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媚
摘要:小學生是一個特殊年齡階段的群體,他們的心智很弱,認知能力很低、人生閱歷太淺,因此他們容易受外界的干擾,沒有班主任正確的指導就落入到學困生的行列。而“學困生”是一個班集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人數(shù)不多,卻直接關系到一個學生的前途,一個家庭的和諧,一個班主任工作的成敗。本文談談班主任轉化學困生的方法:班主任要積極重塑學困生的信心;班主任需要學困生家庭教育的配合和協(xié)助;班主任對學困生要賞罰分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學困生;轉化方法
對于小學生而言,所謂的學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因為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而在學習動機、態(tài)度、目的、方法、習慣等等方面存在問題或偏頗產生學習困難、成績不達標的學生。作為班主任,要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不能僅僅因為成績不好而用另眼來看待學生,他們只是思想和行為的不自覺。陶行知先生曾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因此,班主任要正視學困生的轉化工作,用平等、客觀、耐心來對待學困生,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學困生轉化的關鍵,你的一舉一動都是學困生的一大進步。
一、班主任要積極重塑學困生的信心
重塑學困生的信心首先需要班主任與學困生生的耐心溝通。溝通是搭起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道橋梁,班主任只有用溝通走進學生的內心,了解他們的內心真實想法,才能找到轉化他們的方法。同時,更需要溝通的藝術,班主任不要每次找他們出來的談話,都是用條條框框的道理跟他們說教,而是先找出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切入主題,跟他們有了共同的興趣,才能與他們成為好朋友,慢慢地學困生們就打開自己的心扉,接受作為班主任的你的說辭,也讓他們認識到班主任一直沒有忽視他們的,沒有歧視他們,是在給他們希望,在鼓勵著他們,漸漸地他們看到了學習的希望,看到人生的色彩,就會有意識的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讓自己走入正軌。
與學困生的溝通能夠在思想上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學困生一個最大的缺點是不喜歡學習,班主任要想真正要重塑學困生的信心還是要落實到他們的行動上,因此,在溝通的同時,班主任更要注重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班主任要跟科任老師溝通,下大量功夫,做到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在他們上課的時候,盡量挑一些簡單的問題來問他們,而且做到考試的時候,挑掉難的題目,根據他們上課的掌握情況給這些學困生出一套題,讓他們在每次的考試中看到自己的進步,看到學習的希望。比如,作為班主任的我,在我的語文學科中,我針對不同的基礎學生,讓他們練習不一樣的題目,堅持一段時間后,優(yōu)等生得到了明顯進步;而學困生更是“不甘落后”,上課熱情提高著,做人的自信心在強化著。
二、班主任需要學困生家庭教育的配合和協(xié)助
班主任首先要跟學困生的家長溝通好,讓家長知道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承認自己孩子在校的錯誤行為情況;并且說服家長,讓他們配合你的工作,私下成立一個學困生的家長微信群,時刻報告他們在學校的表現(xiàn),讓各家長進獻善謀,一起交流經驗,一起解決問題;班主任可建議家長在學困生們上課時,多來觀察一下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既可以督促一下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有信心有針對性地在家里跟孩子交流和指導,而不是每天聽班主任的報告而回家跟孩子說教,造成孩子更逆反的心理。
父母應該擔起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重任,要協(xié)助班主任正確指導孩子的工作。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長的有價值的資源給學困生學習加以效仿。例如,有的家長是偉大的人民警察、企業(yè)家等,可以請他們來給學困生開講座,講述他們自己在工作時,碰到的學困生出去社會生活的情況,分析其中的要害,讓這些學困生認識到他們現(xiàn)在的心理和態(tài)度的錯誤,還要舉行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困生們提出自己的心中疑惑,并給他們正確的指導。這不僅僅是學困生與家長的交流,更是家長與班主任的交流,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如有時的班會課上,我會邀請不同學生的家長,請他們分享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他們會產生怎樣的心理,而他們又是怎么來處理,來給學生們提一些好的處理問題的方式,我特別讓學困生坐在前排,讓他們每一次近距離地感受,每一次認識一點自己的錯誤,從而懂得轉變自己。
三、班主任對學困生要賞罰分明
學困生管理中,班主任看到學困生的一點進步,我們要及時加以肯定,并鼓勵他加以表揚;發(fā)現(xiàn)學困生犯了錯誤的時候,我們要視情節(jié)的嚴重程度來決定。小的錯誤,班主任可以聯(lián)合班上同學的力量提醒監(jiān)督他改正;如果情節(jié)嚴重者,班主任不能因為他是學困生,不能一味地偏袒和同情他們,正所謂“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班主任而是看情況給予不同的處罰,讓他們認識到每個人都必須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可求助學校,移交學校處理,賞罰分明的愛才是對學困生的大愛。
比如,我班級里比較難搞的幾個學困生,他們經常曠課、遲到、睡覺、玩手機等,我一般的做法是用耐心來給他們悔改的機會,而不去深究。但每一次的“原諒”都沒有意想中的效果,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最后嚴格按照學校的規(guī)定,在耐心溝通的同時,也記下他們的違反違規(guī)行為,有改正者不追究,嚴重者交給學校,給予他們嚴重的警告處罰,不改者,只能讓家長帶回家適當?shù)亟逃_@次的懲罰反倒讓班里其他學困生開始懂得敬畏,慢慢收斂自己的行為。
教育是由愛來組成的,班主任應該用肯定的眼光來看學生,但適度的懲罰也是一種包容和關懷,更是對學困生轉化中的一個法寶。
總之,學困生的管理將會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工作。我們班主任應該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不要因為學困生的反復變化而灰心,要與家長溝通,借助家長的力量,重塑學困生的信心。班主任給予學困生的不應該只是歧視,而應該做到賞罰分明,讓他們受到公正公平的教育,讓他們如花兒般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中成長。
參考文獻
[1]劉先靜、劉春婭,班主任如何轉化學困生[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6)
[2]代小濤,如何對待學困生:與班主任共勉[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7)
[3]鄧志萍,如何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J】,職業(yè),2008(18)
[4]李莉,農村小學學困生轉化問題研究——基于湖南省祁陽縣的調查分析,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