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佳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堂教學已經由傳統(tǒng)的知識性教學轉向新時期的發(fā)展性教學,確立新的教學模式,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育觀念不轉變,教學改革就無從談起;教育觀念一轉變,許多困難就迎刃而解。新課程的實施主要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上,課堂教學要形式靈活多樣,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積極開展師生雙向互動,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教學問題;解決對策;自主學習
現(xiàn)今,新課程的實施給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帶來了一系列的變化,確立新的教育模式,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在新形勢下,教學理念不斷更新,沿用了幾十年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面臨著巨大的改革壓力。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堂教學在形式上應該是靈活多樣的,這就要求教師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擺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學過程中摒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針對實際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積極開展師生互動,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促進學生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一、教學問題
傳統(tǒng)課堂往往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手段,禁錮了學生的思想,壓抑了學生的自主性。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把知識灌輸?shù)綄W生的頭腦中,而不管學生是否接受。一些學生愛聽這個教師上課,厭煩那個教師上課,造成師生之間的矛盾。一些教師對待學生不能做到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對學生的評價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導致部分成績稍差的學生產生抵觸情緒。新課程強調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而一部分教師仍然沿襲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仍然在課堂上唱著“獨角戲”,新課改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沒有得到體現(xiàn)。
二、解決對策
1.教學思想的轉變
傳統(tǒng)教學是單純地傳授知識,只是為了應對考試,教師死教學生死學,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程要求教師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師生共同合作,增進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信息交流,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主動探索知識。
2.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平等的,應該共同分享彼此的思想和想法,共同求得新的發(fā)展。只有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關心學生,才能建立起朋友式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要親切、自然、富有感染力,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才能大膽地思考和創(chuàng)新,不懂的才敢問一問,學會的才敢說一說,有不同的意見才能勇敢地表達出來,真正體現(xiàn)學習的自主性。
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主動參加學生的討論,不能袖手旁觀,更不能對學生指手劃腳,而要與學生打成一片。教師可以主動加入到某一小組的討論中,也可以讓學生邀請自己參加某一小組的討論。當然,教師畢竟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應對合作學習的過程進行動態(tài)調控和指導,既要維持好整個課堂秩序,又要及時收集各小組討論的信息,并把這些信息反饋給其他小組,大家一起分享,使討論不斷深入。在小組與小組交流時,教師可以贊同小組討論的結果,也可以發(fā)表自己的不同看法,把自己對問題的思考以及分析過程展示給學生,既為學生提供范例,又給學生以有益的啟發(fā)。在組織學生評價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發(fā)言,不要輕易否定學生獨特的觀點和看法,而要多肯定學生的見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變“以教為中心”為“以學為中心”
(1)培養(yǎng)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學生的學一定要與教師的教相輔相成。在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學習動機能使學生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把學生從依賴教師、迷信教材的誤區(qū)中解放出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要充分整合學習資源,重視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設計的問題、學習活動的難度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著眼于開發(fā)學生認知的內驅力,提高學生的成就動機水平。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積極開展分層教學,有效發(fā)揮評價效應,引導學生客觀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
(2)改進教學方法與指導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努力實現(xiàn)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當啟發(fā)者、引導者和幫助者,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做到精講多練,有效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巴爾扎克說過,“問題是開啟一門科學的鑰匙”?,F(xiàn)代教學理論中也指出,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了問題,而沒有問題就難以激起自身的求知欲,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學習活動也就淺嘗輒止了。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思考并解決問題。比如,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可將全班同學分為若干組,每組均有優(yōu)、中、差生,教師先進行分層引導,然后讓學生一起討論課文的主題或結局,引導學生改寫課文并進行評比。如此一來,就可以在同一教學活動中鍛煉學生的聽力、口語能力和寫作能力。
(3)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環(huán)境,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有親和力、感染力,而且要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成為學生的伙伴,使學生解除思想包袱,盡情地表現(xiàn)自己,發(fā)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和想象力。新課程倡導合作學習,把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進行合作探究,研究結果由各小組推薦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交流。對于各小組匯報不完善之處,由組內同學或組外同學補充,再由教師點撥講解。比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經常與學生一起表演課文中的角色,師生同臺表演后,再征求其他學生的意見,一起探討最佳的表現(xiàn)手法和技巧。學生們紛紛發(fā)表各自的意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評價尤為重要。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的活動,是對學生的行為現(xiàn)象作出評論及價值衡量,在課堂上的直接表現(xiàn)就是教師用語言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過程、結果等進行判斷,再給予褒獎和指導。課堂教學評價必須準確,準確性是課堂教學評價的靈魂,沒有“靈魂”,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就沒有生命力。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應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和存在的缺點。同時,準確的課堂教學評價還需關注課堂中的細節(jié),及時提醒學生,有效地幫助學生糾正錯誤。這樣,整個課堂就成了自主、活躍的學堂,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留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新時期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盡量留給學生一些空間,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自主學習和探究中。在課前、課中、課后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時間和機會,激發(fā)學生自身的主動性,開發(fā)學生的潛能。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并給予鼓勵,這對學生樹立自信心很有幫助。教師不要吝嗇對學生的賞識與贊許,要通過激勵性的語言讓學生不斷獲得前進的動力,增強自信心。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充滿生機和活力,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著手。對于學生來說,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下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充分利用好課內和課外時間,優(yōu)化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對教師來說,應該重新定位師生角色,打破“教師中心論”,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幫助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策略,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并針對不同學生因材施教,促進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合作、主動獲取知識,不斷形成技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如今,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迫在眉睫,也至關重要。課堂教學模式應靈活多變,在新的教學模式之下,教師要注重引導,引導學生“善學”“會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華.教學生成視角的高中英語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09,(29).
[2]王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分析與實踐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趙海霞.過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5,(09).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