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澤能言,知天下鬼神之事,凡萬一千五百二十種。黃帝巡游,東至海濱,遇白澤。命人圖寫白澤以戒于民。
《清宮獸譜》
白澤,東望山獸也,黃帝巡狩至東海濱,得白澤神獸。能言,達(dá)知萬物之情。因問以天下鬼神事,凡萬一五百二十種,皆如所言。圖寫以戒于民,乃作辟邪之文以祝之。
從古至今,中國都有張貼門神的風(fēng)俗。漢朝時有兩位門神,名字叫神荼、郁壘,傳說他們可以驅(qū)邪魔、衛(wèi)家宅、保平安。如有妖怪出來騷擾百姓,神荼和郁壘便會將它們擒獲,用葦索捆了去喂老虎。
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世間有數(shù)不清的妖魔鬼怪,各類生物修煉成精的故事也不勝枚舉,它們可以幻化為人形,一般人很難識破。比如在《西游記》中,有的妖怪,就連如來佛祖也很難識破,那么神荼、郁壘是怎么分辨這些妖魔鬼怪的呢?一切要從黃帝將《白澤圖》公之于眾說起。
相傳,白澤是一種神獸。王者有德,明照幽遠(yuǎn),白澤會不期而至。
有一次,黃帝視察民情,向東到達(dá)海濱時,與一只神獸不期而遇,這只神獸就是白澤。白澤通曉人類語言,主動上前與黃帝攀談,黃帝大為震驚。它學(xué)識淵博,世間萬物,沒有它不知道的。只要是它見過的怪物,什么魑魅魍魎、山精水怪,它不僅可以說出來名字,還能把其模樣、來歷講述得一清二楚。更加神奇的是,它還知道應(yīng)對之法,比如如何躲避、如何逃脫、如何療傷,甚至還知道這些精怪出現(xiàn)預(yù)示著什么。黃帝聽后,忙叫人把白澤所說的種種精怪畫出來,并在一旁加上注釋,算下來竟有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種之多。自此,中國古代的妖怪大全《白澤圖》橫空出世啦!從這以后,很多妖精都不敢為非作歹了,真可謂“家有《白澤圖》,妖怪自消除”。
《白澤圖》無疑是一部妖怪大典,記錄了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的各類妖怪??上А栋诐蓤D》如今已經(jīng)失傳,我們只能通過流落到海外的敦煌殘卷(唐人手筆),拼湊出《白澤圖》的大概樣子。
白澤如此神奇,然而古書上卻沒有關(guān)于其長相的描述,不免有些遺憾。也許是為了保護(hù)這種神獸的安全,黃帝并沒有命手下將白澤的樣子記錄下來。有人說白澤像白色的獅子,有人說它像麒麟,還有人說它長得像山羊……眾說紛紜,但白澤真實的樣子,我們已經(jīng)無從知曉了。
原文出處
《欽定四庫全書·論衡》卷二十二 《山海經(jīng)》又曰,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壘,主閱領(lǐng)萬鬼。惡害之鬼,執(zhí)以葦索,而以虎食。于是皇帝乃作禮時驅(qū)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郁壘與虎,懸緯索以御兇魅。
《欽定四庫全書·宋書》卷二十九 澤獸,皇帝巡狩至于東濱,澤獸出,能言,達(dá)知萬物之精,以戒于民,為時除害。賢君明德幽遠(yuǎn)則來。
《欽定四庫全書·格致鏡原》卷八十九 帝巡狩,東至海,登恒山,于海濱得白澤神獸,能言達(dá)于萬物之情。問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氣為物,游魂為變者,凡萬一千五百二十種,白澤言之,帝令以圖寫之以示天下,帝乃作《辟邪之文》以示之。
類
出自
《清宮獸譜》
狀如貍而有髦,自為牝牡,即《列子》所云,亶爰之獸,自孕而生,《莊子》所云,類自為雌雄而風(fēng)化者也。
(本欄目內(nèi)容選自《故宮里的博物學(xué)》,由中信出版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