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華
摘??要:目前我國民辦高校還處于起步發(fā)展探索階段,各學校也在辦學過程中不斷摸索和完善管理機制構建。本文分析了民辦高校物資采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一些管理優(yōu)化方案。
關鍵詞:民辦高校;物資采購;優(yōu)化方案
隨著國家有關政策改革深入推進以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帶來的日益增長的高等教育需求的雙重影響,近些年來我國民辦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發(fā)展,辦校數(shù)量、辦學層次和在校生等都得到大幅度增長,目前已經(jīng)成為了我國教育體系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在某種程度上大大緩解了國家公辦教育資源不足和人們對高等教育需求之間的矛盾,讓人們有了更多選擇和上大學的機會。但是,由于民辦高等教育沒有國家財政資金的支持,辦學經(jīng)費來源主要是學生繳納的學費和自籌的資金,這樣民辦高校的管理者就必須控制學校的各項開支,而采購成本是民辦高校中資金支出項中比重較大的一項,采購成本能否得到合理控制至關重要,民辦高校要能夠在最大程度降低采購成本的前提下,確保采購的質量,滿足辦學需求。民辦高校如何合理的對采購管理模式進行改革,達到“節(jié)約辦學成本,物資合理利用”成為了當前眾多學者研究的熱點課題之一。
一、民辦高校目前物資采購機制現(xiàn)狀
在我國目前階段,民辦高校雖然還處在發(fā)展階段,在教育行業(yè)中還屬于新型產(chǎn)物,與公辦高校相比,除創(chuàng)辦主體不同,資金來源方式不一樣之外,在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上都與公辦高校幾乎沒有差別,因此導致了民辦高校的采購對象和公辦高校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但民辦高校也明顯有著特殊的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采購對象廣泛。目前民辦高校的辦學規(guī)模與同類型的公辦高校相比不可同言而語,但高等教育的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是基本相同的,其物資管理和采購對象范圍都是主要包括教師的教學用具、學生的學習工具、實驗實訓室所需專門耗材、后勤服務保障維修所需物資以及保證各個部門日常正常運行的辦公物資等等,這決定民辦高校的采購與公辦高校一樣,采購對象廣泛?,涉及領域眾多的,具有一定的采購難度。
(2)采購模式靈活。民辦高校由于其投資主體及辦學資金來源與公辦高校不同,既沒有國家的財政支持,辦學行為也有很大的自主權,物資采購模式與方式非常靈活,不受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有關采購政策規(guī)定限制。民辦高??梢愿鶕?jù)學校的辦學自身需要和實際制定相關的采購管理規(guī)定和程序。
(3)采購周期穩(wěn)定。高校的采購周期比較穩(wěn)定是由于我國目前學校的寒暑假期制度和大學就讀三年(??疲┗蛩哪辏ū究疲┑膶W習時長的所決定的。每個學期開始時,各個部門都會根據(jù)學生數(shù)、教師數(shù)、課程開設、實難實訓安排、日常辦公等采購相應的設備和物資;每一學年結束后,學校又會根據(jù)每年的招生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以及教學課改需要補充或升級相應的設備或物資??傮w來說高校的物資采購周期具有相對的的穩(wěn)定性。
(4)采購類型教學化。按照我國目前民辦高校辦學定位,一般是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的專門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教學過程中基礎性教學內容比較多,注重運用性,在教學比較注重學生的操作能力、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等素質才能培養(yǎng),這就導致了民辦高校在采購的設備上往往以滿足教學為主,能滿足一般應用教學即可,趨于實際工作運用。
二、目前民辦高校物資采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采購計劃存在缺失:雖然民辦高校也會制度年度采購計劃,但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特別是其辦學行為的自主性,學校部門仍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進行隨機采購。各個部門的這種零星的,隨機的采購導致學校的總體采購計劃不集中,集中采購的規(guī)模還沒有形成,因此開始降低采購成本就更加不可能了。
(2)采購管理職責模糊:同一個人或同一批人操作和管理采購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大多數(shù)民辦高校都都可能普通存在,物資采購存在機構設置不足或不合理,管理責含糊不清狀況,職責含糊不清,機構設置不足。采購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由同一個人操作和管理,因此不可能在采購中體現(xiàn)公平和開放。正義原則。此外,在私立高校中,缺乏采購管理的監(jiān)督系統(tǒng),沒有嚴格的監(jiān)督就可能發(fā)生腐敗。
(3)采購流程隨意:由于缺乏采購管理計劃性,也沒有比較規(guī)范和完整的采購流程,大多數(shù)民辦高校的采購工作非常被動且分散,再加上管理責任的含糊不清,再加上采購人員素質參次不齊,缺乏物資調查研究所需的專業(yè)能力,也就可能對市場、行情沒有進行深入了解。同時民辦高校的資本運作機制與企業(yè)相似,但它又屬教育行業(yè),造成了民辦高校在采購管理上的尷尬境地。
(4)采購信息公開欠透明: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是供貨單位的信息對外不透明,由于民辦高校其辦學的特殊性,日常物資采購方式主要有零散的直接采購方式,主要用來日常辦公或教學所需臨時性的采購,所需采購信息一般也不對外發(fā)布,另一種就是有計劃性的采購,這種模式一般采用邀標的形式,但并不是真正的公開招標方式來吸引供貨商,最終一般也是選擇在比較熟悉的供貨商。第二是內部管理信息公開不透明。主要表現(xiàn)在管理部門的責任、監(jiān)管部門職責不完善,采購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矛盾和腐敗現(xiàn)象。
(5)投標評估體系不完善:物資采購前計劃少、采購后物資評價少;物資采購時間緊、任務重是辦高校物資采購呈現(xiàn)的典型特征,簡稱“兩頭少、中間緊”。由于采購周期短、采購資金有限、人員專業(yè)能力偏低以及投標評估體系不完善等等因素,民辦高校在最終投標時往往忽視對物資的產(chǎn)品性能、技術指標、售后服務、市場契合度等等指標,通常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標格,只要基本滿足應用即可,往往最低標格的就是中標單位,這種以價格為依據(jù)的投標策略表面上看采購成本可能是降低了,但長期以此,將會帶來各種弊端的惡性循環(huán):正如之前所介紹的采購方與投標方之間信息存在非對稱,供貨商可能會偷工減料甚至弄虛作假來提供表面價格符合要求來贏得中標,可能造成物資與實際需求之間有存在很大的偏差,并且可能會有使用和管理安全隱患。同時這種以價格唯一的投標體系更易通過各種關系或腐敗來操作中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