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淼,劉尚峰,朱華錦,劉旭光,呂 明,沈宗海,汪中明?
(1.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37;2.安徽現(xiàn)代糧食物流中心庫,安徽 六安 231323;3.中儲糧銅陵直屬庫,安徽 銅陵 245000;4.安徽華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11)
全世界每年因倉儲有害生物造成的糧食、豆類、油料損失約占總存儲量的 5%[1]。儲糧害蟲危害直接影響到我國糧食數(shù)量和質量安全。糧堆作為大型的散粒體結構,在對其進行熏蒸的過程中,不同的施藥方式將會對熏蒸的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我國倉儲企業(yè)長期以來以磷化氫熏蒸作為主要的儲糧害蟲防治技術,通過長期的應用和研究,形成了包括磷化氫倉外施藥、環(huán)流熏蒸及實時檢測有機結合為一體的磷化氫環(huán)流熏蒸技術,并制定了相關技術標準,解決了常規(guī)熏蒸方式中難保證磷化氫氣體在高大糧堆內的均勻分布、有效殺死儲糧害蟲的難題。硫酰氟作為目前最有潛力在倉儲行業(yè)廣泛應用的熏蒸劑,雖然針對硫酰氟實倉殺蟲效果等方面有一些應用方法的報道[2-3],但并未見不同實倉施藥方式系統(tǒng)的比較研究,尚沒有形成完善的施用工藝。高大平房倉是我國儲糧主要的倉型,本研究針對高大平房倉,采用幾種不同的硫酰氟熏蒸施用方式,通過比較分析,探索建立和完善的硫酰氟熏蒸技術。
試驗在中儲糧安徽銅陵庫 17號倉和安徽糧食批發(fā)交易市場有限公司現(xiàn)代糧食物流中心庫29號、40號和5號進行,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實驗倉房情況Table 1 Experiment warehouses
SP Tr-GAS@200硫酰氟濃度檢測儀:江蘇舒茨儀器股份有限公司;SF-ExplorIR硫酰氟報警儀:美國SPECTROS儀器有限公司;環(huán)流風機(風機功率7.5 kW)、倉內環(huán)流管(直徑1.1 m):安徽省華糧糧油儲運有限公司。
1.3.1 倉房氣密性檢測
全倉密閉(窗戶,軸流風機口,檢查口,通風口)只留一個通風口連接小功率(3 kW)風機,對面檢測管連接壓力計,開始壓入或吸出。負壓吸出至壓力計–350 Pa時,關停風機,快速關閉風機閥門,壓力計等–300 Pa時,開始計時至–150 Pa(半衰期)所用時間[4]。
1.3.2 試驗蟲籠
挑選成蟲蟲齡一致的玉米象 Sitophilus zeamais、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長角扁谷盜Cryptolestes pusillus Oliver、嗜卷書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所有蟲種飼養(yǎng)于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糧食儲運研究所昆蟲飼養(yǎng)室,飼養(yǎng)方法見參考文獻[5]。將裝有四種成蟲的布袋蟲籠放置于糧堆內部深度為50 cm。熏蒸散氣后,將蟲籠取出,統(tǒng)計成蟲死亡率,并將含有蟲卵的飼料放入恒溫恒濕箱內進行8周的飼養(yǎng),統(tǒng)計卵孵化后成蟲種類。
1.3.3 熏蒸方式及用藥量
1.3.3.1 整倉熏蒸 采取倉內糧面施藥的方式。根據(jù)預設濃度計算好用藥量,將需要用量的鋼瓶氣均勻垂直放置于糧面,避免鋼瓶與糧食直接接觸,以防汽化過程產生的低溫導致糧食結露。施藥人員佩戴好自給式呼吸器,同時依次由內向外打開鋼瓶氣氣閥,讓氣體緩慢排出,確保氣體釋放徹底。
1.3.3.2 膜下上行環(huán)流熏蒸 施藥前制作一套能有效聯(lián)通鋼瓶閥口和環(huán)流管口的輸氣管路,包括瓶口接頭、高壓軟管、管口帶兩個尖嘴閥快速悶蓋。通過倉房配置的上行環(huán)流系統(tǒng),將鋼瓶氣與環(huán)流管道連接,確保氣體自糧堆下部向糧面方向環(huán)流。啟動環(huán)流風機,開啟鋼瓶閥門,直至將預先計算好用量的藥劑全部釋放至糧堆中。24 h后結束環(huán)流。
表2 實驗倉房熏蒸方式及用藥量Table 2 Fumigation method and dosage of experiment warehouses
1.3.3.3 膜下下行環(huán)流熏蒸 將鋼瓶閥門與倉房下行環(huán)流管道連接,確保氣體自糧面向下環(huán)流。啟動風機,開啟鋼瓶閥門,直至將預先計算好用量的藥劑全部釋放至糧堆中。開始投藥即開始環(huán)流,投藥結束后即停止環(huán)流。
1.3.3.4 熏蒸散氣 當倉內氣體檢測濃度降至1 mL/m3以下,開始散氣。散氣采用自然通風散氣,散氣20 h以上,記錄倉內空氣中硫酰氟最高容許濃度降低到20 mg/m3(5 mL/m3)所用時間,并監(jiān)測記錄倉外上風向、下風向空氣中硫酰氟濃度變化情況。
1.3.4 氣體采樣點布置及濃度檢測
整倉熏蒸布置點:倉內對角線三點,每個點上、中、下布置三根取樣管(上層糧堆深度1.5 m,中層深度3 m,下層深度4.5 m)??臻g中間1個(糧面與天花板之間的中心位置)。
膜下熏蒸布置點:倉內對角線三點,每個點上、中、下布置三根取樣管(上層糧堆深度1.5 m,中層深度3 m,下層深度4.5 m)。
投藥結束每 6 h檢測一次硫酰氟濃度。48 h后每天定時檢測兩次。
用WPS Office Excel 2020處理數(shù)據(jù)。
以不同時間,不同位置檢測點的硫酰氟氣體濃度,作為判斷氣體在糧堆內部擴散情況的依據(jù)。
整倉熏蒸利用硫酰氟氣體具有密度大,穿透性強的特點,通過其自然擴散實現(xiàn)整倉熏蒸的目標。糧堆表面的硫酰氟鋼瓶氣,自閥門打開后開始向倉內排氣。起始氣體排放速度較快,前期倉外稱重實驗證實大約半小時排放 5 kg,后面排氣口因汽化產生的低溫而結冰堵塞,排放速度逐步減緩。全部釋放完1瓶10 kg的氣體約8 h左右。
從17號倉24 h內氣體濃度的變化情況(圖1)可以發(fā)現(xiàn),氣體在起始大量排放的時候,迅速向糧堆上中層擴散,2.5 h的時候,糧堆中間3 m的氣體濃度要甚至高于倉內空間的氣體濃度,此時氣體剛剛到達糧堆底部,但濃度較低。之后氣體斷續(xù)向下擴散,上中層濃度逐漸降低,下層氣體濃度逐漸上升。并一直維持這樣的趨勢,直至24 h,糧堆底部濃度到達最高12.7 g/m3,約為糧堆上層濃度的一半。24 h之后,整倉所有檢測點氣體濃度開始下降,濃度較高的上中層下降較快,底層濃度下降較緩,在此過程中,上中層高濃度的氣體可能還會逐步向下層擴散。60 h左右,整倉平均氣體濃度為13.7 g/m3左右,高于本試驗設置濃度為12.7 g/m3。表明此時檢測點之外的其它部位氣體濃度并沒有真正的均勻。從整倉氣體最高平均濃度 17.4 g/m3下降至 5 g/m3共計用時137 h,平均衰減速度為0.091 g/m3·h。
圖1 17號倉(整倉熏蒸)硫酰氟氣體濃度變化Fig.1 The change of sulfuryl fluoride gas concentration in No.17 warehouse (whole warehouse fumigation)
29號小麥倉濃度變化趨勢(圖2)與17號稻谷倉存在一定差異。氣體在小麥糧堆中的擴散速度明顯要快于稻谷糧堆。5.5 h的時候,糧堆底部氣體濃度已經到達15.7 g/m3,隨后各層濃度開始衰減,糧倉空間和糧堆上層氣體濃度衰減速度最快,幅度相當。中層氣度濃度一直最高。從相對均勻后的整倉平均氣體濃度 9.0 g/m3下降到5.2 g/m3,用時 37 h,平均衰減速度為 0.1 g/m3·h。
圖2 29號倉(整倉熏蒸)硫酰氟氣體濃度變化Fig.2 The change of sulfuryl fluoride gas concentration in No.29 warehouse (whole warehouse fumigation)
膜下下行環(huán)流熏蒸,氣體釋放結束后即停止環(huán)流。由圖3可見,40號倉熏蒸過程中,20 h糧堆上中層氣體濃度達到最高,中層氣體濃度高于上層,下層濃度達到10 g/m3以上。隨后上中層氣體濃度逐漸下降,底層濃度逐步上升,40 h達到最高點,整倉平均氣體濃度為17.3 g/m3,遠高于試驗設置濃度10 g/m3。40 h之后糧堆各層氣體濃度開始衰減。平均衰減至5.3 g/m3,用時154 h,平均衰減速度為0.078 g/m3·h。
圖3 40號倉(膜下下行環(huán)流)硫酰氟氣體濃度變化Fig.3 The change of sulfuryl fluoride gas concentration in No.40 warehouse (downward recirculation fumigation under the membrane)
膜下上行環(huán)流熏蒸,氣體自糧堆底部向上擴散。從 5號倉的氣體濃度的變化情況(圖 4)可見,環(huán)流結束時,糧堆底部氣體濃度最高,為10.6 g/m3。中、上兩層氣體濃度基本一致,平均濃度8.8 g/m3左右。環(huán)流結束后16 h內,氣體仍然會沿著環(huán)流的方向流動,40 h,氣體濃度基本均勻。平均衰減至 5.2 g/m3,用時 55 h,平均衰減速度為 0.065 g/m3·h。
圖4 5號倉(膜下上行環(huán)流)硫酰氟氣體濃度變化Fig.4 The change of sulfuryl fluoride gas concentration in No.5 warehouse (upward recirculation fumigation under the membrane)
此外,對三種施藥方式中硫酰氟熏蒸濃度衰減數(shù)據(jù)點進行擬合分析,所得回歸方程見圖1~4。三個方程的擬合度較好,R2分別為0.990 0,0.991 5,0.990 2,0.985 9。其中,17號倉衰減規(guī)律符合五次多項式方程,其他整倉熏蒸倉內硫酰氟濃度衰減規(guī)律符合三次多項式方程,膜下熏蒸的上行和下行衰減規(guī)律符合二次多項式方程。
糧堆各層濃度比達到 0.6時,判定為氣體分布均勻[3]。由表3可見,17號稻谷倉整倉熏蒸方式硫酰氟氣體濃度全倉均勻用時最短,為16.5 h。然后依次是膜下上行環(huán)流方式的5號倉、膜下下行環(huán)流的40號倉和整倉熏蒸的29號倉,達到全倉均勻用時分別是25.5、39.5和58 h。而保持均勻性時間最長的是40號倉,其次是5號、17號倉和29號倉。
表3 硫酰氟氣體在糧堆內部分布均勻性Table 3 Uniformity of sulfuryl fluoride gas distribution in grain pile
對相同糧種間不同熏蒸方式達到氣體均勻的速度進行比較。同為稻谷的17號和5號倉,整倉熏蒸的氣體均勻速度要快于膜下上行環(huán)流的熏蒸方式。同為小麥的40號倉和29號相比,膜下下行環(huán)流熏蒸的氣體均勻性要快于整倉熏蒸。
對比不同的熏蒸方式,5號倉、40號倉達到均勻性的時間比29號倉短,但比17號倉長,因此膜下投藥對比整倉熏蒸達到均勻性的時間并不具明顯優(yōu)勢,但40號倉達到均勻性后,濃度均勻性保持時間比整倉熏蒸的長。對比5號倉上行環(huán)流3.75 h和40號倉下行環(huán)流24 h,上行環(huán)流達到均勻性需25.5 h,下行環(huán)流需39.9 h,因此環(huán)流時間加長,達到均勻性的時間變短,但在均勻度的保持時間上,環(huán)流時間短的均勻性保持時間為249.3 h,遠遠高于環(huán)流時間長的159.1 h。
由表4可以看出,三種施藥方式熏蒸結束后,預埋蟲籠中成蟲死亡率均為100%。但兩個整倉熏蒸的蟲籠,56天后分布位于中上層的兩個蟲籠中發(fā)現(xiàn)了孵化出來的玉米象。表明整倉熏蒸中,倉內保持的藥劑濃度不足以殺死蟲卵。17號倉保持5 g/m3以上濃度的時間約為6天,這與之前實驗室硫酰氟殺滅蟲卵的預實驗結果基本一致。需要通過增加用藥量、增加增效劑、或改變熏蒸方式等途徑解決硫酰氟殺卵問題。
表4 糧堆預埋蟲籠成蟲死亡率Table 4 Mortality of adult insect cages embedded in grain piles
4個實驗倉房中,5號倉采用膜下熏蒸的方式,氣密最高,為53 s。但通過24 h上行式環(huán)流后,但整倉氣體達到基本均勻后,整倉氣體濃度約為8.8 g/m3,遠低于未進行氣密性改造的17號和29號倉整倉熏蒸氣體均勻后的濃度。可見此次環(huán)流實驗過程中產生了較大的藥劑損失。有研究表明,在磷化氫整倉環(huán)流熏蒸與膜下環(huán)流熏蒸對比試驗中,采用膜下環(huán)流熏蒸延長了磷化氫氣體有效濃度的時間,大大提高了熏蒸效果,減少了使用量,而并未造成藥劑的損失[6]。因此,進行硫酰氟膜下環(huán)流熏蒸時,需考慮環(huán)流對藥劑的損失,以確保熏蒸的殺蟲效果。
40號倉氣密性為46 s,采用膜下下行環(huán)流,因為該倉僅環(huán)流了 3.75 h,所以因環(huán)流損失的藥劑量要遠遠小于5號倉。但整倉氣體基本均勻后,氣體濃度與17號整倉濃度相差不大,說明近4 h的環(huán)流過程還是導致了部分藥劑的損失。
江利國[7]等研究結果表明,未進行環(huán)流的磷化氫熏蒸氣體需4天左右方能達到均衡。本實驗中整倉熏蒸的17號稻谷倉,在開始投藥的2.5 h后,糧堆底部就可以檢測到藥劑氣體濃度,通過自然擴散用時16.5 h達到全倉氣體均勻。研究表明硫酰氟氣體比磷化氫氣體具有更強的穿透力,擴散能力更強。
本試驗中,采用整倉熏蒸的兩個倉房均為未經過氣密性改造,是壓力無法達到300 Pa的氣密性較差的倉房。結果顯示,本研究中濃度衰減較快的29號小麥倉,半衰期大約3天左右。而17號稻谷倉,保持5 g/m3以上濃度達6天左右。這兩種氣密性條件下,用藥劑量為10 g/m3時,能夠快速殺滅成蟲。有研究表明,平房倉300 Pa壓力半衰期在40 s以下,則需要在熏蒸中補充投藥,以保證有效的殺蟲濃度[8]。因此,對于氣密性差的倉房,推薦采用硫酰氟熏蒸。
膜下熏蒸的兩個實驗倉,氣密分別是53 s和46 s。兩個倉房的氣體濃度平均衰減速度分別為0.078 g/m3·h 和 0.065 g/m3·h,與倉房氣密性成正比。
倉房氣密性對硫酰氟熏蒸的氣體濃度保持十分重要,但由于其殺滅害蟲成蟲的速度快,在應急處理成蟲時,對倉房氣密性要求較低。
硫酰氟整倉熏蒸操作方便,快速均布,能夠快速殺死成蟲。但用藥量較大,氣密性不佳的倉房,氣體濃度衰減快,會出現(xiàn)殺卵不徹底的現(xiàn)象;膜下上行環(huán)流的熏蒸方式,環(huán)流時間較長,藥劑在環(huán)境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藥劑損失。膜下下行環(huán)流的熏蒸方式,環(huán)流時間短,濃度均布快,比整倉熏蒸節(jié)約用藥量,并由于覆膜后氣密性好,藥劑濃度保持時間長,殺蟲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