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亮,李伶俐,薛振文,蔣 俊,曾凡清,吳春玲,應國華
(麗水市農林科學研究院,浙江 麗水 323000)
浙江省麗水市是我國香菇(Lentinus edodes) 人工栽培的發(fā)源地,是南方香菇的重要產(chǎn)區(qū),麗水市2017年栽培香菇3.32億袋,產(chǎn)量24.04萬噸,是當?shù)刂饕霓r業(yè)主導產(chǎn)業(yè)[1]。隨著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我省生態(tài)公益林建設的推進,闊葉樹資源的商品化采伐受嚴格控制,香菇栽培的主要原料,雜木資源供應受限,菇農的原料成本上漲壓力增加。
浙江是竹產(chǎn)業(yè)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全省有竹林面積90.06萬公頃,其中有毛竹林約73.33萬公頃,總蓄積量達20億株[2]。近年來,隨著竹產(chǎn)業(yè)的轉型升級和農村環(huán)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粗加工對竹材的需求減少,竹材市場供大于求,價格下跌,竹林采伐效益低下,竹林多年缺乏更新,影響了竹林的正常經(jīng)營,特別是殘次竹材基本被遺棄,造成竹材資源的嚴重浪費。
為更好地利用毛竹資源,提高竹產(chǎn)區(qū)竹林經(jīng)營效益,開拓香菇栽培原料資源,為以竹代木(部分)栽培香菇提供技術支持,開展利用竹材料栽培香菇研究,促進香菇產(chǎn)業(yè)與竹產(chǎn)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香菇菌種:香菇L808、香菇L212,生產(chǎn)種規(guī)格為14 cm×30 cm菌種袋制作的菌包,菌絲長滿后1周左右使用,由麗水市大山菇業(yè)研究開發(fā)有限公司提供。
雜木屑:為闊葉樹粉碎后的木屑,顆粒大小約為0.5 cm~1.0 cm,購自當?shù)叵愎桨袅霞庸S。
竹屑:商品竹材(3年生毛竹為主) 采伐后,剔除枝葉,再直接用大型木屑粉碎機粉碎,過篩后裝袋備用,竹屑顆粒大小約0.5 cm~1.5 cm。
其他原輔材料:石膏粉、麩皮、保水袋、筒袋、套袋等,購自食用菌原材料經(jīng)營商店。
1.2.1 配方設置
在常規(guī)香菇栽培配方的基礎上,分別設置不同的竹屑替代量,見表1。
表1 栽培試驗配方設計Tab.1 Formula design for cultivation experiment
1.2.2 試驗過程
1)制棒
在浙江麗水當?shù)爻R?guī)香菇栽培季節(jié),于8月上旬制棒,培養(yǎng)料按配方稱取后倒入自動拌料機攪拌,加水調整含水量在53%左右,輸送到半自動裝袋機裝袋,以雙袋法制料棒。內袋為保水膜袋,外袋為折徑15 cm×55 cm的香菇筒袋,扎口機扎口,每棒重量約為1 650 g。裝好的料棒做上標記,上架后推入常壓滅菌灶中滅菌,98℃以上保持16 h,再悶一夜后取出。
2) 冷卻接種
滅菌后的料棒搬至陰涼潔凈的房間,待棒溫度下降到30℃以下,趁夜晚氣溫(28℃以下) 較低時接種。用接種箱接種,每棒單面接種3個孔。香菇L808每個配方接種約150棒,香菇L212每個配方接種約50棒。接種后套上外套袋(規(guī)格為折徑18 cm×62 cm×0.002 cm),堆疊高在10層以下,遮光通風的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
3) 菌棒培養(yǎng)管理
前期做好降溫管理,白天關閉門窗,夜晚溫度低時開門通風,菌絲萌發(fā)生長到直徑7 cm~8 cm時,菌絲自身發(fā)熱明顯,進行第一次翻堆,松動套袋口,降低菌棒堆高到7層,堆間留空,有利于熱量散發(fā)。當菌絲圈相連接時,脫去套袋,加強通風,菌絲長滿袋后,刺孔增氧,增加散射光,以三角形方式堆放。
4) 出菇管理
根據(jù)天氣以及菌棒成熟度,11月30日出田,香菇L212當天脫袋,保留保水內膜,在大棚內畦床上斜靠排放方式出菇,香菇L808以大棚內層架平放出菇方式管理。每潮菇出菇結束后,菌棒明顯變輕,養(yǎng)菌1周左右再注水催菇,整個生長周期共注水4次。
1.2.3 試驗觀察與記錄
在發(fā)菌階段,測量各配方的菌絲平均生長速度,調查菌棒的成品率,出菇期記錄出菇產(chǎn)量,抽測菇體的外觀性狀。
1.2.4 子實體產(chǎn)品分析
將第二潮香菇L808子實體烘干后送檢,檢測子實體的主要理化指標。主要檢測指標和檢測方法分別如下。
粗多糖采用NY/T 1676-2008食用菌中粗多糖含量的測定[5]。
蛋白質采用GB 5009.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6]。
粗纖維采用GB/T 5009.10-2003植物類食品中粗纖維的測定[7]。
脂肪采用GB 5009.6-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脂肪的測定[8]。
灰分采用GB 5009.4-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灰分的測定[9]。
砷采用GB 5009.11-2014食品中總砷及無機砷的測定[10]。
汞采用GB 5009.17-2014食品中總汞及有機汞的測定[11]。
鉛、鎘、鉻采用GB 5009.268-2016食品中多元素的測定[12]。
8月16日接種,萌發(fā)生長后于8月29日至9月7日劃線調查菌絲生長速度。測量其間的菌絲生長距離,計算平均生長速度。10月17日統(tǒng)計各配方接種香菇L808的菌棒成品率(未污染菌棒率),結果見表2、表3。
表2 2個香菇品種在各配方培養(yǎng)基中生長速度統(tǒng)計Tab.2 The growth rate of two Lentinus edodes strains under different formula treatments
表3 各配方香菇L808成品率的調查統(tǒng)計Tab.3 No pollution ratio of Lentinus edodes L808 strain under different formula treatments
由表2可知,從菌絲生長速度上看,各試驗配方的菌絲生長速度與對照相比有所降低,菌絲生長速度有一定的影響,隨著竹屑在配方中占比的增加,菌絲生長速度下降。但對菌絲滿袋時間的觀察發(fā)現(xiàn),各配方間的差異不大,前后相差在4 d以內,有竹屑的配方菌絲長滿時間稍有延長。2個品種間菌絲生長速度有一定差異,香菇L212品種生長速度高于L808,特別是全竹屑的配方5,香菇L212品種菌絲生長速度明顯高于L808品種。
由表3可知,隨著配方中竹屑用量增加,成品率有下降趨勢,主要原因是菌袋被培養(yǎng)基質刺出小孔、引起雜菌侵入污染菌袋。
對香菇L808各配方按45棒為1個小區(qū),重復3次,香菇L212重復1次。一般每天采收1次,氣溫較低時2 d采收1次,當菇體達到8分成熟時采收,稱量記錄。從12月2日開始采收,到翌年5月上旬結束,分別統(tǒng)計的產(chǎn)量見表4。
由表4可知,對香菇L808品種的重復試驗數(shù)據(jù)通過統(tǒng)計軟件SPSS 19.0,進行產(chǎn)量的差異顯著性分析,結果顯示,配方2、配方4與配方1、配方3間產(chǎn)量有顯著差異,而配方1、配方2、配方3、配方4與配方5間有顯著差異。同時香菇L808與香菇L212在各配方中的產(chǎn)量變化趨勢相近,表現(xiàn)最好的配方都是配方2和配方4,產(chǎn)量明顯超過對照配方1,而配方3與對照配方產(chǎn)量相近,無顯著差異,配方5表現(xiàn)最差,與對照間存在明顯的差異。
表4 香菇L808和212不同配方的產(chǎn)量統(tǒng)計Tab.4 The production of different formulas of L808 and L212 strains of Lentinus edodes
從第二潮香菇中隨機抽取30朵子實體,用直尺和游標卡尺對香菇子實體進行外觀質量檢測,結果見表5。
由表5可知,通過對第二潮香菇子實體的外觀指標的檢測,對數(shù)據(jù)的平均統(tǒng)計結果分析,各配方間的單菇重相近,配方2、配方3、配方4的單菇重與對照基本相近,但配方5小于對照。在菇體的整體的外觀上,蓋徑與柄長的比值反映出菇體出菇是否正常,比值大菇體更美觀,比值相近,表明菇體出菇正常。
表5 各配方栽培香菇的外觀指標檢測統(tǒng)計Tab.5 Appearance indicators of Lentinus edodes cultivated with different formula
毛竹自然生長在山區(qū),農戶對毛竹的經(jīng)營強度低,主要是收獲竹筍或竹材,無需使用農藥,所以與雜木屑相比不存在農殘風險,對采收的第二潮香菇,剪除菇腳上粘連的木屑雜質后,用烘干機統(tǒng)一烘干,送到農業(yè)農村部農產(chǎn)品及加工品質量安全監(jiān)督檢驗中心(杭州),檢測主要營養(yǎng)成分及重金屬殘留等,結果見表6。
表6 對不同配方栽培的香菇L808子實體理化指標的檢測結果Tab.6 Test result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s of fruiting bodies of Lentinus edodes L808 strain cultivated with different formulas
由表6可知,相對于常規(guī)栽培的對照香菇樣品(配方1),試驗組各項檢測結果與對照相近,在子實體粗多糖、蛋白質、脂肪含量上與對照相近,無明顯變化規(guī)律,粗纖維有下降,灰份含量不低于對照。砷含量稍有增加,鎘含量明顯降低,汞、鉛、鉻含量低到未檢出。所有檢測指標符合GB/T 19087-2008地理標志產(chǎn)品——慶元香菇[13]標準質量要求。
各試驗配方在菌絲培養(yǎng)期與對照相比,表現(xiàn)出生長速度的下降,主要原因可能是竹材的細胞呈嚴格縱向排列,缺少像木材那樣的徑向分布的薄壁細胞和射線細胞[3],減慢了菌絲深入竹屑顆粒內部時間,營養(yǎng)分解較慢,而后期菌絲分解營養(yǎng)的積累,菌絲生長得到恢復。
香菇L808的重復區(qū)組栽培試驗中表明,適量的竹屑替代雜木屑栽培香菇對香菇產(chǎn)量有明顯的增產(chǎn)作用,配方2與配方4的產(chǎn)量表現(xiàn)顯著高于對照配方,而配方3與對照配方間的產(chǎn)量無明顯差異。毛竹的木質纖維素含量與闊葉樹相近[4],而含氮量還高于木屑,但物理結構差異較大。實驗結果說明100%以竹屑替代木屑栽培香菇是不可行的,不但菌絲生長慢,菌絲較絲弱,且菌棒轉色困難,轉色期拉長,出菇少,產(chǎn)量顯著低于對照。各配方總體的產(chǎn)量在當?shù)刂髟云贩NL808和L212上表現(xiàn)出相似的趨勢。但配方2、配方3、配方4卻沒有表現(xiàn)出產(chǎn)量變化趨勢的連續(xù)性,還需要進一步的細化栽培驗證。
配方2、配方3、配方4與對照的菇體單菇重相近,而配方5的單菇重較輕,配方中適量竹屑含量對香菇栽培中的菇體大小及其他外觀質量無明顯影響。試驗配方栽培的香菇L808子實體理化指標上也無明顯的負面影響,所有檢測指標符合相關香菇質量標準。
在利用竹屑栽培香菇的生產(chǎn)試驗中,由于毛竹竹材的特殊結構,其纖維排列整齊致密,粉碎加工后的竹屑中含有較多長絲,易刺破菌袋,還需改進竹屑粉碎設備,或對竹屑過篩及在裝袋環(huán)節(jié)中發(fā)現(xiàn)破袋時,用膠帶粘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