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祥棟
作為黨締造和領導的青年政治組織,高舉團旗跟黨走,是山東大學校團委一切工作的邏輯起點。自黨中央和學校黨委對黨史教育進行部署以來,山東大學團委聞令而動,將面向團員青年開展黨史教育作為對我們政治站位、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的檢驗,作為履行共青團政治責任、引領凝聚青年的題中之義和重大契機,帶領一校三地各級團學組織,以“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為工作主題,發(fā)布《共青團系統(tǒng)黨史學習教育行動方案》,確定10項重點任務,細化為80個具體舉措,制定工作流程圖,形成組織建構和工作責任分工,發(fā)布《共青團系統(tǒng)黨史學習工作指導手冊》,推動各級團組織專題學習實踐行動流程可視、時序明晰,確保黨史學習教育抓全面、抓到底,融入日常、落到經(jīng)常。
依托團的組織體系優(yōu)勢和動員能力,將學史與育人有機結合,以組織化學習為基本方式,以團支部為基本單元,嚴格落實“三會兩制一課”制度,推動學習教育接地氣、聚人氣。第一時間面向山東大學各單位團委書記專題部署共青團系統(tǒng)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并邀請團中央專家進行專題培訓。面向學校56740名團員開展青年大學習黨史主題學習活動,截至目前累計開展12期,總學習人次達475851人,平均每期學習人次43259人。組織開展特別主題團日活動,一校三地1643個支部100%覆蓋,“學習黨史傳承紅色基因 筑夢青春獻禮百廿山大”升國旗主題團日活動累計開展42場次,滿滿的儀式感給本校學生帶來的是更深厚的教育。注重將黨史學習教育有效嵌入青馬工程、推優(yōu)入黨、推優(yōu)入團、團支部達標升級、五四評比等育人鏈條,還貫穿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人員回信精神的學習之中。與黨史教育相結合,山東大學團委面向一校三地青年師生組織舉辦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人員回信精神青年師生交流座談會,掀起又一股學習熱潮。
橫向主打青年參與:依托“示范宣講+專業(yè)宣講隊”將黨史講透。組建由94支青年菁英宣講團、6支青年志愿者宣講團和30支青年“輕騎兵”宣講團組成的“青年宣講團”,“百天百隊百場講百年黨史”校級宣講匯報會和各學院團委落地的系列宣講以青年語言挖掘黨史感染力。黨史講壇系列接力宣講活動持續(xù)開展,團委承辦了面向全國高校的2021全國高校黨史接力宣講第七場宣講會,以及“新時代·青年說”黨史學習教育山東首場示范宣講,讓山大學子與全省155.2萬青少年同上一堂課、一起學黨史。
縱向主打青年浸潤:依托“新形式+新媒體”將黨史講活。舉辦黨史學習主題美育文化節(jié):與新聞學院合辦的“聆聽光影”學黨史送溫暖活動、大型黨史舞劇《乳娘》、黨史戲曲《江姐》“高雅藝術進校園”、黨史學習專題文化藝術類學生社團立項26個、山東省“光影里的旗幟”紅色電影展映周、“唱支歌兒給黨聽”山東大學第八屆合唱文化藝術節(jié)決賽等45項沉浸式黨史與美育勞育交融的育人活動;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共辦的“百年信仰,青年傳承”紅色家書接力誦讀活動有46個學院的264支團隊參與;指導各學院學生會組織圍繞“建黨百年砥礪奮進,百廿山大精彩有約”黨史學習專題立項12項,讓青年學子在體驗中激揚主旋律。包含紅色尋訪、致敬文創(chuàng)大賽、一句話黨史書單征集、黨史知識競賽、演講比賽、辯論賽、詩歌朗誦、文藝創(chuàng)作等方式的黨史學習在我校團員青年中廣泛開展,形成了強勁正能量、高昂主旋律的聲勢。“黨建就是生產(chǎn)力——尋找脫貧攻堅中的紅色引擎”在第十七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全國總決賽中獲特等獎。在線上,山東大學團委復刊《青年園》并推出系列學黨史特刊,由三個“青馬”示范班學員主演的《“建黨百年立校百廿”里的山大故事》系列視頻已經(jīng)制作了8期,并參與多項獻禮建黨教育視頻評選;截至6月10日,依托青春山大、山東大學學生會和研究生會三個公眾號發(fā)布黨史學習相關內(nèi)容合計167篇,形成諸如《超全知識庫!山大研究生都可以做黨史領學者》《黨史學習教育與“青鳥計劃”耦合提升、同頻共振,山東大學這樣做!》《鑒史知來|“四史”知識競答來了!》等學生廣泛傳閱轉發(fā)的熱點推文,總閱讀量超過30萬次。線上黨史書籍閱讀角、線上黨史學習交流會、云端紅色參觀、云上黨史學習接力活動等迭次開展。
山東大學團委發(fā)布《“支部有溫度—我為團員青年辦實事”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指引》,發(fā)揮團支部中學生黨員、團干部、優(yōu)秀團員模范帶頭作用,以助力就業(yè)、技能提升、備考、實習實踐、身心健康5個溫暖行動為主項,“權益+”“志愿服務+”等其他涉及學生急難愁盼需求為副項,構建5+N的我為青年辦實事項目體系,引領廣大團員青年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為為青年辦實事、解難事的實際行動。
“權益+學史力行”。山東大學團委依托權小益工作室面向山東大學全校本科生、研究生開展“我為青年辦實事”主題學生發(fā)展權益項目征集反饋活動,共收到問題求助693份,經(jīng)學校各職能部門支持,有效解決問題求助683份,具有代表性的有后勤保障部于洪家樓校區(qū)運動場安裝照明燈、青島校區(qū)圖書館開放休閑室、興隆山校區(qū)和軟件園校區(qū)管理辦公室在興隆山校區(qū)增設自助打印機等,主要集中在校區(qū)基礎設施建設及生活服務領域。依托校園“暢益山大”提案大賽,廣泛了解同學需求,發(fā)現(xiàn)和解決校園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累計接收有效提案168份,工作案例得到中華全國學生聯(lián)合會公眾平臺報道宣傳。
“志愿服務+學史力行”。山東大學團委用志愿服務引領學史力行,助推“希望小屋”,組建“戰(zhàn)隊”416個;發(fā)起“我為同學辦實事”志愿服務項目,開展“隨手公益活動”,參與志愿者1.8萬人次,累計開展志愿服務項目130余個,受益師生6萬余人。在宿舍區(qū)、生活區(qū)、教研區(qū)等場域分類設定志愿公益崗1000余個,圍繞環(huán)境消殺、門崗值勤、交通疏導等組建常態(tài)化、專門化志愿服務隊伍30余支,營造“學黨史、愛奉獻”的積極氛圍。
山東大學各學院團委也在學好黨史這門必修課上主動作為,形成諸多行之有效又各具特色的做法。管理學院組織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脫口秀,微電子學院團委舉辦“學百廿‘四史傳百年精神”知識擂臺賽,軟件學院、經(jīng)濟學院等依托青年聯(lián)合會開展主題學習,藥學院、新聞學院等在學代會、研代會上專題報告學生組織黨史學習情況,翻譯學院團委推出創(chuàng)新體驗式、互動式、情景式的雙語“四史”學習主題團課。
當前和接下來一段時間,山東大學共青團系統(tǒng)的黨史學習也將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依托暑期社會實踐黨史學習專項和校慶志愿服務工作等,引導團員青年深入基層、社區(qū)宣傳黨的光榮歷史,將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實效,進一步激發(fā)為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的精氣神, 團結引領全校團員青年助力建黨百年新征程,筑造立校百廿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