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曄(吉林省農業(yè)宣傳中心 吉林 長春 130033)
平貝母為多年生草木植物,主產(chǎn)于我國東北三省,具有清熱養(yǎng)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平貝母主要通過種子與鱗莖進行繁殖。也可與谷物套種,并不會影響谷物生長和產(chǎn)量。667 m2鮮平貝母產(chǎn)量可超過1000 kg。
平貝母不宜選擇砂地或低洼地進行種植,種植地應遠離污染地區(qū)和主要公路。平貝母喜冷涼濕潤的氣候,多生長在較濕潤的土壤中,土壤pH值為6.5~7.0,如果土壤酸性過大,砂壤土田應適當撒石灰以改良土壤。平貝母生長周期較長,通常需要5~6年才可收獲,盡量選擇肥沃的土壤進行種植,且便于灌溉和排水。
春季待土地徹底化凍后整地,畦面寬1.0~1.2 m,作業(yè)道寬50 cm,如地勢較低,則應做15~18 cm的高畦。按照畦的長度與寬度釘好木樁,即掛畦串。然后挖畦槽,畦槽深3~5 cm,使畦呈一種淺槽型,然后將準備好的肥料鋪在畦槽內作底肥,肥料一般以腐熟人畜糞為主。最后進行墊土工作,將土塊打碎之后平鋪在底肥上,厚度約為3 cm,耬平后準備播種或栽移。也可以選擇在平貝母種子留茬后進行耕作、耙細、整平等,形成寬60~65 cm的大壟,用工具壓平山脊頂部,每667 m2施入3000~5000 kg農家肥制作基肥。
1.3.1 種子繁殖平貝母在種胚成熟后有胚軸休眠的生理特性。秋播,在6月上旬種子成熟后需立即采收,稍晾干后可立即播種。春播,種子需砂藏層積處理,并確保種子的芽飽滿、未受損、不發(fā)霉。
1.3.2 鱗莖繁殖在6月份收獲鱗莖時,按大、中、小分成3級,大鱗莖加工入藥,中、小鱗莖作種栽。分級便于栽培管理和采收。條栽,中等鱗莖按行距5~10 cm,株距5 cm,小鱗莖按行株距5 cm×3 cm,栽后覆土5~6 cm,澆水,然后在畦面上撒2~3 cm厚的土糞,以保持土壤水分。每667 m2栽鱗莖量為300~400 kg。
平貝母適宜播種期為6月上旬和中旬,不得遲于7月下旬,夏季雨水多,土壤水分高,不利于種植。進入8月后,平貝母開始重新生根,影響來年生長發(fā)育。高密度栽培平貝母,見圖1。
播種時在畦面上按行距10 cm、深0.5~1.0 cm開淺溝,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覆薄薄一層細土,稍加鎮(zhèn)壓后澆水,保持土壤濕潤,4月中旬幼苗出土,5月下旬生長基本結束,小鱗莖進入夏眠。1~3年生苗都只有1片線形葉,4~5年生苗有3~9片葉,地下鱗莖直徑達0.5~2.0 cm,第6年開始抽莖開花。
定植移栽前,將損壞和患病的植株進行移除。移栽后在畦面上覆蓋腐熟的蓋頭糞,厚度為2~3 cm,目的是為了降低畦面的溫度,保持畦內的土壤養(yǎng)分和濕度,有利于平貝母夏季休眠與冬季防寒。
平貝母種植早期主要需要氮鉀肥,中后期主要需要鉀磷肥,按產(chǎn)500 kg平貝母計算,需要約7.6 kg純氮,氮、磷和鉀吸收比是1.00∶0.46∶1.25。磷酸鹽肥料對平貝母具有較明顯的增產(chǎn)作用。與常規(guī)種植相比,利用綠源生物有機肥種植可節(jié)省8280元/hm2,經(jīng)濟效益更為顯著。需要注意的是,冬季是最重要的一次施肥,肥料用量最多,2月中旬播種后施苗肥見效快,主要施氮肥。展葉現(xiàn)蕾期,可選用0.2%磷酸二氫鉀、0.2%硫酸鉀或1%過磷酸鈣溶水后濾去殘渣,噴在苗上,也可使用水溶性微肥及各種葉面肥料和各種生物菌肥(如EM菌)等,促葉片濃綠,少病害。
由于平貝母屬于高密度種植作物,在水肥充足時會出現(xiàn)草荒的情況,因此,應該做好除草與松土的工作,才能保證苗齊、苗壯。
平貝母喜涼爽濕潤氣候,怕干旱炎熱,7月上旬當平貝母地上植株枯萎后,缺少遮陰物,可在畦旁種植黃豆或玉米等作物,為平貝母遮陰,創(chuàng)造涼爽的生長環(huán)境,促進地下鱗莖更新。
現(xiàn)蕾期,如不需留種,及時將花蕾全部摘除,促進營養(yǎng)物質不斷向鱗莖處積累。
春季干旱情況下,需及時做好畦田排灌水工作,通過及時排灌水避免出現(xiàn)田間積水,防止鱗莖處出現(xiàn)腐爛。
當平貝母采收、植株枯萎之后,及時清理落葉,徹底清園,避免出現(xiàn)灰霉病大面積侵染。
2.7.1 主要病害平貝母的病害主要有銹病與菌核病,其中銹病多發(fā)生于5~6月,平貝母葉的背面與莖基部會出現(xiàn)金黃色的病斑,隨后病斑部位出現(xiàn)組織穿孔,造成莖葉枯黃,植株出現(xiàn)死亡。防治方法:及時清理田園,并做好除草工作,配合使用敵銹鈉300~500倍液進行噴藥,每隔7~10 d噴一次,連續(xù)噴灑3~4次。
菌核病是土壤病害,染病后平貝母的葉邊緣會變成黃色,逐漸發(fā)展為葉片卷曲嚴重,導致枯萎而死,嚴重的菌核病會在鱗莖表面出現(xiàn)米粒大小的黑色菌核,見圖2。防治方法:應合理選地,合理密植,可使用70%的速克靈500倍液對種植土地進行消毒殺菌。
2.7.2 主要蟲害平貝母的蟲害主要為金針蟲和蠐螬等,其中金針蟲主要危害平貝母鱗莖,見圖3。防治方法:每667 m2用1 kg敵百蟲粉進行誘殺,在黃昏時將其撒入田間,對于危害嚴重的部位,可將煮熟的土豆埋入其中,定期將土豆取出,將土豆中的金針蟲殺死。蠐螬會危害平貝母的上莖,防治方法:用燈光進行誘殺;施肥前應用鋅硫磷300~500倍液噴灑土壤。
平貝母經(jīng)種植后一般需要5~6年可收獲,平貝母的具體收獲時間是6月上中旬,收獲的方式是用四齒鋼叉將土地翻轉,然后用鏟子收集平貝母。在2個平貝母脊層上挖出土壤,然后將挖出的土壤放入第一個溝中,剩余平貝母的鱗莖會被土壤覆蓋,遵循此方法將所有平貝母挖出。另外,應注意收獲后及時對園地進行土壤管理,清園,深翻土地,充分晾曬,達到殺滅蟲卵的目的,對土壤進行消毒,以利翌年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