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俏
摘要:本文通過文獻分析法、問卷調(diào)查法、訪談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全面了解我校學生體育活動參與現(xiàn)狀,深入了解在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現(xiàn)狀,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和影響因素,并此基礎上探討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對策。
關鍵詞:初中生;體育學習興趣;現(xiàn)狀;培養(yǎng)對策
1前言
體育學習興趣是學生對體育學習活動所產(chǎn)生的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的傾向,是推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重要動力。興趣是近年來體育學界和一線體育教師關注的教學理論和實踐探討的熱點問題。大量研究表明體育學習興趣對體育課堂教學和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具有重要影響。體育學習興趣嚴重不足是引發(fā)學生厭煩體育學習、體育鍛煉參與下降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是近20年來我國學生體質(zhì)健康水平持續(xù)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初中生正處于身體快速生長、心理發(fā)展的敏感時期,處于運動能力快速發(fā)展和體育學習興趣及終身體育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因此,充分了解初中生體育學習興趣的現(xiàn)狀,了解影響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因素,明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對策,對體育學習興趣進行深入的研究對促進學生的運動參與、體質(zhì)健康的提升、運動能力的培養(yǎng)及終身體育習慣的養(yǎng)成等具有重要意義。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深圳中學龍崗初級中學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為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文獻分析法
本研究以“體育學習興趣”、“體育學習興趣與體育教學”、“體育學習興趣培養(yǎng)”、“體育學習興趣影響因素”等為主題詞、關鍵詞在中國知網(wǎng)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進行檢索,并對已有研究的梳理、歸納和總結,及時了解研究進展,豐富本研究理論知識的儲備,為本研究奠定了較好的理論基礎。
2.2.2 問卷調(diào)查法
(1)問卷的編制
測量工具:本研究以汪曉贊教授研制的《體育學習興趣水平量表——初中生體育學習興趣水平量表》為主要測量工具。該量表的編制嚴格遵循了量表編制的要求,以實踐需要出發(fā),并且充分考慮了初中生的身心特點,經(jīng)檢驗具有較高的信效度,并得到了較多研究者的認同和廣泛應用。該量表共有42個題項,由六個維度組成,分別為消極興趣、積極興趣、運動參與程度、自主與探究、體育關注和體育認識。每個題項采用五級計分法,完全不同意選1,完全同意選5,除 5,9,11,12,17,20,25,27,28,31,33,36,39 題為反向計分外,即選 1 得 5分,選2得4分,選 4 得 2 分,選 5 得 1 分,其余各題均為正向計分,即選 1 得 1 分,選5得5分。而問卷中存在部分問題是互為相反意義的,為測謊題目,即前一題的答案為 1 或 2,則后一題的答案為 5 或 4。 如 7 與 25 題相反,26與11,14與33,24與28,35與27均互為相反意義。
(2)問卷的發(fā)放與回收
本研究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共發(fā)放問卷510份,剔除無效問卷29份(涂抹嚴重、問卷填寫不完整等情況),回收有效問卷48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3.2%。其中男生244人,女生237人,初一年級177人,初二年級146人,初三年級144人,樣本具體分布如表2所示。
2.2.3訪談法
本研究設計了“初中生體育學習興趣訪談提綱”,并對我校30位學生進行了結構化訪談。結構化訪談不僅為問卷選項的編制提供依據(jù),也進一步了解了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影響因素和其中存在的問題,為思考如何提高學生體育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運動參與等提供具有價值的參考。
2.2.4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運用SPSS21.0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對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對男女生體育學習興趣進行差異性分析;運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分析對不同年級學生、不同鍛煉次數(shù)學生體育學習興趣進行差異性檢驗等。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總體情況分析
通過均值分析得知(見表3),學生在體育學生興趣均值排序從高到低依次為體育認識維度、消極興趣維度、自主與研究維度、積極興趣維度、運動參與維度和體育認識維度。學生在體育認識均值最高,為3.9584,說明學生對體育的價值和作用等具有較高的認識。學生對體育關注均值最低,得分為2.9139。學生對體育新聞、賽事等情況關注得較少。此外,積極興趣、運動參與、自主與研究興趣維度處于中等水平。
3.2 體育學習興趣差異性分析
3.2.1 男女生體育學習興趣差異性分析
為了解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是否存在性別差異,本研究將體育學習興趣的消極興趣、積極興趣、運動參與、自助與研究、體育關注、體育認識作為觀察變量,性別作為獨立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得出以下分析結果。由表4可知,男生和女生在體育學習興趣六個維度上均存在非常大的顯著性差異。在消極興趣維度上,男生得分(4.0656)高于女生(3.8404),在積極興趣維度上,男生得分(3.6276)高于女生(3.1804),在運動參與維度上,男生得分(3.5925)高于女生(3.1284),在自主與研究維度上,男生得分(3.5837)高于女生(3.3171),在體育關注維度上,男生得分(3.2648)高于女生(2.5527),在體育認識維度上,男生得分(4.0502)高于女生(3.8639)。說明從整體上來看,男生體育學習興趣普遍高于女生。因此,我們應該更多關注女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
3.2.2 不同年級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差異性分析
本研究對不同年級學生體育學習興趣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見表5),結果發(fā)現(xiàn)三個年級學生在運動參與、自主與研究、體育關注維度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在消極興趣維度和體育認識維度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在積極興趣維度上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通過進一步的多重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見表6),在消極興趣維度上,初一年級學生非常顯著高于初二學生(P<0.01),初三年級學生顯著高于初二年級學生(P<0.05)。在積極興趣維度上,初三年級學生非常顯著高于初一、初二年級學生(P<0.01)。在體育認識維度上,初一、初三年級顯著高于初二年級(P<0.05)。
3.2.3 不同鍛煉次數(shù)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差異性分析
本研究對不同鍛煉次數(shù)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差異性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見表7),不同鍛煉次數(shù)學生在體育學習興趣六個維度均存在非常顯著差異。通過進一步多重比較分析得出,鍛煉次數(shù)越多的學生,在體育學習興趣的六個維度得分也越高。由此可見,體育學習興趣對學生運動參與具有重要的意義。
4 研究結論與建議
4.1研究結論
4.1.1 學生在體育學生興趣均值排序從高到低依次為體育認識維度、消極興趣維度、自主與研究維度、積極興趣維度、運動參與維度和體育認識維度。其中,體育認識維度均值最高,說明學生普遍對體育的價值和作用等具有較高的認識。體育關注維度得分最低,對體育新聞、賽事等情況關注得較少。此外,積極興趣、運動參與、自主與研究興趣維度處于中等水平。
4.1.2 男女生在體育學習興趣六個維度上均存在非常大的顯著性差異,男生每個維度得分均高于女生。由此可知,男生體育學習興趣普遍高于女生。因此,我們應更多關注女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與激發(fā)。
4.1.3不同年級學生在體育學習運動參與、自主與研究、體育關注維度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在消極興趣維度和體育認識維度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在積極興趣維度上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通在消極興趣維度上,初一年級學生非常顯著高于初二學生,初三年級學生顯著高于初二年級學生。在積極興趣維度上,初三年級學生非常顯著高于初一、初二年級學生。在體育認識維度上,初一、初三年級顯著高于初二年級。
4.1.4 不同鍛煉次數(shù)學生在體育學習六個維度上都存在非常顯著差異。鍛煉次數(shù)越多的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六個維度得分都顯著高于鍛煉次數(shù)少的學生。
4.2 建議
4.2.1提升體育教師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學科育人價值
體育教師學生體育知識學習、運動技能的直接傳授者,是學生體育學習的引導者,其自身的素質(zhì)直接關系到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的形成和發(fā)展。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初中階段是學生個性發(fā)展、人格塑造的關鍵時期。一般來說,初中生對體育的價值和體育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別是剛從小學階段進入初中學習的學生,對體育的理解更多的停留在“玩”、“娛樂”等層面。在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將“育體”與“育心”相結合, 重視體育學習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意義。教師應充分挖掘體育學科的教育素材,充分發(fā)揮學科的育人價值。如通過小組的合作與競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責任感,讓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勝負觀和良好的體育道德。如通過耐久跑的練習,不斷引導學生戰(zhàn)勝體育學習過程中的苦和累,克服惰性、極點等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難,在體育鍛煉中培養(yǎng)學生堅毅的意志品質(zhì)和不斷進取的精神。讓學生在鍛煉中體會到體育活動的魅力與價值。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體育學習的目的、意義的教育,以此提高學生對學習體育的認識,逐漸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并將此內(nèi)化為體育學習的動機,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興趣。
4.2.2優(yōu)化體育課堂教學,兼顧課堂練習的有效性與趣味性
體育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最關鍵的因素。無論是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教學目標的設定、組織形式的開展都會影響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特別是在體育中考背景下,體育課堂教學要兼顧練習的有效性和趣味性。首先,教學目標的設置要明確、具體、可行。教學目標的設置要考慮個體差異,教師應根據(jù)學生體能、運動技能等不同情況,幫助學生設置合理的學習目標,這個目標對學生來說應該是“跳一跳、夠得著”的。并在體育學習中對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學習要求,給予不同層次的輔導與檢測,使學生在各自的起點上選擇不同的學習速度和練習難度,幫助學生建立體育學習的自信心。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要符合初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及時了解學生的興趣與需求,不斷對體育教學內(nèi)容進行組合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還要考慮性別差異,如男生更喜歡球類等有身體對抗性項目,女生則更喜歡羽毛球、乒乓球、墊上素質(zhì)練習等項目。在鍛煉中,尤其要關注女生體育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進入中學階段,學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和好奇心逐漸增強。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通過教師的正向引導與鼓勵,幫助學生進行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學生能夠主動參與的機會,增強學生體育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體育學習能力。
4.2.3營造良好運動氛圍,提升學生心理體驗
美國心理學家LP·索普指出:“師生之間的良好關系和良好的堂氣氛能使學生在學習上合作,這是學生取得最好成績的主要因之一”。初中學生“成人感”逐漸增強,更加渴望平等、尊重與信任。良好的教學氛圍,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能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的熱情,使學生主動融入課堂練習中。教師應更加關心、尊重、信任學生,與學生積極互動,及時給予學生學習反饋,使教學達到佳的信息傳遞,營造良好的體育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運動中,通過及時有效的激勵手段,讓學生樹立體育學習的自信心,體驗到體育學習的“快樂”。這種快樂絕對不是“放任自由”的快樂,而是通過教師的引導與幫助,讓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體驗到超越自我、戰(zhàn)勝自我、不斷進步的快樂。良好的體育學習心理體驗,有助于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運動參與。
4.2.4豐富體育活動載體,促進學生運動參與
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離不開運動參與這一載體。除了體育課堂之外,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對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體育教師應該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體育活動的平臺,豐富體育活動的載體。由于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等具有較大的差異性,應根據(jù)學生實際,增加體育活動內(nèi)容,使活動形式多樣化,內(nèi)容豐富多彩,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校體育競賽、體育活動中來,營造濃厚的的運動氛圍,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促進學生的運動參與。
參考文獻:
[1] 汪曉贊,季瀏,秦海權,等.多元體育學習評價對中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影響[J].體育學刊,2008,15(12):52-58.
[1] 柴嬌.近20年國內(nèi)外體育學習興趣研究綜述[J].體育學刊, 2014(6):116-121.
[3] 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68-72.
[4] 顧海勇,解超.大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評價量表的編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32(3):122-124.
[5] 劉楊.體育學習興趣對教學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5,19(6):119-120.
[6] 汪曉贊.我國中小學體育學習評價改革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5.
[7]林加彬,柴嬌.我國中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現(xiàn)狀及培養(yǎng)對策[J].體育文化導刊,2019,6(6):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