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方衡,張愛華,閆廣利,祁永華,李貴森,王發(fā)善,王喜軍*
(1.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方證代謝組學研究中心/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藥血清藥物 化學重點研究室/中美中醫(yī)方證代謝組學技術(shù)合作中心,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中醫(yī)藥 大學佳木斯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3.多多藥業(yè)有限公司,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五加生化膠囊源于產(chǎn)后圣方《生化湯》[1],由刺五加、當歸、川芎、桃仁、甘草和干姜6味藥材組成,功效益氣養(yǎng)血、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主治婦女產(chǎn)后惡露不行及婦女氣虛血瘀或虛寒夾瘀所致痛經(jīng)等證[2]。代謝組學作為飛速發(fā)展起來的熱門技術(shù),是考察機體代謝產(chǎn)物(小分子)隨時間動態(tài)變化特點的一門新學科[3-5]。相比臨床常用的酶學指標檢測,具有高效率、速度快、應(yīng)用廣及高靈敏度等特點[6]。目前對五加生化膠囊的研究多集中于臨床指標觀察及質(zhì)量控制[7-13],對其致病機制的研究報道較少。本文首次采用代謝組學方法探討五加生化膠囊對早孕大鼠藥物流產(chǎn)出血干預(yù)作用的機制,為中西醫(yī)臨床應(yīng)用五加生化膠囊治療藥物流產(chǎn)出血提供理論依據(jù)。
180~220 g的Wistar雌性大鼠,購于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GLP實驗室,合格證號:SCXK黑2008-004。
Agilent6890N氣相色譜儀、5975B質(zhì)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HP-5 MS柱(30 m×0.25 mm×0.25 μm,正華生物儀器設(shè)備有限公司);KPJ-1A型烤片機、TSJ-1A型自動組織脫水機、BMJ-1型生物組織包埋機(天津航空機電公司);Ⅸ-71-21PH型Olympus倒置顯微鏡(日本Olympus株式會社);KD-2508型輪轉(zhuǎn)切片機(浙江金華科迪儀器設(shè)備有限公司);N-甲基-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MSTFA,英國Apollo Scientific有限公司);三甲基一氯硅烷(TMCS,美國Acros Organics公司);五加生化膠囊(批號:0911251,多多藥業(yè)有限公司);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片(批號:H1095003、H20010456,北京紫竹藥業(yè)有限公司)。
米非司酮混懸液配制:取米非司酮片3片(25 mg/片),搗碎溶于75 mL生理鹽水中,超聲10 min,即得;米索前列醇混懸液配制:取米索前列醇片3片(200 μg/片),搗碎溶于60 mL生理鹽水中,超聲10 min,即得;五加生化膠囊混懸液配制:充分研磨五加生化膠囊內(nèi)容物,過篩后使每毫升混懸液含生藥量0.25 g[14]。
將動情大鼠以王氏造模方法[15]按雌雄比2∶ 1合籠,次日早對陰道涂片進行檢查,顯微觀察到精子即受孕第1天。挑選受孕后大鼠,隨機分為4組(8只/組),即正常組、受孕對照組、模型組和五加生化組。模型組和五加生化組大鼠于實驗第7天分別灌胃給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灌胃劑量0.13 g/kg。
模型組自藥物流產(chǎn)第1天起,灌胃給予生理鹽水(1 mL/100 g),連續(xù)7 d;五加生化組自藥物流產(chǎn)第1天起,灌胃給予五加生化膠囊混懸液(1 mL/100 g),連續(xù)7 d[16],正常組和受孕對照組灌胃給予蒸餾水。
2.4.1 血清樣品采集
采集血樣前禁食不禁水12 h,在實驗第1、8,14天眼眶取血,實驗結(jié)束時下腔靜脈取血,分離血清,置于-80 ℃冰箱保存。
2.4.2 藥物流產(chǎn)出血時間及血樣收集
自實驗第8天,放置棉球于大鼠陰道內(nèi)(相隔6 h·次-1·d-1),觀察其是否有血漬,并收集于-20 ℃冰箱。藥物流產(chǎn)出血時間為取出棉球無血漬時間距離第1次取出棉球時間。
實驗進行至14 d時,將NaOH溶液(5 %,4 mL)加入各組大鼠尾靜脈血(0.02 mL)混勻。用5%NaOH溶液浸泡并搓洗收集棉球的血漬,根據(jù)出血量適當調(diào)整溶液用量并記錄。過濾浸提液,分別將大鼠尾靜脈血5%NaOH溶液、已過濾的浸提液各4 mL檢測其吸光度A值(546 nm),并計算子宮出血量。
2.5.1 子宮組織病理學檢查
實驗第14天,用4%中性緩沖多聚甲醛液固定新鮮大鼠子宮組織,經(jīng)處理后,用蘇木素-伊紅進行染色,封片后進行顯微鏡下觀察。
2.5.2 血清代謝組學研究
2.5.2.1 樣本預(yù)處理
取150 μL解凍后血清,加入450 μL甲醇,渦漩3 min,冰水浴10 min后離心(10 000 r/min,10 min,4 ℃)。取上清液400 μL氮吹干。加入50 μL甲氧胺吡啶溶液(15 mg/mL)渦漩混勻,70 ℃下反應(yīng)1 h,加入75 μL衍生化試劑(MSTFA∶ TMCS=100∶ 1),密封渦漩混勻,70 ℃條件下放置1 h。室溫冷卻后加150 μL含二十二烷(0.10 mg/mL)的正庚烷渦漩,離心(10 000 r/min,4 ℃,10 min)后取上清液進行GC-MS分析。
2.5.2.2 GC-MS分析
氦氣作為載氣,流速恒為1.0 mL/min;不分流進樣,進樣量2 μL,進樣口溫度為280 ℃;程序升溫:開始時85 ℃保持5 min,以10 ℃/min升至128 ℃,保持2 min,以15 ℃/min升至200 ℃,保持5 min,以4 ℃/min升至220 ℃,以10 ℃/min升至250 ℃,以20 ℃/min升至280 ℃保持10 min;EI離子源70 eV;離子源溫度:230 ℃,四極桿溫度:150 ℃;調(diào)諧方式:自動調(diào)諧;質(zhì)量掃描方式及范圍:全掃描,50~1 000 aum。
正常組大鼠子宮組織及子宮腔狀態(tài)均正常;受孕對照組大鼠子宮組織中滋養(yǎng)細胞存在明顯;模型組大鼠子宮組織中沒有明顯的滋養(yǎng)細胞存在,蛻膜細胞呈片狀壞死,部分出現(xiàn)核固縮現(xiàn)象,子宮腔含較多瘀血;五加生化組大鼠子宮組織蛻膜細胞存在不明顯,子宮腔中不含瘀血。見圖1。
如表1所示,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子宮出血量及出血時間顯著增加(P<0.01)。與模型組相比,五加生化組子宮出血量明顯減少(P<0.05),出血時間顯著縮短(P<0.01)。
注:A:正常組;B:受孕對照組;C:模型組;D:五加生化組。圖1 大鼠子宮組織形態(tài)(HE染色,100×)
表1 大鼠子宮出血量及出血時間
見圖2,用PCA法分析大鼠血清樣本,繪制反映組間離散程度的2D得分圖,可視化樣本分析結(jié)果。
如圖3所示,采用EZinfo2.0軟件針對性的建立正常組和模型組間的OPLS-DA分析,以顯示化合物對離散趨勢貢獻程度,結(jié)合對組分有貢獻意義的VIP值,確定VIP>1.2為潛在標記物。使用NIST05a質(zhì)譜數(shù)據(jù)庫檢索篩選出來的化合物,為甘氨酸、2-丁烯二酸、絲氨酸、氨基丙二酸、L-焦谷氨酸、磷酸甘油酯、L-鳥氨酸、L-賴氨酸、D-半乳糖、L-酪氨酸、D-葡萄糖酸、花生四烯酸、2-單棕櫚酸甘油酯,2-單硬脂酸甘油酯和膽固醇等15個潛在代謝標記物。
注:A為實驗第1天;B為實驗第2天;C為實驗第8天。圖2 正常組、模型組和五加生化組的PCA分析圖
注:K為正常組,M為模型組;A為Score圖;B為S-plot圖。圖3 實驗第14天正常組和模型組在OPLS-DA模式下的score、S-Plot圖
潛在代謝標記物的相對峰面積數(shù)值反映了該代謝標記物的含量。正常組、模型組和五加生化組的潛在代謝標記物相對峰面積結(jié)果見表2。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血清中甘氨酸、氨基丙二酸、L-焦谷氨酸、L-酪氨酸(P<0.01)含量和絲氨酸、L-鳥氨酸、膽固醇(P<0.05)含量顯著降低,2-丁烯二酸、磷酸甘油酯、L-賴氨酸、D-半乳糖、D-葡萄糖酸、2-單棕櫚酸甘油酯和2-單硬脂酸甘油酯相含量顯著升高(P<0.01);與模型組比較,五加生化組大鼠血清中甘氨酸、絲氨酸、氨基丙二酸、L-鳥氨酸、L-酪氨酸、花生四烯酸(P<0.01),L-焦谷氨酸和膽固醇(P<0.05)含量顯著升高,2-丁烯二酸、磷酸甘油酯、2-單棕櫚酸甘油酯、2-單硬脂酸甘油酯(P<0.01)、L-賴氨酸,D-半乳糖和D-葡萄糖酸(P<0.05)含量顯著降低。
表2 潛在代謝標記物的相對峰面積
從潛在生物標記物的角度來看,給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后,主要影響了動物機體內(nèi)脂肪酸、糖及氨基酸的代謝。
脂肪酸代謝過程中,腸道菌群代謝對其生物合成和代謝有調(diào)控作用,脂肪酸的含量和組成變化會反作用于機體,影響能量供應(yīng)[17],導(dǎo)致體溫變化從而影響酶的活性作用,繼而使氨基酸的代謝發(fā)生改變。本實驗通過VIP predictive和t檢驗,共找到相關(guān)潛在性標記物15個并對其含量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與正常組相比,2-羥基丁酸、磷酸甘油酯、L-賴氨酸、D-半乳糖、D-葡萄糖酸,2-單棕櫚酸甘油酯和2-單硬脂酸甘油酯含量升高,甘氨酸、絲氨酸、氨基丙二酸、L-焦谷氨酸、L-鳥氨酸、L-酪氨酸,花生四烯酸和膽固醇含量降低。實驗第14天,在五加生化組中相關(guān)潛在生物標記物具有回調(diào)趨勢。
單硬脂酸甘油酯和單棕櫚酸甘油酯是飽和脂肪酸和棕櫚酸的代謝產(chǎn)物,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后,其含量降低,影響了脂肪酸的代謝?;ㄉ南┧嶙鳛橐环N人體必需的主要分布于機體脂肪、腦、肝臟等器官的不飽和脂肪酸,血栓素和前列素等的合成均能受其影響[18-19]。且花生四烯酸具有調(diào)節(jié)血小板聚集、平滑肌收縮、炎性細胞因子的產(chǎn)生等一系列生理活性[20],因此,花生四烯酸的代謝在體內(nèi)顯得尤為重要??诜追撬就兔姿髑傲写紝?dǎo)致藥物流產(chǎn)出血,影響了脂肪酸代謝,其中降低了花生四烯酸在血清中的濃度,影響了大鼠子宮平滑肌的收縮,使蛻膜組織不能順利排出體外,刺激子宮內(nèi)膜,使出血時間延長。影響了血液凝固和血液黏度,使子宮出血不止,子宮受損處無法及時修復(fù)而導(dǎo)致出血時間延長。
由于藥物流產(chǎn)出血對脂肪酸的代謝及糖代謝的影響,使得氨基酸代謝也受到影響。氨基酸代謝需要大量的酶參與,一旦能量代謝途徑發(fā)生異常,體溫會受到很大影響,將直接影響酶的活性,繼而影響氨基酸代謝。本實驗結(jié)果顯示,模型組大鼠甘氨酸、鳥氨酸、焦谷氨酸、絲氨酸和酪氨酸含量明顯降低,賴氨酸含量升高,說明藥物流產(chǎn)出血影響了氨基酸代謝。而含量變化顯著的絲氨酸與本實驗密切相關(guān)。絲氨酸屬于非必需氨基酸,高度集中在所有細胞膜上,在細胞增殖中起著核心作用。絲氨酸合成的數(shù)量不足將直接導(dǎo)致細胞的生長受到抑制。藥物流產(chǎn)出血后,影響了絲氨酸的代謝,抑制了其合成,受損細胞生長受阻,組織修復(fù)緩慢,導(dǎo)致流產(chǎn)出血時間延長,可能是藥物流產(chǎn)出血時間長的機制之一。
綜上所述,五加生化膠囊可在一定程度上對大鼠的藥物產(chǎn)后出血產(chǎn)生治療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過調(diào)節(jié)脂肪酸代謝及氨基酸的產(chǎn)生等途徑來實現(xiàn)的。本實驗對于深入研究和揭示中藥復(fù)方治療藥物流產(chǎn)出血的多靶點治療特點和優(yōu)勢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