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愛好者\美劇控\隊長粉
新浪微博DE伯爵
神秘的SCP基金會調查員出現在“科粉”上了!本期,在一件關于神秘水生生物的調查檔案中,有位被“除名”的調查員成為關鍵人物。他在調查檔案中不光描述了神秘生物,還用現有的科學手段來進行追蹤,儼然一位科學神探!由于他和同伴的努力,讀者們通過閱讀本期“極度關注”,會了解到今年一個生物進化方面的全新科研成果。這位調查員秘不可宣的身份,讓他可能今后還會在我們“科粉”上不斷地出現,為讀者們解開科學謎團,探索科學真相!當然了,他取代不了貓哥在咱們心中的NO.1形象,但說不定很快也會成為人氣大咖了!
重慶妹\小蜜蜂\缺覺狀態(tài)中
新浪微博ID:mmyy111
大腦會欺騙我們嗎?答案是肯定的。比如說,你們有沒有覺得鏡子中的你和自拍照片中的你長得根本不一樣(那些開了十級美顏濾鏡+鬼斧神工精修過的照片不在我們討論的范圍內)?同樣,你在鏡子中看到的自己,和別人眼中看到的自己也是有差別的。人類感受外界,第一感覺往往是眼睛給予我們的,但造成以上差別的原因,則出在我們的大腦對視覺信號的處理上。
為什么會這樣呢?那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其實也有偏好,神經元對視網膜所傳遞來的信息并不會一視同仁,而只會對某些特定細節(jié)感興趣,并在處理信息的過程中自行加工。而大腦欺騙我們的情況在生活中還時常發(fā)生。不信大家看看本期文章《眼見為實?不一定!》,就會發(fā)現更多類似的案例。
深井冰\吐槽\版喵就是我
新浪微博ID課堂內外科學Fans
春天到了,在這個繁衍生息的季節(jié),各種生物又開始活躍起來。不過對于人類來說,某些生物的復蘇其實并不是那么“招待見”的,比如蟲子。對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們來說,可能擔心的主要是蒼蠅、蚊子、蟑螂之類蟲子開始出沒,不但影響心情,更可能會傳染各種疾病。而對于生活在農村,以耕種為生的人們來說,各類害蟲對農作物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讓人心痛。在現代,我們還有高效農藥和殺蟲劑對付這些討厭的小家伙,可是同學們有沒有想過,在古代,我們的老祖先們又是如何對付各種害蟲們的呢?其實在中國古代,早在周朝時期,就已經有歷史文獻記載人類與蟲子之間的“戰(zhàn)爭”了。這場戰(zhàn)爭持續(xù)了幾千年,古人們雖然沒有現代高科技生化技術加持,但是他們也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發(fā)明了很多有效的“武器”。這其中有些手段,直到今天還會被一些地方采用。在本期雜志中,貓哥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老祖先們和蟲子的幾千年“戰(zhàn)爭”史吧。
大吃貨\糾結癥患者\行走在次元界邊緣
新浪微博鼻涕溜妞
“假如我死了,賬號里沒花完的企鵝幣留給女兒,滿級的游戲賬號留給兒子”。這樣看似平淡實則感人的自我調侃,在伴隨著互聯網長大的一代人當中已經不是啥新鮮事兒了,或許你會說,啊,原來大家都窮得只剩下這些虛擬的東西了嗎?錢不錢的沒啥,關鍵都是回憶。但事情好像并沒有那么簡單。
社交賬號、游戲賬號、電子郵件、電子書籍、電子音樂、貼吧相冊,還有那些沖進去、取不出來的虛擬幣,都屬于數字財產,是受到法律保護的。那么問題來了,人死后,這些東西要怎么處理呢?目前還沒有相關的規(guī)定。影視中那些專門幫人處理數字遺產的公司真的存在嗎?如果能選擇,你會刪除還是留下這些“數字遺產”呢?本期我們就來聊聊,人死后,網絡上的賬號和信息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