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是教科書,也是營養(yǎng)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訪“紅色圣地”,足跡遍布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地,在不同場合談感悟、講故事。讓我們一起重溫習總書記講述的那些感人至深的黨史故事,汲取蘊含其中的智慧和力量。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楊靖宇將軍領導抗日武裝冒著零下四十攝氏度的嚴寒,同數(shù)倍于己的敵人浴血奮戰(zhàn),犧牲時胃里全是枯草、樹皮、棉絮,沒有一粒糧食,其事跡震撼人心。
——2020年7月24日習近平在吉林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
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三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么是共產(chǎn)黨?共產(chǎn)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我們戰(zhàn)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
——2016年10月21日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后,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劉啟耀背著金條乞討數(shù)年,歷盡千辛萬苦尋找黨組織繼續(xù)干革命,不動用分毫黨的經(jīng)費。我們只有繼承和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才能應對“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才能正確處理公私關系、破除“四風”頑疾。
——2019年5月22日習近平在江西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
長征過雪山途中,有個同志穿著單薄的舊衣服被凍死,指揮員讓把軍需處長叫來,想問問他為什么不給這個被凍死的同志發(fā)棉衣,隊伍里的同志含淚告訴他,被凍死的這個同志就是軍需處長。管被裝的寧可自己凍死也沒有自己先穿暖和一點,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覺悟看似無形,關鍵時就會顯現(xiàn)出強大力量。
——2018年1月5日習近平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
在參觀軍史館時,我對長征途中紅三十一軍九十三師二七四團“半截皮帶”的故事,感觸很深。紅軍戰(zhàn)士寧肯忍饑挨餓,也要將半截皮帶留下來,帶著它“去延安見毛主席”。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鐵心跟黨走”的生動寫照。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在視察十三集團軍時的講話
中央蘇區(qū)時期,中央機關領導“每天節(jié)約二兩米,使前方紅軍吃飽飯,好打勝仗”,群眾傳唱“蘇區(qū)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日著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訪貧農”,生動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的優(yōu)良作風和艱苦奮斗精神。按照規(guī)定夜晚辦公可點三根燈芯,可毛澤東同志帶頭勤儉節(jié)約,只點一根燈芯,在昏暗的油燈下寫出《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等光輝著作。
——2019年5月22日習近平在江西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
我們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祿同志的事跡教育成長起來的。幾十年來,焦裕祿同志的事跡一直在我腦海中,焦裕祿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記得一九六六年二月七日,《人民日報》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我當時上初中一年級,政治課老師在念這篇通訊的過程中幾度哽咽,多次泣不成聲,同學們也流下眼淚。特別是念到焦裕祿同志肝癌晚期仍堅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頂著肝部,藤椅右邊被頂出一個大窟窿時,我受到深深震撼。
——2014年3月18日習近平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
我向大家介紹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同志,她是老將軍甘祖昌同志的夫人。甘祖昌同志是江西老紅軍、新中國的開國將軍,但他堅持回農村當農民,龔全珍同志也隨甘祖昌同志一起回到農村艱苦奮斗。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龔全珍同志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精神,并當選了全國道德模范,出席我們今天的會議,我感到很欣慰。我向龔全珍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們要把艱苦奮斗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2013年9月26日習近平在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時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