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希
原本,申鳴只是楚國的士子。他很有孝心,常陪父母漫步花叢、休憩綠蔭,每天為父母端茶遞水、撓癢擦背……原本,他就想這樣,生活純粹、與世無爭。他覺得挺好!
楚惠王熊章聞知申鳴的為人和才氣,頗為賞識,請他做楚國的宰相。
“可我只想做父母的孝子,不愿做王的大臣。”申鳴回絕,波瀾不驚。
楚王很意外,就問:“既然你是父母的孝子,那父母的話你總會聽,父母要你做的事你不會拒絕吧?”
“那是自然!”申鳴爽快回應(yīng)。
于是楚王采取迂回戰(zhàn)術(shù),派人去找申鳴的父親。
聽說申鳴不愿做宰相,父親苦苦相勸:“我兒,在家盡孝固然是君子所為,但大丈夫更應(yīng)胸懷天下,壯志凌云。你去輔佐君王,治國安邦,造福百姓,光宗耀祖,世人景仰,此為積大德??!”
于是申鳴接受楚王招募,入朝為相。
三年后,白公熊勝因與鄭國有殺父之仇,不滿楚與鄭結(jié)盟,于是舉兵起事。形勢危急,申鳴主動請戰(zhàn),出征平叛。
消息傳來,申鳴的父親憂心忡忡,茶飯不思,試圖阻止他:“我兒,如今我們已年邁體衰,你不能隨侍在側(cè)也就罷了,還要舍命征戰(zhàn),以身涉險,這是不孝之舉,會毀了你的一世孝名?!?/p>
申鳴含淚道:“父親!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食君俸祿,忠君之事,眼下國家有難,我豈能置身事外?”
申鳴拜別雙親,披掛上陣,最后率軍將熊勝的叛軍圍困于慈利。
熊勝已處劣勢,但他的手里,握著一張王牌——申鳴的父親。
申鳴是有名的大孝子,熊勝當(dāng)然知道。他采納部下石乞的建議,劫持了申鳴的父親,以其父性命相逼,以平分楚國相誘。他想,若能借此脅迫申鳴退兵,并得其襄助,自可一舉反敗為勝。
豈料申鳴油鹽不進(jìn),軟硬不吃。
“為人子,我當(dāng)盡孝;時為人臣,自當(dāng)盡忠。此番臨危出征,剿滅叛賊就是我的使命,豈容你陰謀得逞!”申鳴派人正告熊勝。
熊勝一怒之下,殺死了申鳴的父親。
申鳴強(qiáng)忍悲痛,親率大軍攻陷慈利。熊勝戰(zhàn)死。
申鳴班師凱旋。楚王率百官迎接。滿城百姓夾道歡迎,紛紛向申鳴歡呼致敬。
楚王激動之余,要賞賜申鳴一百斤黃金。
申鳴拒絕了:“輔佐君王、護(hù)國安定,是我的職責(zé),何需犒賞?這次平定叛亂、誅殺逆賊,我盡了一個忠臣的職守:叛賊劫持我的父親,我卻不能出手相救,眼睜睜看著他慘遭殺害,這是我作為兒子的不孝。行不兩全,名不兩立,我不孝至此,還有何顏面立于這世間?”
言罷,申鳴面朝家鄉(xiāng)方向伏身跪拜,以頭叩地畢,飛身撞柱而亡。
滿朝驚愕。
楚王痛惜不已,后下詔,在申鳴的故鄉(xiāng)(今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新安鎮(zhèn)古城村)筑城,予以紀(j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