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要:在小學英語詞句教學過程中,由于有些教師欠缺科學的教學方法,以至于總是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可以借鑒思維導圖的模式,創(chuàng)新當前的詞句教學方式,如運用生活化情境、趣味化情境,令學生可以同時聯(lián)想到多種詞匯,進而能夠進行造句,這會有助于提升學習效果。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詞句教學
1.思維導圖對小學英語詞句教學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拓展學生的英語思維
眾所周知,在學生進行造句的時候,需要將多個不同的詞匯進行連接,這樣才能組成完整的語句,如果可以有效地運用思維導圖,既會幫助學生迅速地聯(lián)想到更多的詞匯,又會拓展更為廣泛的英語思維,從而能夠提升教學效果。
1.2有助于記憶英語詞匯
詞匯量是每名學生用英語造句的基礎,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這就需要運用思維導圖,能夠根據(jù)教學要求,串聯(lián)諸多詞匯,同時可以令學生較為深刻地記憶詞匯,這會有助于提升學習效果。
2.在小學英語語句教學存在的問題
2.1教學效率較低
每當引導學生進行英語造句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總有學生不認真,有些學生在上完課后易于忘記,種種的現(xiàn)象表明學生的學習效率較低,這就說明教師的語句教學方式存在問題,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
2.2參與積極性較低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有些英語教師會過于主導學生學習,導致學生不能充分地思考,這會不利于引導學生造句,并且會致使學生的積極性逐次下降,最終會失去學習興趣。
3.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詞句教學中的應用
3.1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
思維導圖對英語詞句教學的關鍵作用,在于能夠串聯(lián)多個英語詞匯,令其在學生的腦海中成為一條完整的“思維線路”,這就能夠流暢地進行造句。因此,在英語課堂上,可以從思維導圖的方向出發(fā),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幫助學生學習課文中的詞匯,進而學習造句方法。
例如,在講解《Numbers and animals》時,從教材內容來看,包括cow、horse、sheep、thirteen、fourteen、等詞匯,包括“I have……”等句型,可以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建適宜的生活化情境,引導學生學習詞匯和句型。
首先,可以在多媒體上演示多種動物的圖片,如奶牛、山羊、馬、狗、貓、豬等,讓學生觀察圖片進行辨認,隨后可以說:“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些詞匯后,第一時間想到了什么呢?”,有些學生會說:“當我看到奶牛,就想到了農(nóng)場”,有些學生會說:“當我看到狗和貓,就想到了我的家”,隨后在多媒體屏幕上,繼續(xù)演示多種場景圖片,如農(nóng)場、家、草地、河流等,此時教師提問說:“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動物和場景怎么用英語說嗎?怎么連起來呢?”,這會令其產(chǎn)生質疑。
然后,要求學生翻到課本中的詞匯頁,在上面查找本篇課文中的詞匯,認識cow、horse、sheep等詞匯的含義,將這些詞匯展示在多媒體屏幕上,引領學生共同朗讀,同時用趣味化的方法進行教學,如在教學cow的讀法時,可以邀請一名學生上臺,令其用手指戳向教師的胳膊,此時教師會發(fā)出“ka?”的聲音,向學生說明這就是cow的發(fā)音,隨后讓每對同桌同學互相戳對方,再發(fā)出cow的讀音,這會令其在趣味環(huán)境中學習詞匯。
最后,回顧到屏幕上表示場景的圖片,將每張圖片對應的英文詞匯展示出來,如農(nóng)場—farm、草地—grassland、家—home等,要求學生發(fā)揮想象力,隨意挑選某個表示場景的詞匯和動物的詞匯,用“I have……”句型,將其組成完整的語句,有些學生會說:“I have a horse. It likes to run on the grassland.”,有些學生會說:“I have a dog. It has white fur.”,這會幫助學生掌握本篇課文的重點詞匯和句型。
總結:從以上過程來看,通過生活化情境,能夠有效地串聯(lián)多個詞匯,令學生可以順暢地組織語句,從而能夠提升學習效果。
3.2創(chuàng)建趣味化情境
在教學英語語句的時候,可以創(chuàng)建趣味化情境,一方面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能夠促使學生有效地串聯(lián)詞匯,組成完整的語句,并且可以按照思維導圖的方式組織引導,令學生能夠在趣味化的情境中,形成連續(xù)的思路,這就能夠達到教學目的。
例如,在講解《School subjects》時,從教材內容來看,包括Chinese、English、science、PE、music等詞匯,包括“What classes do you have on……?”、“We have……”等句型,教師可以創(chuàng)建趣味化情境,引導學生學習詞句。
如可以開展“排列課程表”的趣味活動,先在多媒體屏幕上,演示多個課程的英文詞匯,教師會依次講述每個詞匯的含義,要求每對同桌同學形成小組,各個小組可以根據(jù)自主意愿,在筆記本上自行設計想要的課程表,再將每個課程的英文詞匯填入其中,令其成為完整的課程表。
然后,教師會依次檢查各組的課程表,同時會給予評價,要求每組學生說明設計某種形式的課程表的原因。隨后,會要求每個小組成為課程表的“推銷員”,假設班級內會開展“課程表展覽會”,要求小組內的兩個同學分別扮演推銷員和顧客,用“What classes do you have on……?”、“We have……”等句型,創(chuàng)作一段兩兩對話的內容,如某組A同學說:“What classes do you have on Monday morning?”,B同學說會說:“We have two Chinese lessons, one maths lesson and one PE lesson.”,再按照座位次序,每小組起身面向所有學生互相朗讀對話。
結束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是小學英語詞句教學不可或缺的手段,一方面能夠有效地組織學生記憶多種詞匯,另一方面能夠有效地串聯(lián)詞匯進行造句,這會增強詞匯運用能力,并且可以從中獲取學習英語的樂趣,從而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燕紅.妙用思維導圖 激活小學英語詞句教學[J].考試周刊,2017(88):74.
[2]戴瑞芬.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詞句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校園英語,2019(21):114.
[3]姚蔚秀.思維導圖在英語詞句教學中的應用[J].新智慧,20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