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新華
江西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紅土圣地,孕育的井岡山精神、蘇區(qū)精神、長征精神,鑄就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偉大革命精神。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團江西省委充分利用江西紅色資源優(yōu)勢,牢記為黨育人政治使命,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切實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堅持全省一盤棋,注重全省黨員團干部和共青團員上下聯(lián)動,廣泛打造青少年喜愛的“紅色課堂”,引導廣大青少年共同“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
率先垂范,上好“示范課”。團省委作示范,以機關晨會講堂為載體,以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為切入,細化學習制度,注重將個人自學和專題學習融入日常、抓在經(jīng)常,團省委班子成員帶頭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學習會談感悟、講心得,推動“團團學黨史”覆蓋市、縣、鄉(xiāng)、村四級團組織。以五四、六一為契機,集中開展全省性主題團(隊)日活動,各級團的領導機關班子成員紛紛走到基層一線、走近青年身邊、深入支部(中隊),為青少年上黨課、講黨史。在團省委的帶動下,全省各級團組織廣泛開展黨史知識競賽、紅色誦讀、離隊和入團儀式等各種活動,5萬余個團支部、210余萬名團員青年積極參加。
全團帶隊,打造“信仰課”。五四期間,全省各級團組織以“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為主題,開展黨史宣講微團課、微隊課活動1.2萬余場次,直接參與團員青年、少先隊員達43萬余人次。推動省少工委印發(fā)了《全省少先隊組織和少先隊員“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學習教育工作指引》,帶動學校少先隊組織不斷充實黨史學習教育生動形式,開展“紅領巾講黨史故事”“紅領巾講解員大賽”、繪畫比賽等廣受歡迎的活動,邀請全省少先隊員同上一堂“紅領巾心向黨”主題隊課,點亮了少先隊員的“信仰課”。
學思踐悟,豐富“體驗課”。全省各級青聯(lián)委員代表深入于都和瑞金,看舊址、訪黨員、聽故事、受教育,與當?shù)厝罕娡瑒谧鳎们袑嵭袆幼穼は攘易阚E;成立“江西青年學習小組”,通過走進各地紅色舊址故居錄制黨史小故事、撰寫讀書心得等方式,走到青年中開展說、唱、講、寫。省學聯(lián)舉辦第十四期江西省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程“井岡之星”大學生骨干培養(yǎng)學習集中培訓,組織學員代表實地參觀八一起義紀念館,深入學習波瀾壯闊的建軍歷史、深刻感悟大無畏的革命精神。組織學生會工作人員線上線下共同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發(fā)表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我為同學辦件事”實踐活動落地生效。
青年講師團成員深入學校、機關、企業(yè)、農(nóng)村、社區(qū)等開展走基層宣講活動,充分發(fā)揮理論武裝“輕騎兵”的作用,厚植青少年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加強宣講隊伍建設。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省、市、縣三級團組織迅速響應,在原有青年講師團成員的基礎上,面向各行業(yè)、各戰(zhàn)線以及基層遴選增補了一批政治性強、熟悉黨的歷史的優(yōu)秀青年加入青年講師團隊伍。注重發(fā)揮“五四青年獎章”“優(yōu)秀共青團干部(團員)”“向上向善好青年”等優(yōu)秀青年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讓身邊的青年典型當好黨史宣講員,選拔充實了260余名事跡突出、表達能力強的青年典型進入青年宣講團,結合自身奮斗事例,講好黨史故事。截至目前,省、市、縣宣講隊成員達到1320人。
擴大宣講活動范圍。團省委分別于清明、五四前夕在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江西青年職業(yè)學院等高校舉辦了省級主題示范宣講,團省委班子成員為高校團員青年講授黨史主題團課,帶動各級團的領導機關班子成員深入基層為廣大青少年講黨史140余場次,2.3萬余名團員青年現(xiàn)場參與,線上直播學習人數(shù)達59.4萬人次;省直單位、省屬高校以及市、縣兩級團組織積極響應,推動各級團的專(兼)職干部到掛點聯(lián)系的基層支部開展黨史宣講活動1100余場次,超過6.2萬名團員青年現(xiàn)場參與;廣大團員以五四系列主題團日活動為契機,以團支部為單位,積極參與青年宣講活動2700余場次,帶動10余萬周邊青年參加相關活動。
創(chuàng)新宣講活動形式。結合青年特點,充分發(fā)揮青年之家、創(chuàng)客空間等青年陣地作用,采取沙龍式分享,開展小范圍、分眾化宣講交流活動;在傳播空間上,力求貼近青年、吸引青年,把黨史宣講的陣地從教室、會場拓展到了網(wǎng)絡空間,切實發(fā)揮各級團屬新媒體平臺的矩陣作用,錄制了一批黨史宣講小視頻,方便青年隨時隨地在線學習;結合江西特色,發(fā)揮紅色資源優(yōu)勢,采取“黨史宣講+情景教學+網(wǎng)絡直播”的形式,邀請既有網(wǎng)絡特點,又有正能量的青年“網(wǎng)紅”走進我省紅色舊址、紅色景點,為廣大青年量身打造在線黨史學習直播。4月28日邀請毛秉華(原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長)之孫毛浩夫在井岡山現(xiàn)場講述革命故事,吸引了4.4萬余名青年網(wǎng)友在線學習。
抓住青少年注重參與、富有沖勁、思維活躍等特點,著力提升青年黨史學習教育的參與度,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
以紅色活動為載體。推出高校青年學子同唱《長征組歌》主題實踐,全省105所高校的5.8萬余名青年學子參與其中,通過大合唱、情境表演、詩朗誦等藝術形式,吸引了全省逾25萬青年學子共同學習長征故事。舉辦“青春心向黨 奮斗新征程”青春歌會,通過“回憶崢嶸展初心”“青春贛鄱慶華誕”“奮力揚帆再出發(fā)”三個篇章,熱情謳歌黨帶領廣大人民取得的豐功偉績,集中展現(xiàn)全省青少年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熱愛和擁護。發(fā)起“紅色傳家寶”全省青少年尋訪活動,講述“紅色傳家寶”背后的故事,推出《珍貴的軍銜肩章》等原創(chuàng)文章,引導青少年讀懂紅色基因中的寶貴精神財富。
以浸潤教育為抓手。注重黨史學習教育與紅色精神傳承弘揚相結合,依托全省紅色教育基地,組織46.5萬名團員青年赴八一起義紀念館、小平小道、方志敏革命烈士陵園等開展沉浸式教學,接受紅色洗禮。目前,全省22550個基層團支部、70余所高校團組織開展了實地現(xiàn)場學習活動,推動青少年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感悟黨的使命和初心。
以服務青年為宗旨。緊扣為青年群眾辦實事,梳理“我為青年辦實事”項目清單,解決青年群眾現(xiàn)實困難,切實把黨的關懷和溫暖有效傳遞給青少年。全省團組織開展“我為青年做件事”主題實踐活動1200余次,服務青年20余萬人次。積極搭建青年學黨史、辦實事平臺,推進80余個市縣政務服務中心建立青年志愿服務站,招募青年志愿者4000余名,破解行政服務中心人員緊缺、群眾辦事不便等問題,在優(yōu)化政務服務工作中發(fā)揮青年生力軍作用,助力江西建設全國政務服務滿意度一等省份。
立足青少年網(wǎng)絡集聚、想象力強、自主創(chuàng)新的特點,以輕松活潑、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黨史學習教育對青少年的吸引力。
用產(chǎn)品創(chuàng)作激發(fā)學習“熱度”。組織開展“百年風華正青春”系列原創(chuàng)作品征集,引導各界青年通過繪畫、攝影、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等形式進行記錄創(chuàng)作,進一步展示廣大團員青年和共青團組織在黨的領導下,開拓奮進、勇于奉獻的青春風采?;顒幼?月17日啟動以來,已收集作品300余部。積極開發(fā)答題對戰(zhàn)小游戲、黨史打卡小地圖等互動學習產(chǎn)品,推出“長征先鋒”3D動漫影視劇、《菠菜俠“畫”說黨史》系列漫畫、情景劇等原創(chuàng)作品,制作《中國脊梁》系列黨史學習主題視頻,以貼近青少年生活、切中青少年喜好的形式,激發(fā)青少年學習黨史的熱情。截至目前,抖音、微視、B站相關視頻閱讀量累計超過250萬。
用青春演繹感悟歷史“溫度”。在“贛語青聲”喜馬拉雅FM平臺開設“青聽黨史”聲音專輯,邀請全省各界團員青年、團干部共同朗讀紅色故事,江西共青團全媒體平臺共同發(fā)布系列音頻,傳播黨史學習教育好聲音。目前已推出12期,在團屬新媒體矩陣各平臺傳播;華東交大、江西理工、贛南師大等高校團委推出“快閃演繹《五四曙光》”“VR+紅色教育”“水墨丹青里的紅色記憶”,真正讓黨史“動”起來、“活”起來,全面提升黨史學習教育在青年心中的“溫度”。
用線上交流提升思想“深度”。依托各級團屬微信、微博、抖音、B站、喜馬拉雅等新媒體平臺開設“黨史知識問答”互動學習欄目,推出#一世紀正青春# #黨史知多少# 等交流話題,《團團陪你學黨史》推文。截至目前,江西共青團微信公眾號“黨史知識問答”欄目已有36.4萬人次參與,微博話題#一世紀正青春##江西青年學黨史##黨史知多少#等閱讀量已突破2100余萬,引導青少年堅定不移“學黨史、聽黨話、跟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