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 公明
燈火通明的城市上空,一架架身軀龐大的飛機在美麗的夜空中飛行。作為一種安全、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飛機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影響著人們的出行方式,使人們享受科技日新月異所帶來的巨大便利。
抬頭仰望美麗的藍天,你是否思考過一個個有趣的問題——看上去頗為笨重的飛機為什么能飛上藍天?機翼為何要做成特定的形狀?這其中有什么值得思考的科學(xué)原理呢?我們一起走進科學(xué)實驗室,通過一個非常簡單的小實驗——“風(fēng)過紙合”來了解飛機飛上藍天的奧秘吧!
實驗材料:
兩張紙片
圖1
實驗步驟:
1.將兩張紙片平行相對放置在桌面上,并保持靜止。接著,向兩張紙中間輕輕地吹氣。想一想,這兩張紙會不會被吹開呢?
圖2
2.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兩張紙不但沒有相互遠離,反而彼此靠近。
圖3
徐教授講原理:
為什么向兩張紙中間吹氣,兩張紙不但沒有分得更開,反而會靠攏呢?
風(fēng)過紙合的秘密在于神奇的伯努利原理。簡單來說,就是空氣流速快的地方壓強小,空氣流速慢的地方壓強大。當(dāng)我們往兩張紙中間吹氣時,因為中間的空氣流速快,所以兩張紙中間的氣壓就小,又因為兩張紙外側(cè)的氣壓比兩張紙中間的氣壓大,所以氣壓便將兩張紙向中間壓了過去。
說到這里,想必你已經(jīng)明白了飛機飛上藍天的奧秘了吧!飛機機翼橫截面的形狀一般為前端圓鈍、后端尖銳,它的上表面拱起,下表面則較平。當(dāng)?shù)荣|(zhì)量的空氣同時通過機翼上表面和下表面時,就會在機翼上下方形成不同的空氣流速。空氣通過機翼上表面時流速較快,壓強較小,通過下表面時流速較慢,壓強較大,因而此時飛機就會受到一個向上的合力,即向上的升力。這升力使得飛機可以離開地面,在空中飛行。而飛機飛行的速度越快、機翼面積越大,所產(chǎn)生的升力就越大。
圖4
科學(xué)拓展課堂
說到飛機,就不得不提到它的發(fā)明者——偉大的發(fā)明家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萊特兄弟是美國著名的發(fā)明家,哥哥是威爾伯·萊特(Wilbur Wright,1867 年4 月16 日—1912 年5 月12 日),弟弟是奧維爾·萊特(Orville Wright,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在1903 年12 月17 日,萊特兄弟首次試飛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動力、機身比空氣重、持續(xù)滯空不落地的飛機,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
飛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有人將它與電視、電腦并列為20 世紀(jì)對人類影響最大的三大發(fā)明。萊特兄弟首創(chuàng)了讓飛機能受控飛行的飛行控制系統(tǒng),從而為飛機的實用化奠定了基礎(chǔ),此項技術(shù)至今仍被應(yīng)用在飛機上。
萊特兄弟的偉大發(fā)明改變了人類的交通、生產(chǎn)方式等,同時改變了軍事史,我們將永遠銘記他們?yōu)槿祟愖鞒龅膫ゴ筘暙I!
圖5 萊特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