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岳 韓振亮
摘 ?要:書法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如何通過書法教育傳承文化、立德樹人,是校外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為此,中國兒童中心對書法初級課程進行了重構。筆者依據相關文件,結合校外教育特點,梳理了課程目標以及課程內容的選擇、德育實施途徑、編排原則方法,并簡要展示了課程實施的結果。
關鍵詞:傳統(tǒng)文化;校外教育機構;書法課程設計;德育
一、課程設計背景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書法教育,《教育部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等多部文件指出,應激發(fā)中小學生對書法的熱愛,將書法作為增強文化自信的載體。
然而,當下書法教育存在重技巧輕文化的問題,其內容多半是從漢字本體出發(fā),研究字的產生、字的演變,對于書法中蘊含的文學內涵涉及很少,更沒有從文化角度去研究書法的人文價值。校外書法教育偶見結合,但只是單一組合,缺乏系統(tǒng)性和知識的延續(xù)性。以中國兒童中心書法課程為例,從初級到高級課程,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有特色的、適合兒童的書法教材,所使用教材只注重單純的技法練習,學生學習起來有枯燥乏味之感,與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
二、課程目標
筆者首先對《教育部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等多個文件和規(guī)定做了梳理,然后結合校外教育“普及性”“針對性”“活動性”等特點,確定中心書法課程的目標為:
1.養(yǎng)成書法基本技能和良好書寫習慣,理解書法并能創(chuàng)作表達;
2.提高審美能力,陶冶性情,培養(yǎng)并養(yǎng)成健康生活能力和方式;
3.了解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其中,初級課程,初步將其目標定為:
1.了解書法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初步感知書法所涉及和承載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三、課程內容載體的選擇
校外書法課程須以特定的讀物作為內容載體。在讀物的選擇上,主要的依據是兒童身心發(fā)展和認知發(fā)展的階段性特點,以及讀物本身的內容特點和難易程度。
在初級課程中,筆者選擇的內容載體是《弟子規(guī)》。選取《弟子規(guī)》的原因,一是初級課程班的兒童年齡集中于5-7歲,正處于學前或剛上小學的階段,是行為習慣塑造的關鍵期,《弟子規(guī)》作為培養(yǎng)兒童養(yǎng)成基本行為習慣、禮儀道德的蒙學教材比較合適。二是在書法教育中,使用《千字文》較多,而用《弟子規(guī)》的幾乎沒有,因此本研究使用《弟子規(guī)》作為內容載體也是一種新的探索和嘗試。
當然,《弟子規(guī)》中有一些不符合現代教育觀念的觀點和做法,甚至是封建糟粕的內容,因此需要有選擇地加以利用,選取有益的、正確的觀念做法作為課程內容載體。
四、書法課程中實施德育的途徑
書法課程中實施德育,可以從書法本體知識技能、書法行為規(guī)范、書法家的精神和意志品質、書法內容所傳遞的價值規(guī)范和精神品質等四個方面挖掘德育點,進行德育內容的融合滲透。
(一)書法本體知識技能
書法本體知識技能包括字體的基本筆畫、結構,書寫的基本要求等,反映了漢字的筆畫組成特點和方式,運筆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折射出做人做事的規(guī)范和要求。
比如,在寫左右結構的字時需要穿插避讓有收有放,反映出人在做事和社會交往中需要揚長避短、和諧相處。寫字需要保持字的重心平穩(wěn),做事也要扎實、穩(wěn)重,一步一個腳印。下筆要注意筆畫的粗細、輕重,做事時要注意區(qū)分輕重緩急,也要學會辯證地看問題。(詳見表1)
(二)書法行為規(guī)范
書法行為規(guī)范包括執(zhí)筆要領、書寫姿勢,筆墨紙硯的使用常識,讀帖、臨帖的基本要求等。書法行為規(guī)范是關于書法行為習慣的標準和要求,同時也包含了大量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禮儀道德要求和觀念,是實施德育的一個重要途徑。
比如,桌面整理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要求筆架、字帖、毛筆、墨汁、毛氈要擺放到位,這種要求的啟示是凡事要有規(guī)范,要做好事前準備,事情完成后要及時總結整理。練習書法時要做到“五正”,即“心正、身正、筆正、鋒正、字正”,同樣人做事時要專注,要身心統(tǒng)一、表里如一。在臨帖前要讀帖,這提示大家做事之前要仔細觀察、比較分析事物的特點。(詳見表2)
(三)書法家的精神和意志品質
書法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典型代表,集中體現了很多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優(yōu)秀精神和意志品質。在悠久的書法歷史中,也流傳下來很多有關書法家的名人軼事,大多都體現了書法家的某種精神品質,也反映了書法所需要的精神和意志品質。
比如,歐陽詢下馬觀碑的故事說明了練習書法需要多觀察優(yōu)秀習作,要記住優(yōu)秀作品怎么寫,才能豐富自己的素材,也反映出學習和做事需要多觀察、多學習借鑒優(yōu)秀經驗。懷素書蕉的故事說明練習書法需要有耐心和恒心,能耐得住寂寞,功到自然成,也反映出做事情需要耐住心性,保持專注和恒心。(詳見表3)
(四)書法內容所傳遞的價值規(guī)范和精神品質
中國古代書法家通常也是文人,他們的書法作品常常也是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因而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傳遞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價值規(guī)范和精神品質。如大文豪、大書法家蘇軾的作品豐腴跌宕、天真浩瀚、自成一家,體現出不拘一格的風格和充分的自信,書法家懷素的作品圓勁有力、奔放流暢,反映出勇于表達的豪邁率性。(詳見表4)
此外,用以練習書法的內容載體也反映出一定的價值規(guī)范和精神品質,如本研究中用到的《弟子規(guī)》,即是對學前兒童基本行為習慣、禮儀道德規(guī)范要求的集成。
五、課程內容編排的方法原則
素材收集好后,就要進行內容的編排,以形成教案。內容編排遵循的幾個原則:
(一)突出書法課程重點,將德育內容全方位融入滲透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首先要明確的是,書法課程的重點是書法教育,是教授書法的知識技能,培養(yǎng)書法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在書法課堂中融入傳統(tǒng)文化繼而開展德育,是書法課程的特色和天然優(yōu)勢,不是其本來的重點,書法課堂不是國學課堂。明確書法課程重點后,筆者按照《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實踐課程育人,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挖掘課程德育內涵,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在進行書法教育教學的同時開展?jié)撘颇牡掠?。具體實施上,筆者將把圍繞著課程目標的相關書法本體知識技能、書法行為規(guī)范、書法所需要的精神和意志品質/書法家的精神和意志品質、書法內容所傳遞的價值規(guī)范和精神品質等幾個方面內容,在教學的引入部分、主體部分和拓展部分作合理的安排和呈現。
(二)每節(jié)課的德育點盡量集中統(tǒng)一
書法課程里的德育內容貴在少而精。首先,德育不是書法課程的首要目標,其次,德育應講求實效,爭取實現“一課一得”,重在讓學生有基于自身生活經驗的深刻的理解和認同。因此,每節(jié)課所涉及的德育點盡量保持在一兩個。如《凡取與》這一課,涉及的德育點就是“分寸感”,在書法本體知識技能中,選取撇畫的寫法,在書法行為規(guī)范中,選取蘸墨和舔筆,在書法內容中,選取“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這些從不同的方面均能體現“做事有分寸”這個德育內容。在《晨必盥》這一課中,通過選取點畫的書寫、結合書法內容“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體現“培養(yǎng)整齊、利落、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和做事方式”這一個德育內容。如果無法將幾個方面的德育內容統(tǒng)一集中到一點上,那么也盡量不超過兩個,以避免德育內容的空泛和不聚焦。如《用人物》這一課中,德育內容就有“做事講誠信”和“正確看待事物發(fā)展的曲折性”兩個內容。
(三)凸顯校外教育特色
本研究是針對校外教育機構開展的書法教育研究,在課程設計中要凸顯校外教育特色。第一,課程中的德育要密切聯系兒童的日常生活,從兒童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在課程引入和拓展部分,關注的都是兒童的日常生活中有沒有以及如何融入德育內容,而不是空泛地關注德育內容的認知和理解。第二,重視課上的德育內容在家庭、校外生活領域的延伸拓展。每一節(jié)課,都會在課后的拓展環(huán)節(jié)提示兒童在家庭、校外領域等日常生活學習中踐行相應的德育內容。第三,在課程形式上,除了在課堂里的學習,還有走進社會的實踐活動,如走進故宮欣賞故宮里的書法作品,走進社區(qū)為社區(qū)居民送春聯等活動。
(四)符合兒童年齡段和學習階段特點
在課程編排上,要遵循兒童基于年齡階段的身心發(fā)展和認知發(fā)展特點。一方面,在初級、中級、高級階段課程所使用的書法內容選擇上,注意內容難度的由低到高循序漸進。另一方面,在每一階段的內容編排順序上,也要考慮在書法本體知識技能和德育內容的選擇上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六、結束語
在《凡取與》這節(jié)課的課后,筆者對課上兒童做了一次訪談,兒童反饋的內容主要集中于兩方面,一是“喜歡老師在課上講故事,希望老師多講故事、要幽默”,二是“喜歡這樣上課,因為在課上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梢?,總體上來說兒童對于這樣的課程設計認可度較高。一方面,課程形式有趣,包含動畫、故事等兒童喜歡的形式,另一方面,課程內容尤其是德育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啟發(fā)兒童思考,讓兒童在潛移默化中了解、認同做人做事的道理,有較強的獲得感。
【參考文獻】
[1]周善超.書法教育德育功能的開發(fā)與體現[J].江蘇教育,2018(3):26-28.
[2]唐軍林.尋找撬動書法教育的支點——試探中小學書法教研的現狀與突破路徑[J].江蘇教育,2017(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