.腳趾頭:指腳趾。
2.1.2指頭發(fā)或發(fā)式。
頭發(fā)是頭的構(gòu)成部分,由詞的構(gòu)成屬性,“頭”可以直接引申為頭發(fā)或頭發(fā)的樣式。如:
1.和尚頭:指光頭。
2.巴巴頭:指老年婦女發(fā)髻腦后鬏成團。
3.蘑菇頭:指形狀像蘑菇一樣的發(fā)型。
2.1.3指頭腦思維。
頭是思維的器官。通過本體隱喻,“頭”可以引申為思維概念。如:
1.頭稀昏:形容頭腦思維很混亂。
2.頭大:形容事情為難或令人討厭、害怕,難以決定。
3.頭暈:頭腦不適,感覺周圍在轉(zhuǎn),形容事情麻煩。
2.1.4指圓形物體。
頭的形狀類似圓形,可以用來表示圓形或類似圓形的物體。該類詞具有附加義,添加了視覺形象,詞義生動形象。如:
1.日頭:指太陽。
2.芋頭:芋艿的塊莖,呈球形,供食用。
3.饅頭云:指大朵的白云,形狀像圓形的饅頭或棉花。
2.1.5表示重要性。
頭是人和動物最重要的器官,其重要性可以映射到社會地位或其他范疇上,如人的地位、價值等?;诠δ艿南嗨?,“頭”可以引申為人的地位或者直接代指領(lǐng)導(dǎo)性角色。如:
1.頭:指領(lǐng)導(dǎo),領(lǐng)導(dǎo)人。該稱謂詞一般用作口語,不用作書面語。
2.頭子:強、厲害的意思。如:他在這方面是頭子。
3.頭大:面子大,來頭大的意思。一般用作反語。如:誰像你那么頭大。
2.2“頭”的空間意義引申
2.2.1指物體的頂端或末端。
根據(jù)頭所處的空間位置,“頭”在空間范疇可引申泛指物體的頂端或末端。如:
1.筆頭:指筆尖一端。
2.竹竿頭:指竹竿兩端。
3.掃把頭:指掃把接觸地面的一端。
4.澆頭(兒):指在碗里盛好的面條、米飯等上面加的菜肴。
5.草頭黃:指姓氏。南京話有草頭黃、三橫王的說法,此處指“黃”字的頂端。
2.2.2指植物上部的葉、果實或下面的根莖。
“頭”在空間范疇引申為植物上部的葉、果實或下面的根莖。如:
1.枸杞頭:又名枸杞芽,為枸杞頂端的嫩苗。
2.香椿頭:位于香椿樹枝頭的莖葉。
3.豌豆頭:位于豌豆苗上部的嫩莖葉。
4.馬蘭頭:一種嫩時可作蔬菜食用的野生草本植物。
5.草頭:作為肥料種在稻田裹的一種草本植物。
2.3借代義
漢語的修辭手法在詞義引申中,起重要的媒介作用。用借代的修辭手法,通過隱喻以部分代整體,引申詞義。頭是人身上的重要部位,可以用頭代指人。
南京方言“頭”引申為人,指某個人、某一類人、具有某種個性的人或從事某種職業(yè)的人。這類詞口語色彩濃厚,在南京方言中常用。如:
1.肉頭:指固執(zhí)、不聽話的人。
2.公雞頭:一般指小男孩。
3.癩痢頭:指很難搞定的人。
4.邪頭:指人霸道、倔強。
5.死人頭:指人不靈活。
6.小丫頭兒:指小女孩。有表示親切的意思。
7.對頭:指彼此憎恨、作對的人。
8.毛頭:指小孩。
9.愣頭青:指頭腦簡單,沒有辦事經(jīng)驗的人。
2.4比喻義
比喻引申義即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通過不同義位的指稱對象在某一方面的相像,引申出新的詞義。這種引申義是帶有附加成分的義位,詞義生動形象。
2.4.1比喻某種人或物。
通過形象的聯(lián)想,“頭”可以比喻引申為某一類人。這類詞在南京方言里較有特點,多含貶義。如:
1.悶頭雞:比喻不大說話、性格內(nèi)向的人。
2.雞頭果:比喻小個子。
3.小頭鬼:指辦事不大方。
4.大舌頭:指嘴巴不靈活,說話不清楚。
5.呆頭鵝:指人死板,辦事不靈活。
6.木頭人:指腦子反應(yīng)慢。
比喻引申為某物,如:
7.獅子頭:南京的一道名菜,形狀像獅子頭。
2.4.2指某個地方。
頭位于人體的最上部和動物的最前部。在空間位置上,“頭”可以引申為物體的頂端或前端,表示某個地方,具有比喻色彩。如:
1.山頭:指山的上部;山頂。
2.橋頭:指橋梁兩端與岸接連的地方,泛指橋邊。
3.屋檐頭:指房頂?shù)倪吘壊糠帧?/p>
2.4.3表示事情的起點或終點。
通過隱喻,“頭”由空間范疇引申到時間范疇,表示事情的起點或終點、開始或結(jié)束等。如:
1.開頭:指事情、動作等最初發(fā)生;開始、事物發(fā)展進程中的第一步或第一部分;最初的一段或一部分。
2.盡頭:指事情末尾;終點,結(jié)束的地方。
3.回頭兒:意思是過一會兒,等眼下的事情辦完后。
2.4.4表示物品的殘余部分。
“頭”可以由“事物的一端”引申出某物,也可以從整體分離出零碎的部分,表示物品的殘余部分。如:香煙頭、鉛筆頭、肥皂頭等。
“頭+兒”表示零碎、不完整的意思。如:
1.鞋頭兒:指幫已破的鞋。
2.布頭兒:指布料的殘留部分。
3.單頭兒:指零錢。
2.4.5表示第一、次序在前。
《說文解字》:“頭,首也。”在南京方言里,頭也表示第一或時間范疇上的端頭??谡Z中常用。如:
1.頭伏:指三伏天的第一個十天。
2.頭一個:即第一個。
3.頭塊牌子:即最厲害的,指人。
4.年頭:指一年開始的一小段日子。
5.月頭:指一個月的開始幾天。
用在數(shù)量詞前面,表示次序在前。如:
6.頭三名:指前三名。
7.頭兩趟:指前面兩趟。
8.頭幾輛:指前面幾輛。
2.4.6表示一個整體。
“頭”加在某些數(shù)量成分后構(gòu)成名詞,引申表示一個整體。如:
1.三件頭:三件一套的衣服等。
2.五塊頭:面值為五元的紙幣。
下面的副詞由“數(shù)詞+量詞+頭”構(gòu)成,含有次數(shù)少或時間短的意思,表示說話人想要快速完成、結(jié)束某件事。如:
3.一陣頭:很快過去的一段時間。如:雨下了一陣頭就停了。
4.一回頭:一次就結(jié)束的事情。如:這種事只有一回頭。
5.一把頭:僅此一次。如:這次考試爭取一把兒頭過。
2.5作副詞
“頭”和“里”搭配做狀語,此處“頭”表示“先、在……前面”的意思,含“方向向前”的義征。如:
頭里走:指先走、在前面走。用在前后呼應(yīng)的短句中。如:我頭里去,你馬上來。
2.6作量詞
從類別和屬性兩方面考慮,通過隱喻,“頭”引申為表示“有頭的物體”的量詞,以“頭”計數(shù)事物,多指動物。如:
1.一頭小毛驢。
2.兩頭牛。
3.三頭蒜。
3.虛指義
語素“頭”的詞義演變,有實詞意義虛化的現(xiàn)象。通過隱喻和轉(zhuǎn)喻,“頭”的語義由“實”到“虛”,從單一轉(zhuǎn)向多層級。在南京話中,“頭”尾詞用得很多,其中“頭”的實詞意義虛化,變成詞綴,在“詞根+詞尾”中構(gòu)成加綴式合成詞,詞義與原詞義相近。
3.1“頭”作名詞詞綴
3.1.1“頭”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后,構(gòu)成名詞,有“小”的意思。
如:被頭、枕頭、繩頭、紙頭、筆頭、褲頭等。此處構(gòu)成的名詞指物件,“頭”作詞綴,使單音節(jié)雙音化。
3.1.2“頭”加在形容詞后,構(gòu)成固定名詞。
如:
1.苦頭兒:苦處、痛苦。如:他從前也吃過不少苦頭兒。
2.甜頭兒:好處、利益。如:嘗到甜頭兒就高興干下去了。
3.1.3“頭”加在動詞后,構(gòu)成固定名詞。
如:
1.念頭、話頭、澆頭、賺頭等。
2.抬石頭:幾個人湊錢下館子聚餐?!疤^”是個固定用法。
3.1.4“頭(兒)”加在行為動詞后,構(gòu)成抽象名詞。用作“有,沒得”的賓語,表示“值得”。此用法適用于口語中的常用行為動詞:吃、喝、看、干、想、商量等,是南京方言中的一種典型用法。
如:
1.吃頭兒:值得吃。如:這種魚沒得吃頭兒。
2.喝頭兒:值得喝。如:飲料沒得喝頭兒,還是喝茶好。
3.看頭兒:值得看。如:這部電影沒得看頭兒。
4.干頭兒:值得干,能得到好處。如: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沒得干頭兒。
5.客氣頭兒:值得客氣。如:跟他沒得什么客氣頭兒。
3.2“頭”作方位詞詞綴
3.2.1表示方位。
“頭”由“物體的頂端或末梢”引申為“方位”,與單純方位詞搭配構(gòu)成合成方位詞或抽象名詞,如“上頭”“后頭”等;“頭”由空間范疇通過隱喻可以引申到時間范疇,用來表示時間概念,如“前頭”“后頭”等。因此,此類詞既可在空間范疇內(nèi)表示方位,又可在時間范疇內(nèi)反映時間概念。此處“頭”的意義虛化,加“頭”增加了口語色彩。如:
1.里頭:指里面。
2.外頭:指外面。
3.前頭:①指前面;②前面的時間。
4.后頭:①指后部、后面;②以后,后來。
類似詞還有:上頭、下頭、東頭、西頭、南頭、北頭。在構(gòu)成方位詞時,“頭”翻譯成普通話的“面”。
5.門里頭:門以內(nèi)的地方。
6.墻外頭:墻之外的地方。
7.車兒前頭:①車的前部。②車前方的位置。
8.車兒后頭:①車的后部。②車后方的位置。
9.河里頭:河道的水中。如:河里頭結(jié)冰了。
10.手里頭:手中。如:他手里頭拿著東西。
類似詞還有:城里頭、城外頭、山前頭、山后頭、鄉(xiāng)里頭、家里頭、房里頭等。
3.2.2表示表面。
“頭”加在形容詞“高”后,構(gòu)成方位詞“高頭”,意思同普通話的“上頭”,引申為“表面”?!案哳^”和名詞搭配指物體的表面,是南京方言中一種典型的用法。如:
1.門高頭:指門的表面。
2.墻高頭:指墻的表面。
3.桌子高頭:指桌子上面。
4.椅子高頭:指椅子上面。
類似詞還有:山高頭、馬路高頭等。
3.2.3附加感情內(nèi)涵。
“心/口/腦+里頭”具有表達人思想情感的功能。
1.心里頭:心里,心中,指心里的想法。如:我心里頭有數(shù)。
2.嘴里頭:①口中。如:你嘴里頭含了什么東西?②指言語上的用詞,含貶義。如:你嘴里頭放干凈點兒。
4.結(jié)語
“頭”的聯(lián)想語義場是一個以頭的本義為核心、以語義引申和實詞虛化為主要演變方式的多義詞的語義范疇。
“頭”的詞語組合能力強,在南京方言中,使用頻率高,詞義覆蓋范圍廣,具有典型的方言色彩和口語特征。該詞多做口語詞使用。通過輻射式和連鎖式的意義引申,可和不同的詞或語素結(jié)合,產(chǎn)生新詞,構(gòu)成南京方言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表達。
在南京方言內(nèi)部,不同年齡之間、城內(nèi)各區(qū)之間、城鄉(xiāng)之間、不同家庭背景之間差別很大。隨著時代的變遷,新事物不斷出現(xiàn),詞的概念隨之變化,導(dǎo)致詞義不斷擴展。因此,要厘清南京方言的各個方面,還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劉丹青.南京方言詞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2]張艷芬.魏晉南北朝"頭"結(jié)構(gòu)詞匯語義考察[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5.
[3]劉順.三十年來的南京方言研究[J].南京審計學(xué)院學(xué)報,2011(8):92-97.
[4]郭駿.二十世紀以來的南京方言研究[J].南京曉莊學(xué)院學(xué)報,2013(5):41-48.
[5]曹躍香.現(xiàn)代漢語“V+子/兒/頭”結(jié)構(gòu)的多角度考察[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4.
[6]張冬紅.詞綴“子”“兒”“頭”文化意義初探[J].時代文學(xué),2008(2):186-187.
[7]朱茂漢.名詞后綴“子”“兒”“頭”[J].安徽師大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82(1):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