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鵬飛,史國振
(江蘇省宜興市人民醫(yī)院 心胸外科,江蘇 宜興 214200)
肺癌是臨床高發(fā)的惡性腫瘤之一,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占肺癌的80%,具有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臨床治療棘手[1]。外科手術是NSCLC治療的主要方法,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具有明顯的創(chuàng)傷性,患者術后恢復慢,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特別對于體質較弱、伴有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來說,無法耐受開胸手術,臨床已較少應用。近年來,電視胸腔鏡技術發(fā)展迅速,電視胸腔鏡輔助微創(chuàng)切口肺癌根治術(VAMT)已成為新型微創(chuàng)手術方法,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疼痛輕,恢復快等優(yōu)點,減少對機體正常生理功能的影響,有助于提升手術根治效果[2]。中醫(yī)認為,本病屬“肺積”“肺萎”等范疇,癌毒侵肺、氣滯血瘀是主要的病機特點,加之術后機體氣血虛弱、肺衛(wèi)不固,正氣無以抵御癌毒,需要行益氣扶正、活血化瘀、解毒祛濕治療[3]。參丹散結膠囊在VAMT后應用有助于提升機體抗腫瘤之力,調節(jié)免疫功能,加快患者術后恢復。本研究進一步分析參丹散結膠囊聯(lián)合VAMT治療老年NSCLC的臨床效果,現(xiàn)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9年1~12月在江蘇省宜興市人民醫(yī)院胸外科治療的82例老年NSCLC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齡60~86歲,平均(72.6±8.1)歲,病灶直徑1~4 cm,平均(2.1±0.8)cm,TNM分期,Ⅰ期10例、Ⅱ期23例、Ⅲ期8例;對照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齡60~85歲,平均(72.4±8.0)歲,病灶直徑1~4 cm,平均(2.2±0.9)cm,TNM分期,Ⅰ期9例、Ⅱ期22例、Ⅲ期10例;所有患者均經(jīng)CT、病理學、組織學檢查等確診為NSCLC,TNM分期在Ⅰ~Ⅲ期,病灶局限于單側肺葉,年齡≥60歲,有VAMT手術指征,術后預計生存時間>3個月;排除合并嚴重心肝腎疾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已發(fā)生遠處轉移、存在VAMT手術禁忌、藥物過敏等。對比兩組的年齡、性別、病灶直徑、TNM分期等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單行VAMT,患者取健側臥位,采用靜吸復合法麻醉,雙腔氣管插管,健側單肺通氣,于患側腋中線偏前第4或5肋間作一6~8 cm長切口,置入胸腔鏡,于腋中線與第7~8肋間交匯處作一2 cm切口作為觀察孔,置入Trocar,在胸腔鏡輔助下觀察病灶部位及周圍組織情況,游離肺裂及胸腔粘連,解剖肺動、靜脈,根據(jù)情況進行血管的切割、縫扎等,完全切割閉合支氣管,在胸腔鏡下將病灶所在肺葉切除,清掃縱隔及肺門處淋巴結,右側病灶清除第2、3、4、7、8、9、10及11組淋巴結,左側病灶清除第2、3、4、5、6、7、8、9、10及11組淋巴結;用生理鹽水沖洗胸腔,檢查無活動性出血,且支氣管殘端無漏氣,留置引流管,結束手術。術后在ICU內監(jiān)視,給予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化痰藥物霧化吸入,確保患者呼吸道通暢。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服用參丹散結膠囊(山東綠因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20040121),6粒/次,3次/d,共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治療前后檢測腫瘤標志物水平,包括CEA、CYFRA21-1、NSE、SCC,并檢測免疫功能指標,包括CD3+、CD4+、CD8+、IgG、IgA。
1.4 統(tǒng)計學分析。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χ2及t檢驗,有統(tǒng)計學差異為P<0.05。
2.1 兩組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觀察組治療后CEA、CYFRA21-1、NSE、SCC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觀察組治療后CD3+、CD4+、IgG、IgA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CD8+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手術仍是目前NSCLC治療的主要手段,VAMT技術在常規(guī)開胸手術基礎上優(yōu)化而來,避免了開胸對胸部組織的巨大創(chuàng)傷,融合了胸腔鏡及開胸手術的優(yōu)點,能夠在清晰的視野下完成肺組織的解剖及切割,并能發(fā)現(xiàn)微小胸膜轉移灶,區(qū)分病灶與肺組織的粘連程度,做到精準切除,減少對正常肺組織的損傷,且能清楚觀察肺門、縱隔淋巴結情況,徹底清掃淋巴結[4]。但臨床研究顯示,術后NSCLC復發(fā)率高達60%,單純手術治療無法清除體內殘留的腫瘤細胞[5]。因此,術后需要進一步輔助治療。
中醫(yī)認為,VAMT治療NSCLC屬于攻法,對人體正氣有一定損傷,有“攻邪多傷正”的理論。因此,患者術后處于氣血虛弱、正氣虛損的狀態(tài),而此時癌毒尚存,正氣無以驅邪,可導致腫瘤復發(fā)。此時當以益氣健脾、活血化瘀、理氣化痰等為大法。參丹散結膠囊為純中藥制劑,方中黃芪、人參、白術等健脾益氣,扶助正氣;丹參活血化瘀;雞內金消食導滯;厚樸、枳殼理氣化痰;瓜蔞、半夏寬胸散結、化痰排膿;郁金行氣解郁、活血涼血;全蝎、蜈蚣攻毒消積。全方共奏益氣固本、扶正祛邪之效,能扶助正氣,調整臟腑功能,增強機體御邪之力,促進機體功能恢復。現(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本方可有效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細胞轉移,抗腫瘤血管新生,促進腫瘤細胞凋亡,達到輔助抗腫瘤效果。
綜上所述,參丹散結膠囊聯(lián)合VAMT治療老年NSCLC的臨床效果確切,能提升手術療效,增強抗腫瘤效果,調節(jié)機體免疫,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