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既是中職語文教學的難點,又是中職語文教學的重點,其寫作過程就是中職學生將自己的知識儲備轉化成情感表達的過程,以此充分考察了中職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整合能力,是檢測中職生學習情況的有效途徑。但是由于學生學習壓力大,由此并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累積素材,去生活中感受情感,從而導致學生的作文內容過于干癟、枯燥、無情感。由此,在中職作文教學過程當中中職語文教師應充分將生活元素引入教學之中,以此使學生的作文內容更加真實、豐富、飽滿,從而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一、生活元素的內涵
作文教學的意義在于讓學生將日常生活中的風景、物、人、事件、道理等元素,通過生動具體的方式融入到作文之中,以此提高作文內容的高度與深度,從而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陶行知先生曾經提出過“生活即教育”,由此教師在教學時應充分發(fā)揮生活元素的作用,以此使得生活元素完全融入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之中。如此,明確了教師在日常作文教學中要從生活角度入手,要使學習素材源于生活最終回歸生活。所謂的生活元素在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使教學中的某些知識與生活元素建立起聯(lián)系,以此實現(xiàn)生活元素與課本知識的融會貫通,從而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運用生活元素充實寫作內容的能力。
二、生活元素融入作文教學的重要性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提出過“生活是寫作的來源,寫作是生活的再現(xiàn)”。但是在中職作文教學當中很少有學生能夠做到“生活是寫作的來源,寫作是生活的再現(xiàn)”,大多數(shù)的中職學生只是將自己記住的作文素材生搬硬套地用于寫作之中,由此導致作文內容比較生硬,沒有任何情感在其中。更有甚者,有的學生在寫作時毫無素材可用,經常就是胡編亂造,由此導致全篇文章邏輯不通。
而將生活元素融入中職作文教學中不僅能夠發(fā)展學生寫作水平,還能夠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由此將生活元素融入中職作文教學當中具有重大的意義。首先,將單一化的“生活元素”融入學生的寫作教學當中能夠讓學生找到寫作方向。在中職作文當中大多數(shù)都為開放性的作文,并且材料性的作文占大多數(shù),而大多數(shù)的材料一般都為生活性素材,由此將生活元素引入中職作文教學之中能夠促進學生找準寫作方向,以此減少學生偏題的可能性。其次,利用生活當中的復合化元素能夠豐富作文內容,能夠使學生在回顧復合化“生活元素”當中累積寫作素材。最后,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借助實際事件引領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教師可借助一些哲理讓學生表達出自己想法,以此使得學生寫作過程充滿情感。
三、中職作文應用生活素材的策略
(一)依托單一化“生活元素”,尋找寫作方向
中職寫作教學與生活元素深度融合,能推動學生基于生活元素引領找到寫作方向。單一化生活元素分布廣泛,內容豐富,色彩鮮明,其分為自然化單一元素,社會化單一元素。首先,中職寫作教師在教學之時,精準定位寫作目標,巧妙抓住生活元素簡化寫作方向。如借助生活當中的藍天白云、陰晴圓缺、山川湖海、花鳥蟲魚、卡通圖片、人物等單一元素,以讓學生理解抽象寫作主題。其次,中職寫作教師還可直接呈現(xiàn)生活單一化元素,引領學生提出猜想,并引領學生延伸,延伸出寫作主題,以此推動其產生寫作思路。最后,中職寫作教師可依托社會化單一生活元素,以廣泛資源,拓展學生視野,使學生寫作方向不再囚禁于牢籠。如教師在教學高教版中職語文《記敘文 寫景狀物》時,在課前教師引領學生自己結合信息技術等平臺收集關于單一化景物圖片,并提供平臺,發(fā)揮學生所收集景物圖片的有效作用,引領其在歸類圖片,找到其對于景物圖片描述的基本方向,以期引領學生找到寫作思路。另外為拓展學生方向,教師還可呈現(xiàn)一些學生未收集到的特異性圖片,如無精打采的人、灰茫茫的天氣、灰暗昏黃的時刻,以達到啟迪學生,引領學生思維多元化的效果。
(二)回顧復合化“生活元素”,豐富作文內容
復合化生活元素以事件為主要代表,事件囊括人物,時間,地點,具有極大的邏輯性,引領學生回顧復合化生活事件,既能在引發(fā)學生產生共鳴的基準之上,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又能讓學生在講述故事之中,逐步實現(xiàn)表達邏輯化,進而推動學生寫作過程走向邏輯化。另外,復合化生活元素作為學生經歷的載體,其能作為學生寫作的特殊題材,以充實寫作內容,使學生寫作內容不再空洞。最后,教師要有效引領,使學生學會辨析組合式化的生活元素,使其能夠針對不同主題,在不同不同事件中找材料,并且能夠整合不同事件材料,使其滿足同一寫作思路。如教師在教學高教版中職語文《應用文 便條》時,在教學知識,教師可以令學生回顧情境:生病時需向學校請假,應怎樣走程序;自己請別人辦事,但別人未能及時與自己溝通,應如何處理。進而使學生在回顧復合化生活元素,即生活事件的基準之上,對人物時間,地點,具體做法,進行系統(tǒng)性的回顧,以此能夠推動學生,基于生活復合元素引領,充實寫作內容。學生通過回顧當時的做法,對便條寫作產生自己獨特的思維并迸發(fā)許多寫作素材。除此之外,教師應強化引領,以確保素材與寫作內容的貼切性,融合性。針對以上狀況,每個學生提出的做法和思路存在差異性,這時,教師需引領學生發(fā)現(xiàn)對于同一問題可產生不同思路,由此可以整合這些素材,使其為一個觀點服務。
(三)領悟整合化“生活元素”,發(fā)表獨特看法
所謂整合化生活元素強調的是學生參與度,體現(xiàn)為學生思維與生活元素的融合。首先:在寫作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對事件發(fā)生過程產生自己的想法,對于同一生活事件會產生差異化評價,如此便能使學生寫作,感悟獨特化。其次,生活中仍有現(xiàn)存的整合化生活元素,如生活哲理,生活道理。中職寫作教師可以特殊事件為橋梁,引領學生歸納整理事件,在事件之中形成生活道理,得出生活哲理,以此使學生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提升寫作高度。此環(huán)節(jié)之中,教師要注重促進學生思想與生活道理和生活哲理的融合性,以真正實現(xiàn)整合化,強化學生寫作深度。如教師在教學高教版中職寫作內容《記敘文 選材組材》時,教師可以舉不同類型生活實例,可關于學習的,也可關于不好行為的,仍可關于家庭關系的,并向學生拋出要求“為生活向往”找材料。以引領學生在材料的選擇與重新組合之中揭示自己獨特感受,隨后教師再結合學生感受引出對應的活諺語:汲取精華,去其糟泊。這能引領學生在歸納總結和感受,生活整合化元素的基準之上發(fā)表獨特看法,以此使學生對選材組材形成自己獨特理解。不僅如此,教師還可直接拋出生活整合化元素:新米煮飯自來香。引領學生對此提出看法,以喚起生活經驗與學生情感體驗的融合性,讓學生寫作過程出現(xiàn)情緒情感與素材、寫作思路的高度融合,進而讓學生明白,選材組材之要領在于材料要新穎。
簡而言之,中職教師在教學時應抓住文學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同時也要知道沒有生活氣息的文學作品是沒有生命力的作品,如此教師一定要引領中職學生抓住寫作與生活千絲萬縷的關系,并且引領中職學生學會依托單一化“生活元素”和回顧復合性“生活元素”,以描寫生活細節(jié),從而逐漸擁有素材,以推動寫作內容創(chuàng)新化、豐富化,以此才能夠真正地使中職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所提高,使中職學生愛上寫作。
參考文獻:
[1]曾建平.如何在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滲透生活元素[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0(47):28-29.
[2]唐曉芳.生活元素在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滲透[J].作文成功之路,2020(13):45.
[3]鄭千平.生活元素在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高考沖刺),2019(09):59-60.
[4]陳芳.生活元素在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滲透[J].東西南北,2019(11):161.
[5]秦頤和.探究生活元素在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8(08):54.
張玉菲,浙江省寧波市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