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是一種常見病,下垂明顯者常見腹部不適、飽脹重垂感,尤其在餐后、站立或勞累的情況下癥狀會加重,且伴有食欲不振、惡心、噯氣等現(xiàn)象。胃下垂有一些高危人群,比如女性和體型瘦長無力者比較多見;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及長期從事站立工作者,也有胃下垂風險。從理論上來說,餐后運動會增加胃下垂風險,因此,不要在用餐后立即運動。
胃下垂患者的飲食原則:以下食療方可酌情選用或交替服用,對緩解癥狀有效。
豬肚砂仁湯:豬肚1只切成條狀,與黃芪30克、龍眼肉30克、砂仁5克一起,加調(diào)料煮熟后分次食用。
鯽芪湯:鯽魚500克,黃芪50克、枳殼30克。鯽魚油煎后,加水、黃芪、枳殼、調(diào)料,一起燉湯食用。
黨參大棗粥:黨參20克、大棗10枚、陳皮6克,可煎湯代茶飲。也可加粳米50至100克,煮粥食用。一日一次。適用于胃下垂脾胃氣虛證患者。
山仁粥:山藥50克、薏苡仁30克、砂仁6克,加粳米50至100克,煮粥食用,一日一次。適用于胃下垂脾虛并兼見大便溏軟者。
芪枸粥:黃芪16克、枸杞20克,水煎代茶飲用,也可以加粳米50至100克煮粥食用,一日一次。適用于胃下垂病程日久,脾虛及腎者。
(摘自《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