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奇 閆凱敏
(1.山西省煤炭工業(yè)廳煤炭資源地質(zhì)局 山西 030045 2.沁和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 048200)
候村煤礦位于晉城市沁水縣,地處太行山南段西側,沁水煤田南部邊緣,煤系地層主要為二疊系下統(tǒng)山西組和石炭系上統(tǒng)太原組,其3號煤層可采資源即將枯竭,15號煤層為下一步開采的主要煤層,開采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來自煤層基底奧灰?guī)r溶含水層的威脅,全井田范圍內(nèi)15號煤層都處于奧灰水帶壓狀態(tài),且煤層底板距奧灰頂面在17-35m之間,隔水層厚度?。幻簩拥装宄惺芩畨褐翟?.69-2.47MPa之間,帶壓水頭壓力大。而候村煤礦在水文地質(zhì)單元上位于延河泉域北部徑流區(qū),井田內(nèi)奧陶系含水層富水性變化較大,平面上具有富水不均一性,垂向上有“上弱下強”的分布規(guī)律,可分為峰峰組、上馬家溝組、下馬家溝組三個層段,峰峰組巖溶裂隙不發(fā)育,富水性弱,上、下馬家溝組富水性強,因此,為了盡早實現(xiàn)礦區(qū)15號煤層帶壓安全開采,當務之急是對候村煤礦奧陶系中統(tǒng)峰峰組相對隔水層段進行研究。
候村煤礦奧陶系中統(tǒng)峰峰組分為上下兩段,峰峰組上段主要為硬質(zhì)石灰?guī)r,滲透性較差,可以構成奧陶系灰?guī)r中的相對隔水層;峰峰組下段主要為中厚層狀石灰?guī)r,含泥質(zhì)石灰?guī)r,可溶性較好。為了了解峰峰組上部巖性滲透特性,測定巖體透水率,候村煤礦補充地質(zhì)勘探HC51、HC62號鉆孔對峰峰組上部進行了分段壓水試驗,選擇水壓式雙段止水栓塞,在同一鉆孔取固定厚度孔段作為一個壓水試驗段,取得巖層隨試段變化的透水率和滲透系數(shù),對峰峰組上部相對隔水層段的劃分具有重要意義。
壓水試驗是根據(jù)巖體吸水量計算了解巖體裂隙發(fā)育情況和透水性的一種原位試驗,用專門的止水設備把一定長度的鉆孔試驗段隔離出來,然后用固定的水頭向這一試驗段壓水,水通過孔壁周圍的裂隙向巖體內(nèi)滲透,最終滲透的水量會趨于一個穩(wěn)定值,根據(jù)壓力水頭、試段長度和穩(wěn)定滲入水量,可以判定巖體透水性的強弱。
HC51與HC62號孔壓水試驗壓力采用五點法進行,調(diào)節(jié)回水閥門使壓力盡可能接近每一個階段設計壓力,每2min記錄一個流量,每一個壓力階段不少于5個數(shù)據(jù),當連續(xù)四個流量達到5次計數(shù)的相對流量差不大于10%,或絕對差不大于1L/min,即可進行下一級壓力的試驗。同時填寫壓水試驗記錄表并進行巖體透水率計算,繪制P-Q(即壓力-流量)曲線并判斷曲線類型,從而分析試驗的準確性。
透水率計算:
試段透水率采用第三階段的壓力值(P3)和流量值(Q3)計算:
式中,q—試段的透水率(Lu);Q3—第三階段計算流量(L/min);L—試段長度(m);P3—第三階段試段壓力(MPa)。
滲透系數(shù)計算:
對滲透性較小,假設含水層為層流型時可用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K—巖體滲透系數(shù)(m/d);Q—壓入流量(m3/d);H—試驗段水頭值(m);L—試段長度(m);r—鉆孔半徑(m)。
止水栓塞:采用水壓式雙段止水栓塞,栓塞長度0.8m。
供水設備:采用水泵作為試段供水設備,其壓力穩(wěn)定,出水均勻。
量測設備:壓力表采用量測范圍為6MPa壓力表;流量表采用最大承受壓力為6MPa電子流量表,其反應靈敏,質(zhì)量可靠。
其他設備:止水栓塞打壓采用手動式液壓泵;止水栓塞連接打壓泵采用專用水管,可承受較大壓力;使用鉆桿作為栓塞的工作管,鉆桿內(nèi)徑與接頭內(nèi)徑一致;供水設備與鉆桿采用高壓水管相連接。
試段鉆孔孔徑:HC51、HC62號鉆孔試段孔徑均為127mm。
壓力階段:HC51號鉆孔采用五點法進行,其值分別為0.3MPa-0.6MPa-1.0MPa-0.6MPa-0.3MPa五個階段。
HC62號鉆孔采用五點法進行,其值分別為1.0MPa-1.5MPa-2.0MPa-1.5MPa-1.0MPa五個階段。
試段壓力值:采用安設在進水管的壓力計測壓,試段壓力計算公式為:
P—試段壓力(MPa);Pp—壓力計指示壓力(MPa);Pz—壓力計中心至壓力計算零線的水柱壓力(MPa);Ps—管路壓力損失(m)。
HC51號鉆孔壓水試驗時水位埋深115m,故其Pz值為1.15MPa。HC62號鉆孔壓水試驗時水位埋深68m,故其Pz值為0.68MPa,
由于鉆桿內(nèi)徑與接頭內(nèi)徑一致,計算的管路壓力損失值在10-3級,故Ps值采用0。
試段長度:采用水壓式雙段止水栓塞,上下兩個止水栓塞中間止水段為5.85m。
HC51、HC62號鉆孔繪制了各試段P-Q曲線,確定了P-Q曲線類型及計算了試段透水率和滲透系數(shù)。
HC51號鉆孔355.64m-384.98m段壓水試驗成果如下:
表1 HC51號鉆孔透水率計算結果表
表2 HC51號鉆孔滲透系數(shù)計算結果表
由以上成果得出,HC51號鉆孔355.64m-380.29m試段P-Q曲線類型可近似看做層流型,379.14-384.89m試段P-Q曲線類型為擴張型。證明HC51號鉆孔從約379m以下巖石滲透特性發(fā)生變化,隨著壓力的增大,流量呈幾何倍數(shù)增加,而HC51號鉆孔鹽化測井成果峰峰組含水層位于373-399.70m,鉆進過程中該段消耗量也明顯增大,與其結果互相驗證,證明HC51號鉆孔約373m-379m以下相對隔水性能較差,373m-379m以上相對隔水性能較好。
HC62號鉆孔283.29m-316.04m段壓水試驗成果如下:
表3 HC62號鉆孔透水率計算結果表
表4 HC62號鉆孔滲透系數(shù)計算結果表
由以上成果得出,HC62號鉆孔283.29-316.04m試段P-Q曲線類型基本均為層流型,隨著試段深度的加深,305.79m之后滲透系數(shù)明顯增大,鉆進過程中該段消耗量也明顯增大,與其結果互相驗證,證明HC62號鉆孔約305m以下相對隔水性能發(fā)生改變。
通過在候村煤礦補充地質(zhì)勘探中壓水試驗方法的應用,證明該方法不僅適用于水利水電、壩基、橋梁隧道等工程地質(zhì)勘查中,同時,也可以在煤炭地質(zhì)勘查中對其進行應用,壓水試驗簡單易行,適應性強,在地下水位以上和以下均可進行,也可應用于較深的孔段,通過壓水試驗能了解巖體透水性在空間的分布變化,對判斷相對隔水層的分界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