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吉生
楊振寧,當代最著名、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兼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香港科學院榮譽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在粒子物理學、統(tǒng)計力學和凝聚態(tài)物理等領域做出里程碑性貢獻。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guī)范場理論;1957年,與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恒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1年9月22日,受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委托,教育部負責同志到清華大學看望楊振寧,代表習近平贈送花籃,轉達習近平對他百歲生日的祝福,祝愿他健康長壽。同日,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中國物理學會聯(lián)合舉辦“楊振寧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祝賀楊振寧教授百歲壽辰。楊振寧除了在科技領域有驚人的創(chuàng)舉,對養(yǎng)生保健、健康長壽也有獨到的見解,他的長壽之道很值得人們借鑒。
楊振寧認為,讀書不僅可以增知識,長學問,博學多才,也可以防治疾病,養(yǎng)德健身。他說,許多疾病來源于不良情緒和不良品行。讀書是最好的心理療法和道德修養(yǎng)。讀萬卷書,等于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活百個人生,使自己精神、品行不斷進入新的境界,成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有道德修養(yǎng)的健康人。孔子一貫提倡道德素養(yǎng),認為大德必有其壽。
相反,歹人活百歲的很少,這些人的不良品行、不良情緒,違背良心道德,必然摧殘健康,縮短壽命。
楊振寧每天學習、工作十幾個小時,幾十年如一日。按理說,生命在于運動,一直是我們認作健康的信條,楊振寧卻是一個很少做體力活動的人。他認為,過度的運動會影響壽命,心靜才是最好的養(yǎng)生、長壽之道。長期坐禪的高僧,很少運動的作家、書法家和科學家,終身處于“靜態(tài)”中,壽命卻比運動員高。
當然,楊振寧說的“靜”,并不是過度的“靜”。過度的“靜”也不利于健康。他說的“靜”是指陶冶性情的運動和恬淡、養(yǎng)心、靜處相結合,一張一弛,使人的情志得以和諧,身心得以調(diào)攝。
楊振寧雖然大半輩子生活在美國,但他始終胸懷祖國,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中國人。作為一個知名學者,他參加了二十世紀海外華人的保釣運動,并在保釣學生中發(fā)表題為《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印象》的演講,轟動異常。他在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舉行的“歸還沖繩協(xié)定”聽證會上作證,從歷史、地理和現(xiàn)實的角度全面講述了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的事實,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創(chuàng)立基金會,為國內(nèi)科學家在美國進修提供資助;他發(fā)揮自己在世界科技和教育界的影響,向全世界宣傳新中國的成就,促進中國和世界科學家的交流;他參與發(fā)起建立“全美華人促進美中邦交正?;瘑T會”,以負責人的身份公開敦促中美兩國建交。他先后在海南大學捐資設立“楊振寧特困優(yōu)秀生獎學金”,在香港發(fā)起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基金會,隨后又將其所屬的一切資產(chǎn)無償贈送給中山大學。
楊振寧在2003年重新加入中國國籍,隨后放棄了美國國籍?;氐阶鎳鴳驯У臈钫駥?,積極地為中國的教育事業(yè)做貢獻,他擔任清華大學教授等職,把多年來研究的經(jīng)驗和智慧結晶奉獻給祖國。2021年5月14日,為支持清華大學的教學科研、人才培養(yǎng)和文化傳承,楊振寧先生決定將他的辦公室和資料室內(nèi)的圖書、文章手稿、來往書信、影像資料,以及字畫和雕像等藝術品共計2000余件/冊無償捐贈給清華大學,由清華圖書館接收并設立專室進行保管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