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初中數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運用,能夠提升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能力,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本文以初中數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為研究對象,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教學工作開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現代信息技術;融合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1-0056-02
A Probe into the Integrat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and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guan School, Shandan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WU Zihui
【Abstract】 The fus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hances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mathematics and strengthens classroom teaching. The article takes the integrat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and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hoping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teaching work.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education
在科學技術發(fā)展背景下,我國教育事業(yè)逐漸變化,融入更多現代教學手段,為學生學習知識提供技術支持。數學學科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利用,提升學生數學知識學習效果,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模式,提升教學水平。本文就初中數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進行分析。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互動效果不佳
課堂活動主要是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完成。數學課堂活動中,發(fā)現師生之間的互動非常少,多數以課堂提問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根據教材內容、學生學習狀態(tài),不斷拋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對于初中生來講,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雖然可以集中注意力,但是無法使學生自身真正地參與課堂活動中,不能準確理解教師描述的知識內容。此外,當教師提出問題后,并不重視學生回答的內容,而是以自身的教學思路為主,忽略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與知識運用能力發(fā)展的培養(yǎng)。由于師生互動不到位的因素,導致部分教學活動開展效果不理想,致使學生失去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學生參與度差
良好的參與感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收獲更多,形成積極的學習習慣與態(tài)度。在數學課堂活動中,一般教師會利用多媒體將教材知識直接呈現出來,讓學生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這種學習模式無法體現出學生主體性,同時無法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強烈的參與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無法展示出信息技術運用的優(yōu)勢,增加課堂教學的活力,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學習活動,展示自身的優(yōu)勢。這一問題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并在后續(xù)教學中進行改正與完善,利用不同學習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初中生的參與感。
(三)重教學形式輕效果
一直以來,我國初中數學教育中都存在重文化成績、輕學生素質發(fā)展的情況。在新課程教育理念下,教育觀念已經發(fā)生轉變,更加注重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與改變,期望通過此實現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在數學課堂活動中,部分教師雖然會采用多種不同形式進行教育工作,但是并沒有將關注度放在教學效果提升上。過分重視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最后造成教學效果不理想,沒有達到教學形式創(chuàng)新的目的,導致學生數學學習質量不佳。
二、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教育對策
(一)利用信息技術交互性,增加師生互動
信息技術具有互動性、共享性的特點,在數學教學中運用,可以將教材內容以動態(tài)的形式呈現出來,使教學活動更加生動、有活力,以此增加師生之間互動,展示信息技術的交互性的優(yōu)勢。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圍繞以下兩個部分進行教育工作:
第一,利用計算機人機交互的特點,營造良好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主動表達意識,提升課堂學習有效性。一般來講,教師會利用多媒體傳播文化知識,組織教育工作。對于教師與學生,更加熟練與熟悉多媒體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播放的功能,將教材內容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出來,增強教學的感染力,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學習環(huán)境中掌握數學知識,提高課堂學習效果。例如,進行“一元一次方程”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各種不同類型的例題,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提升學生對此類知識的理解。如,某商店開張,為了吸引顧客,所有商品一律按八折優(yōu)惠出售,已知某種皮鞋進價60元一雙,八折出售后商家獲利潤率為40%,問這種皮鞋標價是多少元?優(yōu)惠價是多少元?這一例題展示的過程,保證課件的圖文并茂,將枯燥知識轉化成貼近生活的形象,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熟悉感,并在教師的指導下解題,以此增加課堂互動的有效性,提升解決問題效果。
第二,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互動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對于數學學習活動來講,興趣是驅動學生更好學習的動力,也是提升學生能力與品質發(fā)展的關鍵。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對信息技術的互動性的運用,利用此加強與教材內容、其他學生、教師的交流,增加對文化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增加學生的參與感與熱情,讓學生補充與完善所學知識,總結學習經驗。電子白板具有重新編輯、保存的特點。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使課堂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有趣,無形中提升學生參與意識與交流意識,促使教學行為順利實施。
(二)增加教學多樣性,提升學生參與感
現代信息技術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不僅擁有海量的教學資源,還有很多現代化教學技術。在數學教育工作中,加強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利用此優(yōu)化數學教學,充實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以此提升教學效果,使學生學習知識更加牢固,從而提升學習積極性。初中數學教材有限,若是課堂活動中參與灌輸的方法進行教學工作,無法展示出更多的文化知識,讓學生了解數學學科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從而提升學生知識運用意識。
(三)翻轉課堂教學運用,提升教育工作質量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實現翻轉課堂,通過課前、課堂學習,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使學生掌握數學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翻轉課堂,就是以信息技術為載體,以課前學習、課堂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模式,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yǎng)具有促進作用。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形式,設計課前學習資源,將教材內容制作出5分鐘的短視頻,其中有明確的重點、難點內容,以學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現出來,并通過QQ或者微信分享給學生。課堂上,則就重點難點內容進行詳細講解,讓學生在課堂中掌握基礎知識,強化知識結構。
(四)在課后教學中運用,鞏固學生數學基礎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運用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根據就學生課堂學習情況,設計數字化線上復習學習任務,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線上練習,鞏固學習基礎。該方法不僅可以消除以往的題海戰(zhàn)術對學生數學知識學習帶來的困擾,同時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數學練習產生更多的興趣,同時可以優(yōu)化教育模式,為學生展示更加豐富的數學習題。教育工作中,加強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分析,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狀態(tài),設計電子化學習任務,并通過學習平臺或者教學軟件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在線下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對基礎知識的記憶,提升數學教育有效性。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結合,提升學生基礎知識學習效果,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更多的參與感與熱情,無形中提升教育工作效果。課堂教學中,加強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借此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以此提升教育工作質量,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巧,胡昕瑀,黃錚祺.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促進初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案例分析——以《勾股定理》為例[J].內江科技,2020(10).
[2]陳咸存.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的深度融合——以數學軟件幾何畫板為例[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20(03).
[3]齊翠翠.信息技術支持的初中數學導學案設計研究——以《角》為例[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4).
[4]吳國華.讓課堂翻轉起來——初中數學運用翻轉課堂構建自主學習的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3).
[5]申之奎.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巧妙運用——以“圖形的平移與旋轉”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03).
[6]尚建召.初中數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初探[J].快樂閱讀,2011(21).
作者簡介:吳自惠(1976.01-), 男 ,漢族,甘肅山丹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數學。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