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工作太努力,退休后容易多病早逝”“家中長輩早亡,小輩們也很難長壽”……民間盛傳的長壽誤解還有不少。
A 面相篇 生命線壽斑都非長壽指征
很多人對面相之說深信不疑,認為壽眉、壽斑等是長壽者的必備特征。其實,凡此種種說法都缺乏科學依據(jù)。
誤解1 手掌上的“生命線”越長,壽命就越長
澄清:人們習慣把從虎口一直延伸到掌根的手腕橫紋稱為“生命線”??蒲腥藛T曾在廣州老年大學做過一個抽樣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7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40%的人的生命線很短。此外,一項針對344例90歲以上長壽老人及256例60至90歲老人的對照檢測發(fā)現(xiàn),手掌生命線深、長而明顯者,90歲以上的長壽組占68.8%,60至90歲的對照組占63.8%,兩者之間并無明顯差異。不僅如此,在344例90歲以上長壽老人中,有31.2%的人生命線短、淺且紊亂。
誤解2 長眉、長耳象征著長壽
澄清: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顯示,壽命與眉毛長短沒有關系,而是遺傳、激素和營養(yǎng)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健康的眉毛是有光澤、均勻、長短一致、沒有缺損的。如果有幾根眉毛特別長,多是因為其毛囊的生長周期較長導致的。當其他眉毛已停止生長并開始脫落時,少數(shù)幾根眉毛仍在生長,久而久之,“壽眉”就出現(xiàn)了。
同樣地,耳朵或耳垂的大小、長短也不是長壽的指征。耳部下端由脂肪和結締組織構成,老年人體內(nèi)脂肪積聚相對增加,結締組織隨增齡而松弛,故長壽老人外耳較長,這是年齡增長及衰老的結果。
誤解3 壽斑(老年斑)是長壽的象征
澄清:老年斑是皮膚老化的一種典型表現(xiàn),醫(yī)學上稱為脂溢性角化癥。除年齡和先天遺傳外,老年斑的產(chǎn)生還與攝入脂肪過多、過度照射紫外線等有關。壽斑隨年齡增長而增多,并非長壽特征,而是皮膚衰老的重要標志。相反,老年斑長得晚,說明人更年輕、健康。美國的一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歌唱家面部老年斑的產(chǎn)生,比普通人要晚8至10年。
B 習慣篇 抽煙喝酒仍長壽?純屬個例
很多人認為,到老了再改習慣已為時過晚;還有人一味照搬壽星的養(yǎng)生經(jīng)驗。其實,這些做法都是不科學的。
誤解4 堅持吃素有利于長壽
澄清:的確,很多長壽地區(qū)的人把肉食當作“佐料”,以素食為主食,但這絕不意味著,為了長壽要改為吃素。醫(yī)學研究證明,一味素食不利于強身健體。由于食物過于單調(diào),會導致營養(yǎng)失衡,抵抗力下降。長壽食譜應該是注重葷素搭配的。比較現(xiàn)實且合適的做法是,一周一天素食或一天三餐中有一餐是素食。
誤解5 名人抽煙仍長壽
澄清:都說煙傷人,但也有部分抽煙的名人活到高壽,但那些也只是個例。
為了健康,最好能在醫(yī)生指導下嘗試戒煙。加拿大健康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與繼續(xù)吸煙的人相比,在45歲到54歲之間停止吸煙的人增加了大約6年的壽命。
誤解6 百歲壽星吃啥,我就吃啥
澄清:近年來,關于老壽星長壽秘訣的報道很多,但幾乎沒有相同的長壽飲食、運動方法,壽星們唯一的一個共同點是:他們都是樂天派。與其照搬飲食、鍛煉方法,不如先學會擁有好的心態(tài)。
C 觀念篇 祖輩長壽,不會令晚輩折壽
關于長壽,民間還有很多觀念屬于迷信范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個人健康、家庭和睦等。
誤解7 家中長輩早亡,晚輩也難長壽
澄清:遺傳對壽命有一定影響。英國的流行病學專家發(fā)現(xiàn),如果父母一方活過70歲,兒女就更可能長壽。但遺傳的影響只占一小部分,環(huán)境、生活方式等對健康起著更大的作用。
誤解8 祖輩太長壽,會使后代折壽
澄清:民間流傳著“祖輩長壽,晚輩就會短壽”的說法。其實,大量調(diào)查都表明,百歲老人的家族長壽率一般都在50%以上。祖輩長壽說明有好的遺傳素質(zhì),對后代有正性而非負性的影響,可作為預測壽命的指標之一。
誤解9 工作努力的人容易早逝
澄清:這個說法太絕對。美國的研究發(fā)現(xiàn),年輕時努力工作的員工早亡風險反而會降低20%至30%。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有目標感是很重要的,社會參與感和價值感能給人們帶來“奔頭”。老年人也可以退而不休。但有部分人,對工作投入過多,較難適應退休后的生活。特別是醫(yī)生、教師、科研人員等,他們退休后更易出現(xiàn)各種心理障礙,這些人退休后可以通過兼職、返聘等形式回到工作當中。
誤解10 患高血壓更有利于長壽
澄清:長壽老人中高血壓的患病率高,有的地方百歲老人的高血壓患病率高達近七成。這只能說明,高血壓是老年病,年齡越大發(fā)病率越高,高血壓患者同樣可以活過百歲。
(綜合《西寧晚報》《廣州日報》《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