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麗娟 楊靜
摘要: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fā),全國31個省區(qū)市啟動了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各地公共圖書館做出了一系列疫情防控和讀者服務的應對措施。本文以太原市圖書館在疫情期間向全國發(fā)起的“共戰(zhàn)‘疫不孤‘讀”抖音云助力活動為例,論述要利用好新媒體平臺,開展順應時代發(fā)展和社會潮流的宣傳方式和閱讀推廣活動,才能更好地促進圖書館轉型發(fā)展。
關鍵詞:圖書館;新媒體;服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中圖分類號:G25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5-5707(2021)03-0040-03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21.03.009?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nalysis on New Media Services in Public Libraries under COVID-19 - Taking Taiyuan Library as an Example
HOU Li-juan, YANG Jing
(Taiyuan Library, Taiyuan 030024, China)
Abstract: COVID-19 outbreak occurred in 2020, and all the 31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in China issued a first-level response to maj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Public libraries across the country made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disease and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services. Taking the Tik Tok cloud-help activity of “fighting disease together, reading together” launched by Taiyuan Library during the epidemic period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new media platform and carry out propaganda means and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that confo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social trends,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Key words: libraries; new media; services; COVID-19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年初時全國31個省區(qū)市啟動了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各地公共圖書館相繼采取閉館措施,探索線下閉館抗疫、線上服務創(chuàng)新的新模式,以極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積極應對特殊時期的圖書館服務[1]。太原市圖書館于2020年1月23日正式閉館,快速啟動各項工作預案,并立即轉換服務模式,暫停前期已籌備好的2節(jié)線下活動,快速整合全館資源,對聯(lián)防聯(lián)控、讀者答疑、創(chuàng)新活動、數(shù)字資源服務等做出安排,開啟圖書館數(shù)字云服務。為避免重復推薦,重點對線上數(shù)字資源服務進行再規(guī)劃,開展由館員居家編輯、制作的專題服務,充分提升圖書館在特殊時期的服務效能。
1? 共戰(zhàn)“疫”不孤“讀”抖音云助力活動內容
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蓬勃發(fā)展,短視頻公眾平臺為圖書館閱讀推廣提供了新途徑,受到越來越多圖書館的重視。在疫情特殊時期,如何利用好新媒體平臺開展創(chuàng)新服務成為圖書館人學習的新方向。2020年2月3日,由太原市圖書館倡議并與其他圖書館共同發(fā)起的“共戰(zhàn)‘疫不孤‘讀”云助力活動,在15天內得到了全國479個圖書館的響應和加入,抖音平臺#戰(zhàn)“疫”不孤“讀”#話題在短短1個月的時間里播放量達81.7萬次(統(tǒng)計日期截至2020年3月3日),全國各媒體專題報道22期。“共戰(zhàn)‘疫不孤‘讀”活動以短視頻的方式在用戶手機短視頻APP客戶端呈現(xiàn),此次活動充分利用短視頻實效性強及敘事簡單明了的優(yōu)勢,以簡短的文字、便捷的操作、快速的傳遞方式,表達了圖書館界共克時艱、相互扶持的精神和相互聲援、并肩戰(zhàn)斗、團結抗疫的決心,同時也借新媒體平臺向社會展示了圖書館人的專業(yè)性、凝聚力、責任感及職業(yè)所賦予的堅守和感動。視頻編輯的內容是將武漢圖書館的讀者證與助力館的讀者證進行動畫拼接,合成一個完整的讀者證,拼接后的讀者證右側統(tǒng)一為武漢館讀者證的右1/2,保留武漢圖書館標志,左側為各助力館讀者證左1/2,合成后的讀者證上方統(tǒng)一標題為“戰(zhàn)‘疫不孤‘讀”,下方則為“***圖書館為武漢加油!”(見圖1),背景音樂建議使用“加油武漢”。這則為愛發(fā)聲、以“證”為橋,愛心助力短視頻在全國圖書館界開始了愛的傳遞之旅。
2? 共戰(zhàn)“疫”不孤“讀”抖音云助力活動成效
2.1? 傳播速度快,活動成本低,更具創(chuàng)新性
共戰(zhàn)“疫”不孤“讀”抖音云助力活動在2020年2月3日發(fā)起倡議,太原市圖書館、昆山市圖書館、朔州市圖書館、濟南市圖書館、鹽城市圖書館5個圖書館策劃、組織,第二天就有170個圖書館參與,第三天增至212個,第四天增至355個,第五天增至421個,截至2月17日,共有479個圖書館參與活動,這也是圖書館界在特殊時期,首次由館員自行發(fā)起、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的一場行動迅速、效果顯著的全國性愛心助力活動。
本次活動最顯著的特點是信息傳遞速度快,因勢利導,營造情懷溫度,搶占新聞播放的制高點。本次活動使用抖音平臺原因有三:一是因為抖音平臺具有視聽語言的特點,它所呈現(xiàn)給觀眾視聽上的語言表現(xiàn)方式較傳統(tǒng)的語言有明顯的不同;二是抖音平臺視頻編輯軟件操作簡便,只需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拍照,隨時隨地剪輯,不需要專業(yè)的攝像機、攝影師、專業(yè)演員及視頻剪輯人員,可以短時間內高效率完成自己的作品,利用軟件自帶功能,通過視頻拍攝快慢、視頻剪輯、特效等技術使視頻更具創(chuàng)造性、吸引力;三是抖音平臺每一條視頻時間短,15 s的時間,滿足了用戶、讀者在零碎時間內或工作之余舒緩、放松自己的需求,其即時性、交互性、開放性和低成本的內容生產(chǎn)、傳播方式使讀者更充分地享受創(chuàng)造與傳播、需要與滿足、交流與交往的快樂,而新媒體平臺這種“病毒式傳播”效應和在公共事件中的信息干預,更突顯出人人播報、人人參與的社會特征,也是此次活動獲得高關注度與高點擊播放量的原因。
2.2? 參與范圍廣,遍布全國,更具推廣性
共戰(zhàn)“疫”不孤“讀”抖音云助力活動是圖書館界首次自發(fā)組織、參與單位眾多、行動迅速的一次跨地域、跨省市的全國聯(lián)動愛心助力活動,在短短15天內已有北京、重慶、山西、河北、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江西、山東、湖南、新疆、西藏、寧夏、海南、青海、內蒙古、上海、黑龍江、遼寧、吉林等479個圖書館參與此次活動,其中省級公共圖書館23個,地市級公共圖書館150個,縣級公共圖書館301個,學校圖書館2個、其他圖書館3個,分布在我國東、中、西部(見表1)。各圖書館的官方網(wǎng)站、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全部上線。此次共戰(zhàn)“疫”不孤“讀”抖音云助力活動不僅在全國打響,更是受到眾多基層公共圖書館的響應,新媒體閱讀推廣活動不受地域、人員、硬件設施、技術操作等各種條件束縛,更迎合時代發(fā)展和用戶感受的需要,不僅在這個特殊時期發(fā)揮了圖書館宣傳和引導作用,也是未來圖書館讀者服務轉型和發(fā)展的一個趨勢,更是未來圖書館界開展活動的新領地。
2.3? 搭建交流平臺,建立基層互聯(lián)網(wǎng)工作新模式
共戰(zhàn)“疫”不孤“讀”抖音云助力活動首先由太原市圖書館發(fā)出倡議,立刻得到其他圖書館的響應(昆山市圖書館、朔州市圖書館、濟南市圖書館、鹽城市圖書館),圖書館人一起策劃活動方案,從最初用簡單的圖片合成視頻的想法,到后期文案的格式、圖樣的統(tǒng)一,直至第一版助力視頻編輯完成,并在各個圖書館官方抖音平臺發(fā)布。圖書館人自發(fā)搭建起工作框架,招募志愿者,成立工作組,發(fā)揮其專業(yè)性、敬業(yè)性及高速有效的配合性。本次活動在圖書館界得到極大的認可,搭建了一個由全國各級各類圖書館自發(fā)組成的聯(lián)動、學習、交流互動平臺,并且創(chuàng)新性建立了基層互聯(lián)網(wǎng)工作新模式,推動全國圖書館界在新媒體領域不斷孵化出一系列多元、立體且極具人文關懷的線上閱讀服務模式,也為全民閱讀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
3? 共戰(zhàn)“疫”不孤“讀”抖音云助力活動的啟示
3.1? 圖書館新媒體服務指標再升級
在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中的地市級圖書館評估標準細則中,首次將“新媒體服務指標”納入評估標準[3],這不僅是對公共圖書館業(yè)務工作的考核與檢驗,更是為其未來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手機已經(jīng)取代了傳統(tǒng)五大媒體(廣播、電視、報紙、雜志、戶外媒體)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圖書館所服務的讀者也將不再是單一的接受信息,而是隨時可以在社交應用上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分享自己的感悟,從而成為傳播者和接受者雙重身份。傳播主體的多元化使傳播者和受眾之間形成循環(huán)互動關系,從而搭建起信息共享平臺,其開放性和共享性要求圖書館人在應對突發(fā)事件的信息采集、加工、制作等一系列活動中必須有更強大的服務效能。
3.2? 新媒體平臺將是未來圖書館服務宣傳新領域
根據(jù)第45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wǎng)民規(guī)模達9.04億,其中手機網(wǎng)民規(guī)模達8.97億,我國網(wǎng)民使用手機上網(wǎng)的比例達99.3%;我國網(wǎng)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guī)模達8.50億,占網(wǎng)民整體的94.1%,其中短視頻用戶規(guī)模為7.73億,占網(wǎng)民整體的85.6%[4]。2019年,新媒體全領域用戶規(guī)模超過15億,其中在線直播5.0億,短視頻和移動社交用戶將分別超過6億和7億[5],到2020年,國內短視頻行業(yè)的每日活躍總用戶數(shù)預計將達到10億,與微信的每日活躍用戶數(shù)相當,新媒體市場開發(fā)潛力巨大。
3.3? 圖書館新媒體平臺運營策略
在新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更加高效、透明、健康,雙向互動式的傳播方式拉近了傳播者(圖書館)與接收者(讀者)的距離,高效、快速提供信息服務顯得越來越重要。第一,要求提高信息敏感度。要學會追熱點,借勢熱點,借力發(fā)力,快速發(fā)布,迅速應對。第二,注重讀者閱讀體驗。隨著智能手機和網(wǎng)絡的發(fā)展,人們的閱讀環(huán)境和閱讀無目的性要求圖書館人選題要有吸引力,排版舒適,閱讀界面簡潔,保證文章信息量和信息密度,去掉無用信息,吸引讀者注意力,保證文章完整播放率。第三,讓讀者參與到內容中。引導讀者互動、點贊、評論、分享,將讀者發(fā)展成共同行動人,共同完成任務,并發(fā)布在社交媒體上。第四,關注讀者反饋意見。根據(jù)讀者互動反饋,感知和了解讀者需求,調整工作,優(yōu)化圖書館服務。
4? 小結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和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普及,新媒體在傳統(tǒng)媒體的基礎上蓬勃發(fā)展。新媒體滿足受眾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和閱讀碎片化特點,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和步伐。公共圖書館新媒體服務不僅是傳統(tǒng)服務模式與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融合,更是圖書館轉型發(fā)展的媒介,只有利用好新媒體平臺,才能促進新時期圖書館的業(yè)務建設能力,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整體發(fā)展水平。
參考文獻
[1] 徐建華.專業(yè)、堅守與扶持:公共圖書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實踐特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共圖書館實踐與思考”專題導言[J].圖書與情報,2020(2):25-27.
[2] 郭欣萍,張建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共圖書館實踐與思考——以太原市圖書館為例[J].圖書與情報,2020(2):33-37.
[3] 文化部辦公廳.文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的通知[EB/OL].(2017-01-25)[2020-06-01].http:// www.lsc.org.cn/contents/1129/9230.html?from=singlemessage.
[4]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信息中心.第45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全文)[EB/OL].(2020-04-27)[2020-06-01].http://www.cac. gov.cn/2020-04/27/c_1589535470378587.htm.
[5] 艾媒報告中心.中國新媒體行業(yè)數(shù)據(jù)分析:2019年新媒體全領域用戶規(guī)模將達15.1億人[EB/OL].(2019-08-29)[2020-06-01].https:// www.iimedia.cn/c1061/65908.html.
(收稿日期:2020-06-24)
(修回日期:2020-09-09;編輯:魏民)