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藩
摘 要:在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開展教育工作的時候,教師往往會采用較為單一的授課方式向學生講解有關數(shù)學的相關內容,因而學生并不能夠較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跟隨著著教師的授課進度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為了能夠較為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能夠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中激發(fā)自己對于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從而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的效果。本文圍繞關于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的點滴思考展開論述,希望對相關人士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低年級;點滴思考
前言
在進行數(shù)學學習的時候,有一部分的學生往往會采用死記硬背的策略對數(shù)學公式進行記憶,因而他們并不能夠較好地感受數(shù)學知識學習的樂趣,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是較為不利的。為了能夠較為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對自己的教學策略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能夠幫助學生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這對于學生開展之后的數(shù)學學習任務有著較大的幫助。
一、對信息技術進行充分地應用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會采用平鋪直敘的授課方式對數(shù)學知識點進行闡述。然而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并不能夠較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也不能讓自己跟隨著教師的授課進度較好地完成對于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因而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較為不利的。為了能夠較為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對信息技術進行一定地應用,從而幫助學生能夠較好地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加深對于數(shù)學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夠較為容易地完成對于數(shù)學公式的記憶,也能夠在做練習的過程中較靈活地完成對于這些知識的應用。
例如在學習《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的相關內容時,學生需要能夠數(shù)出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shù),也需要明確個、十、百之間的換算關系,從而能夠為學生開展后續(xù)的數(shù)學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為了達成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播放有關《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視頻,從而讓學生能夠在動畫片的輔助下較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能夠對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調整,進而能夠為后續(xù)的學習做好相應的準備。然后,教師可以借助視頻材料對課程進行導入:“視頻中一共有幾只羊?”在聽到教師的問題后,他們能夠通過積極地回顧的方式完成對于羊的數(shù)量的確認,這將幫助他們較好地掌握有關數(shù)數(shù)的基本內容。
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給出數(shù)量更多的羊的圖片,讓學生能夠通過數(shù)數(shù)的方式得出圖片上羊的總數(shù)。在這之后,教師可以結合著教材內容向學生進一步地講解個、十、百之前的換算關系,從而幫助學生能夠較好地結合著教師的講解明確本單元學習的內容。
二、以提問的方式開展課堂
教師在對數(shù)學知識講解時,可以對提問的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這將幫助學生在解答問題的時候層層深入地完成對于相關內容的探究。同時,他們也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數(shù)學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這對于提高教學的效果有一定的幫助。為了達成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結合著教材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具體學情設置一些難度適中的問題,從而確保學生能夠較好地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完成對于問題的探究,這對于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有著較大的幫助。
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的相關內容時,學生需要了解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有著怎么樣的特征以及圓、角、分之間的換算關系。同時,學生也需要能夠通過計算商品的價格得出自己需要支付的錢,從而能夠學習到一些簡單的購物知識。為了達成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先用提問的方式對課程進行導入:“超市里面有著很多很多的商品,如果遇到了你們喜歡的商品,你們會用怎樣的方式得到它?”在問題的啟發(fā)下,學生自然能夠結合著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回答出“用人民幣購買”的答案。在引出本課時的學習主題后,教師可以將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放入到紙箱中,讓每一位學生輪流通過抽取的方式任意拿出一個紙幣,并且告訴全班自己拿出的紙幣是什么面值的,它具有怎樣的特征等。
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夠較為容易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開展相應的學習活動,他們能夠在表達自己的想法的同時加深自己對于人民幣的認知,也能夠通過聆聽的方式讓自己能夠同他人進行學習,從而能夠完善自己的學習成果。然后,教師可以對購物的情境進行一定地創(chuàng)設:“如果我想要買兩只1塊8毛的筆和1個3塊2的本子,那么我需要支付多少錢?”。在這一問題的引導學生,學生能夠較好地應用自己學習到的有關人民幣圓、角、分的換算規(guī)律解答教師的疑問,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較大的幫助。
三、鼓勵學生積極地應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
如果學生僅僅是對數(shù)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地學習,而并沒有在實際生活的過程中對其進行應用。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很快便會忘卻自己學習過的內容,這對于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效果是較為不利的。為了能夠較為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地應用自己學習過的數(shù)學知識解答自己在生活的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這將幫助他們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加強自己對于相關內容的理解,也將幫助他們較好地拓展自己對于教材內容的認知,這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一定的幫助。為了進一步地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同學生的家長進行積極地聯(lián)系,通過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的方式,讓家長能夠在日常生活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幫助學生在生活的過程中能夠廣泛地應用自己所學的內容,這將較為有效地促進學生和家長之間的關系,也將幫助學生更為充分地意識到數(shù)學知識對于生活的重要性,這對于拓展數(shù)學課堂的內容有著較大的幫助。
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小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對信息技術進行充分應用,從而幫助學生能夠充分地應用自己的感官進行觀察,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較大的幫助;可以以提問的方式開展課堂,這將幫助學生較好地在探究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中層層深入地完成對于主題的探究;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地應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從而能夠加強對于這些內容的理解,進而能夠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趙鑒.關于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響應率的幾點思考[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0(37):22.
[2]王會韋.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反思[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