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君
近日,備受關(guān)注的湖南女子五年第五次起訴離婚案終于當庭判離。男方陳某某表示不甘心,此前他也表示過“她的幸福只能我來給”,并用過暴力、跟蹤、威脅等手段期望“挽回感情”。人們對此紛紛表示:這種“愛”太可怕了!
你想挽回的只是不甘心
對一對夫妻而言,無論是不是受傷更多的那一方,離婚總是一場傷筋動骨的情感災(zāi)難?,F(xiàn)實中,很多人在分手后,都會本能地選擇挽回,尤其是分手初期,尤為強烈。因為巨大的失去感,讓人失去理智,拼命想抓住眼前這個人。其實很多人不知道,你想挽回的不是愛,只是不甘心而已。
分開后,如果你對他更多的是祝福,乃至想到你們的過往時,是開心的幸福的,不后悔的,那么足以證明你很愛對方。相反,如果你只有怨恨,只去計較他沒有同等的回報你,甚至回想起過去,是后悔,是厭惡,那么你其實沒那么愛對方,你想挽回他,只是不甘心更多一點而已。
“應(yīng)該”理論衍生了不甘心
不甘心就是認為自己得到的結(jié)果遠遠配不上自身實際的價值所產(chǎn)生的憤怒?!拔覟槟愀冻隽四敲炊?,你就應(yīng)該怎樣怎樣……”這是很多人潛意識里的想法,他們似乎將自己的付出,明碼標價。我為你做了什么,你就要同等的回報我,否則,我就說,你不愛我??墒牵嬲龕垡粋€人是這樣子嗎?是把對方當做物品一樣嗎?
你有對他好的權(quán)利,他也有不回報你的權(quán)利,你愛他,但是你不苛求他回報你。你對他好,只是因為出自你本意,你開心這樣做,你樂于這樣付出。并不是為了一定要換回什么。帶著功利的付出,對方也一定能夠感受得到,他也一定能感覺得出,其實你并沒有那么愛他?!皯?yīng)該”二字,是所有關(guān)系里的一個雷點。這個世界沒有什么應(yīng)該,他應(yīng)該對你好,他應(yīng)該愛你,他應(yīng)該理解你。這些應(yīng)該都是你賦予他的,是你強加到他身上的。
復(fù)合的執(zhí)念加重不甘心
你的不甘心,除了“應(yīng)該”這個錯誤的理論,還源于你的執(zhí)念。人們通常會對未完成的事件,格外念念不忘,這源于蔡格尼克效應(yīng)。在你心里,這段感情還未結(jié)束,雖然對方宣判了死亡,但在你這里并沒有。所以你誓死要完成這件事,那么才有了挽回這一說。
通常這樣的人,有著極強的勝負欲,非得要爭個輸贏,而自己只能做贏家?!巴旎貋砗?,我再把他甩掉,嗯,那我心里就平衡了?!边@樣的言論,不在少數(shù)。但實際上,你若真愛一個人,你一定希望看到對方幸??鞓?,縱使讓他幸福的人,不是自己,你也抱有美好的祝愿。你若真愛一個人,你的所有付出,一定都是出于愛這個字眼,是你自己高興這么做,不帶任何目的,縱使他不領(lǐng)你情,你照樣開心。
好好想想,你是真的愛他嗎?還只是不甘心?如果不是真愛,又何必執(zhí)著和較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