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路照,鄭路拓,鄭沿,魯洪香
(1.溫州市甌海區(qū)茶山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中醫(yī)科,浙江 溫州 325035;2.溫州市甌海區(qū)第三人民醫(yī)院 藥劑科,浙江 溫州 325014)
乳糜尿是一種以等泔漿、牛乳等尿液混濁為特征的疾患。主要通過絲蟲病或其他原因導致乳糜液流入患者的泌尿系統(tǒng)淋巴管,造成泌尿系統(tǒng)淋巴管靜脈曲張破裂、壓力上升,乳糜液流至尿液而引發(fā)[1]。根據(jù)相關臨床報道指出,將五子衍宗湯聯(lián)合萆薢分清飲加減治療應用于乳糜尿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收效較滿意[2]。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乳糜尿病灶好轉,進而改善預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此類報道相對較少,依然缺乏臨床依據(jù)。在此次實驗中,對48例乳糜尿病患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開展對比和探討,旨在探討不同治療方案對于提高臨床療效效果的差異性,現(xiàn)將此次研究結果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此5年時間段內收治的乳糜尿患者共48例開展此次研究,通過雙育法分組標準將入選對象分為兩組,分別為觀察組(n=24)與對照組(n=24),觀察組中患者接受五子衍宗湯聯(lián)合萆薢分清飲加減治療方式,對照組中患者接受單純萆薢分清飲加減治療方式,觀察組患者中女14例,男10例,年齡在44~78歲,平均(61.82±6.47)歲。對照組患者中女15例,男9例,年齡在45~79歲,平均(61.85±6.49)歲。經告知后全部乳糜尿患者均自愿參與此次研究,并簽署相關文件,同時研究項目均按程序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對2組各項臨床上數(shù)據(jù)經統(tǒng)計學比對后顯示,差異細微(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24例,采用單純萆薢分清飲治療方式),萆薢分清飲基本方:飛廉30 g、桑嫖峭10 g、粉萆薢30 g、白花蛇舌草15 g、炙杜仲10 g、石菖蒲15 g、石葦15 g、茯苓12 g、車前草15 g、白術12 g、懷牛膝10 g、甘草5 g。將諸藥合用加水煎煮,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連續(xù)服用1個月。觀察組(24例,采用五子衍宗湯聯(lián)合萆薢分清飲加減治療方式),在對照組萆薢分清飲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五子衍宗湯治療,基本方,菟絲子15 g、枸杞子15 g、覆盆子15 g、五味子10 g、車前子10 g。若患者夾有血凝塊,加用刺猬皮、漏蘆;若患者伴有血尿癥,加用三七、小薊;若患者伴有乏力、頭昏,加用黃芪、黨參;若患者伴有小便稠厚如膏如脂,加用芡實;若患者伴有明顯腰痛,加用川斷、生地。將諸藥合用加水煎煮,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連續(xù)服用1個月后對比2組臨床療效。
1.3 觀察指標。通過統(tǒng)計病患的乳糜定性轉陰率、臨床有效率等對2組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對比。根據(jù)衛(wèi)生部頒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療效標準,患者服藥后臨床癥狀(小便混濁、兼見血塊、血尿癥狀或乳白如膏等)消除完全,且連續(xù)3次乳糜定性結果呈陰性,尿常規(guī)檢測正常,停藥后無復發(fā)情況則表示顯效,治療后(小便混濁、兼見血塊、血尿癥狀或乳白如膏等)臨床癥狀好轉明顯,乳糜定性結果呈陽性,尿常規(guī)檢測紅細胞、蛋白水平顯著降低則表示為有效,治療后未達到上述標準則表示無效。用乙醚等有機溶劑萃取乳糜微粒脂肪小滴,再用脂溶性染料蘇丹III對乙醚提取物進行染色。乳糜定性檢測:乳糜微粒用乙醚等有機溶劑萃取,然后用脂溶性染料蘇丹紅Ⅲ染色。乳糜定性陽性:提取液染色后,涂片顯示脂肪顆粒被染成不同大小的橙紅色球狀液滴。
1.5 統(tǒng)計學分析。數(shù)據(jù)納入SPSS 23.0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總有效率、乳糜定性轉陰率)用(%)表示,卡方檢驗,若(P<0.05)則認為有研究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對比。觀察組乳糜尿患者的有效率為100.00%,對照組乳糜尿患者的有效率為83.33%,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乳糜尿患者的有效率更高(P<0.05),詳情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對比[n(%)]
2.2 兩組患者的乳糜定性轉陰率比較。觀察組乳糜尿患者的乳糜定性轉陰率為95.83%,對照組乳糜尿患者的轉陰率為75.00%,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乳糜尿患者的乳糜定性轉陰率更高(P<0.05),詳情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的乳糜定性轉陰率對比(n,%)
乳糜尿屬于臨床較為多發(f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大多數(shù)病因與絲蟲病相關,但有些病因尚不清楚。其發(fā)病機制為絲蟲病或其他原因導致乳糜液流入患者的泌尿系統(tǒng)淋巴管,造成泌尿系統(tǒng)淋巴管靜脈曲張破裂、壓力上升,乳糜液流至尿液,從而引起乳糜尿。乳糜尿常由受涼、勞累、高脂飲食引起或加重[4]。早期癥狀較輕,后期可導致機體蛋白質與脂肪等營養(yǎng)物質流失過多,引發(fā)乏力、消瘦、貧血等并發(fā)癥狀。這將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
據(jù)相關中醫(yī)理論,乳糜尿屬于膏淋與尿濁范疇,其發(fā)病多與脾腎濕熱有密切聯(lián)系。主要因濕熱滲入膀胱或腎虛敗精流注膀胱而致[5]。因此,過多食脂甘,脾虛失健運,勞累過度或內生濕熱,久病體弱,先天不足,可導致脾腎虛,內生濕熱,尿濁白如乳汁或如米泔水樣。故其治療當以分清泌濁、利濕清熱、益腎健脾為主[6]。給予患者以飛廉、桑嫖峭、粉萆薢、白花蛇舌草、炙杜仲、石菖蒲、石葦?shù)葹榻M方的萆薢分清飲進行治療,方中飛廉等具有涼血散瘀、利濕清熱的作用;懷牛膝、桑嫖峭、粉萆薢等具有固精、益腎、通淋的功效;石葦、石菖蒲、白花蛇舌草、車前草等具有利濕、清熱、通淋的功效;茯苓、白術等具有益氣、鍵牌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利濕清熱、益腎健脾之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僅給予萆薢分清飲治療的效果尚不理想,聯(lián)合治療效果更佳[7]。
臨床可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五子衍宗湯聯(lián)合萆薢分清飲加減治療,五子衍宗湯組方包括菟絲子、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車前子,方中菟絲子具有補腎、溫腎的作用;覆盆子具有固精、補腎、養(yǎng)肝的功效;車前子具有補腎、利尿的功效;枸杞子、五味子具有補精固精的作用,五子衍宗湯聯(lián)合萆薢分清飲加減治療,共奏助陽補腎、養(yǎng)血補肝之功[8]。在此次研究中,相較于單純五子衍宗湯治療方式,乳糜尿患者通過五子衍宗湯聯(lián)合萆薢分清飲加減治療后的有效率更高,乳糜定性轉陰率更高,提示五子衍宗湯聯(lián)合萆薢分清飲加減治療的效果更佳,有利于促進乳糜尿病灶好轉,進而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五子衍宗湯聯(lián)合萆薢分清飲加減治療對于提高乳糜定性轉陰率,提高藥物治療效果等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值得臨床進一步普及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