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提熱夏提·玉蘇甫,卡麗比努爾·艾爾肯
(新疆喀什地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新疆 喀什)
難治性青光眼系臨床常規(guī)濾過性手術聯(lián)合抗青光眼藥物治療后,效果及預后均不理想,眼壓仍超出正常范圍的一類特殊型青光眼。原發(fā)性青光眼行濾過性手術的成功率可達70%~90%,而難治性青光眼行常規(guī)濾過手術成功率僅有11%~52%,即使聯(lián)合抗代謝物能夠一定程度上提升手術成功率,但對于一些復雜病例而言,常規(guī)手術治療聯(lián)合抗代謝物無法有效阻止術區(qū)組織瘢痕化過程,故其治療仍然棘手[1]。Ahemd 青光眼閥(AGV)是一種單項壓力敏感閥,近年來在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中得以廣泛應用,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不同象限植入AGV 對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將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34例(34 眼)難治性青光眼患者作為此次研究一般對象,本組患者中,男18例,女16例,患者年齡36~82歲,平均(64.25±10.33)歲,其中左眼病變19例,右眼病變15例。疾病類型:3例外傷繼發(fā)青光眼、7例無晶狀體青光眼、3例葡萄膜炎繼發(fā)青光眼、21例新生血管青光眼。
根據(jù)患者病變情況,選擇不同部位植入AGV,其中13例鼻上方植入、17例顳下方植入、4例經(jīng)睫狀體平坦部將引流管置入后房。鼻上方和顳下方置入方法基本相同,將0.75%布比卡因和2% 利多卡因等量混合,實施球旁麻醉,選取顳下象限或鼻上象限作為植入?yún)^(qū)域,于兩直肌間做以穹窿部為基底的結膜瓣,將球結膜以及筋膜完全分離,使鞏膜得以充分暴露,用絲裂霉素C 浸泡棉片后,將棉片放置在赤道部球筋膜組織下方,并以生理鹽水沖洗[2]。采取生理鹽水沖洗Ahemed 減壓閥,確定通暢后,在兩直肌間鞏膜面處放置引流盤,引流管指向角膜方向,用6-0 尼龍線將引流盤前緣縫合在距角膜緣后方10 mm 的淺層虹膜上方,做大小為5 mm×5 mm的鞏膜瓣,修剪引流管,使其斜面向上,用7 號注射針頭在引流管進入前房相應位置處行角膜緣前房穿刺,引流管進入前房3 mm,用8-0 尼龍線固定引流管兩側,8-0 可吸收線對鞏膜瓣間斷縫合,對結膜瓣則行連續(xù)縫合,關閉結膜切口,術后常規(guī)抗感染[3]。經(jīng)睫狀平坦部置入引流管,在平坦部三通道做23G 穿刺口,切除玻璃體前段,或將玻璃體腕部切除,兩直肌間做5 mm×5 mm 鞏膜瓣,用6-0 尼龍線將Ahmed 減壓閥引流盤縫合在角鞏膜緣后方10 mm 左右,根據(jù)瞳孔領內長度求見引流管,用20G 穿刺刀在角膜緣后方3.5 mm 處進行穿刺,引流管平行于虹膜插入后房中,注意斜面向上,8-0 尼龍線固定引流管,用鞏膜瓣覆于引流管上,8-0 可吸收線對鞏膜瓣和結膜瓣間斷縫合,術后常規(guī)抗感染[4]。
手術成功率:①完全成功:在未用任何抗青光眼藥物的情況下,患者眼壓能到達6~21 mmHg;②條件成功:在局部使用抗青光眼藥物的情況下,患者眼壓可達6~21 mmHg;③失?。杭词共扇】骨喙庋鬯幬?,患者眼壓仍低于6 mmHg 或超過21 mmHg??偝晒β?完全成功率+條件成功率。
術后對患者進行為期6 個月的隨訪,測定患者術前、術后1 d、術后1 周、術后1 個月、3 個月、6 個月的眼壓變化情況。
隨訪期間,對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進行統(tǒng)計。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8.0 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患者的計量資料()與計數(shù)資料(%)分別應用t、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組患者中,完全成功率為85.29%(29/34),條件成功率為11.76%(4/34),失敗率為2.94%(1/34),治療總成功率為97.06%(33/34)。
患者術前眼壓與術后1 d 至6 個月眼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6 個月以內患者眼壓平均值均維持在正常眼壓范圍內,見表1。
表1 患者和治療前后眼壓變化()
表1 患者和治療前后眼壓變化()
青光眼具有致盲性,其是全球致失明的第二大病因,也是第一位不可逆致盲眼病,難治性青光眼則是經(jīng)常規(guī)手術和藥物治療未能控制眼壓的一種青光眼,當前臨床治療難治性青光眼主要采取睫狀體破壞術、小梁切除術、青光眼引流裝置植入術等[5]。
AGV 植入術是當前臨床廣泛認可的治療難治性青光眼的有效療法,其成功率較小梁切除術高,其即使無法完全避免術后早期低眼壓的發(fā)生,但在一眾房水引流裝置中,術后并發(fā)癥是相對較低的[6]。AGV 的運用具有靈活性,可根據(jù)患者受損情況具體選擇部位,本次研究中,手術方式選擇原則可以歸納為:①對于有濾過術史,但結膜出現(xiàn)瘢痕化,或是上方角膜渾濁變性者,選擇將AGV 植入顳下方,在避開結膜瘢痕的同時,能夠避免影響視野。②對于有玻璃體切除術史,術后因硅油依賴繼發(fā)的青光眼,同樣選擇顳下方象限植入,可有效避免硅油上浮導致引流管堵塞。③若上下方均有濾過術史,且均失敗者,由于其鞏膜瘢痕化,無法進行常規(guī)做瓣,因此選擇從睫狀體扁平處將引流管置入后房中。④對于外傷繼發(fā)青光眼合并鞏膜缺損者,先行玻璃體切除,而后經(jīng)睫狀體扁平處將引流管置入后房。本組研究結果表明,在6 個月隨訪期間,患者眼壓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平均值處于正常范圍內,表明AGV 植入術治療難治性青光眼的臨床療效顯著,能有效控制患者眼壓,保留殘存視力,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